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母亲的站牌

2024-01-25 05:151360

中学时住宿,周日返校母亲一定去村口送我,回回不忘塞上几块钱:“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就买点,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难为情。我头也不回地上车找个靠前的座。钱上的青草味让我想起抹茶饼干,甜甜的。迎风向车外望去,才发现后视镜里印着母亲瘦弱的身影,那挂满绿草锈的手挥来挥去。

“井底的蛤蟆酱里的蛆,小米虫子挑不得……”我们敲打着饭盒边唱边对准水龙头往外漂饭里的虫子。那年代条件有限,学校没有专门的库房,粮食也都是各家父母背了送去,就堆在食堂后屋,春天一暖容易生虫。甚至偶尔会在吃饭时扒拉出一条蓝蜈蚣或长着密密麻麻大长腿的钱串子,免不了有人跑出去一通干呕。我伸手揣兜摸摸母亲的钱,一股股青草气就熏香了那些难过的日子。

周末一到,我掏出剩余的零钱来来回回地数:留出车费还能再买包方便面。我捧着面坐在车上脆生生地吃,直到班车“嘎”一声停在村口的站牌边,面刚好吃完。母亲微笑着伸手扶我下车,发丝上还挂着淡黄色的玉米花穗,像我吃面时落下的面渣。

上大学后花销高、离家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闲余时去食堂里做兼职,每次回家便能为父母挑上点稀罕物。依旧是那条熟悉的路,依旧有温热的手扶我下车,只是母亲和那站牌一样,在风中越来越苍老。父亲说:“只要接到你回家的信儿,你妈天不亮就起,饭也不吃跑去村口站牌下等,等多会儿都不嫌累。”

毕业那年,每月八百块钱的试用工资。为了节省房租搬去郊区住,每天天不亮就要去等车。没有母亲在的日子尤其怕黑,只有一闪一闪的晨星点亮着安静的站牌,我们便在那微光里作伴。

那日接到父亲急促的电话:母亲重伤,速回。一时间脑子空荡荡的,跑着去车站买票上车。从一个站牌到另一个站牌,我急得生哭:回家的路那么长,要多久才能看见母亲!车子“呜呜呜”从黄昏到傍晚,穿过暗夜驶进黎明,我终于见到病床上虛弱的母亲。我们的泪水奔涌而出,却连一个拥抱都无处安放。母亲是放牧时被公羊撞伤,浑身多处骨折。她面颊上凝固的血迹,像极了村口站牌上的锈斑,让我感到彻骨疼痛。

医院的那段日子,既苦难又幸福。断裂六根肋骨,母亲连气也不敢大口地喘,哪怕轻咳一声泪水都会奔涌出来。那么多年我只顾着享受母亲的温暖,从未转过身好好关爱她一回。那是第一次为母亲擦脸,温热的毛巾敷上去,道道皱纹就慢慢舒展;那是第一次为母亲洗手,因过度劳累而粗壮变形的手指就在温水里逐渐柔软,散发着熟悉的青草香。“越老越不中用,还给儿女添麻烦……”这样说着母亲的泪就又淌进花白的鬓角。“都是为了我们才受的伤!”我扭过头使劲揉了揉双眼。“过两天就回去吧,我这硬朗多了。刚工作没多久就请假给领导印象不好!”母亲要强地欠了欠身子又无力地躺下。“领导是咱老乡,人好着呢,放心吧!”我伸手捋了捋母亲额前的发丝,俯下身轻轻亲了一口。临床的大姨看过来:“啧啧,看人家这娘俩的感情!”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上红扑扑的。

那段时间,我在医院和家之间来来回回地跑:拿件毛衣、熬碗鸡汤,叮嘱父亲照顾自己。每次路过村口,都忍不住停下匆忙的脚步:站牌孤零零地立着,有风吹过,她紧着点了点头,她一定也在惦念着母亲。

母亲的坚持训练使身体慢慢恢复健康。生活越来越好,城市的灯光五彩斑斓,路边的站牌也一个赛一个光鲜,可我仍旧想念村口最老气的那块——她懂母亲的故事,她一直陪着母亲等我。

母亲年纪大了,常忍不住打电话过来:父亲做的饭没有从前好吃,时软时硬;家里的鸡一冷就不肯下蛋,白白吃那么多粮食;老黄狗有油有肉的还不安生,夜里叫啊叫吵得人睡不好。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就像小的时候我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一根电话线牵着她那长长的思念就钩住了我的衣角,我把整座城市的记忆通通打包,唯独留下一张回家的车票。唯有母亲的站牌是最不可错过的站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54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95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6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