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台风中的父亲

2024-01-25 05:18760

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

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

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真实、窘迫的样子。住院3个月,父亲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由于手术的需要,头发剪短了,背似乎也弯了,说话含混不清,没说几句就喘。记忆中那个讲话总是很大声、在亲戚面前要摆一副江湖大佬样子的父亲,不见了。

父亲笑着对我说:“没事,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像从前那样了。”

我点点头,张了张口,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心里清楚,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摩托车这么久没开,还在吧?等我好了,再给你买一辆,我载着你母亲,你带着你姐姐,我们一起沿着海边兜风去。”

那是我们全家唯一一次集体出游。父亲还想回到过去,回到他还是家庭顶梁柱的那个时候。

然而,第二天一早,他就摔倒了。当时母亲去买菜,我听到沉闷的一声,跳下床,赶到他的房间时,他正倒在地上。

我别过头假装没看见他的狼狈,死命去拖他。当时100斤左右的我,怎么也拖不动160多斤的他。他也死命地出力,想帮自己的儿子一把,最终还是失败了。

他和我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疾病在他身上堆积的重量。他笑着说:“你别着急,我慢慢来适应。”他小心地支起右腿,摸索着该有的平衡,用力一站,人是立起来了,却像倒塌的房屋一样,直直地往右边倾倒。我慌忙冲上前,从右边扛住他,但他的体重获胜了,我们再次摔倒在地,好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最后,是父亲挣扎着调动脸上的肌肉对我笑,但那个笑,终于扭曲成一个我描述不出的表情。

在父亲刚回家的那几天,所有家庭成员似乎都意识到,自己是在配合着演一出戏码,主旨是传达一种乐观,一种对彼此、对未来的信心,然后揣摩各自的角色和准确的台词。

母亲是个坚毅的女人,父亲大小便在床上时,她笑着说:“你看,你怎么像小孩了?”自己仓促地笑完,便转身出去黯然地处理床单。这个笑话很不好笑,但她必须说。说完之后,一个人去看守那个已经停业很久的加油站——那是全家人的生计。

姐姐是个乖巧的女儿,一直努力履行职责:喂父亲吃饭、替他按摩麻痹的半身、帮母亲做饭。

而我,我知道自己应该是准一家之主了。像一个急需选票的政客一样,要察觉这几个人的各种细腻表情,以及表情背后的真实心境,然后准确地分配精力,出现在他们身边。

父亲以为自己找到康复的方法了。

有一天晚上,他兴奋地拉住我讲,他明白了,自己的左半身就是脉络不通。“只要我不断活动,活血冲死血,冲到最后,我的另一半会活过来的”。

他第一天试验从家里走到弯道市场要多久,走到来不及回来吃午饭,最后是我们三人兵分三路,终于在不远的拐角处找到了他。我走过去大概20分钟,却是他一早拼命挪动6个小时的结果。

但他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起码我知道现在的起点了。”他说。

第二天,他的方案出来了:早上8点出发,走到小巷的尽头折返回来,这样他可以赶在12点回来吃中午饭,吃完饭,休息1小时,1点半出发,走到更远的弯道市场,可以在晚上7点钟赶回来吃晚饭。晚上则是在家里,坚持站立,训练抬左脚。

每天晚上大家都会陪他一起做抬左脚的运动。这运动经常以家庭四人比赛的方式进行,我们都有意无意地让他赢,然后大家在庆祝声中,疲倦但美好地睡去。

从夏天坚持到秋天,父亲开始察觉,该发生的没有发生:左腿依然只有膝关节有掌控感,甚至,让他恐慌的是,脚指头一个个失去了知觉。

他对时间更苛刻了。

这天,按照天气预报,父亲生病后的第一场台风就要来了。我起身要去关门,却被父亲叫住:“不能关,我待会儿要出门。”

“台风天出什么门?”

“我要锻炼。”

父亲连饭都不吃了,拿着拐杖就往门外挪。我气急了,想抢下拐杖,他拿起拐杖就往我身上打。母亲赶紧起身去把门关上。父亲咆哮着一步步往门口挪,他右手拿拐杖维持住平衡,偏瘫的左手设法开门,却始终打不开。

他开始用拐杖死命敲打那门,边哭边骂:“你们要害我!你们就不想我好!”我气急了,把门打开说:“你走啊,没有人拦你!”

父亲不看我,小心翼翼地挪动那笨拙的身躯。刚一出门,风裹着暴雨,像扫一片叶子一样,把他直接扫落到路的另一侧了。我冲上前要扶起他,他显然还有怒气,一把把我推开,一个人在那儿挣扎。

母亲默默地走过去,用身体顶住他的左侧,他慢慢地站立起来了。母亲想扶着他进家门,他霸道地将母亲一把推开,继续往前走。

风夹着雨铺天盖地而来。他的身体颤颤悠悠,像雨中的小鸟一样,渺小、无力。邻居们也出来了,每个人都叫唤着,让他回家。他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往前挪。

一阵大风刮来,他又摔倒了。邻居要去帮他,他一把推开。他放弃站起来了,就趴在地上,像只蜥蜴,手脚并用地往前挪……

最终他彻底筋疲力尽了,才由邻居帮忙抬着回了家。然而,休息到下午4点多,他又自己拿了拐杖,往门口冲。

那一天,他就这样折腾了3次。第二天,台风还在,他已经不想出门,也不开口说话,甚至,他也不愿意起床了。他心里的某些东西完全破碎了。

疾病彻底击垮了他,同时也释放了他。他不再假装坚强了,会突然对着自己不能动的手臂号啕大哭,他甚至脱掉了父亲这个身份该具备的样子,开始像小孩一样撒娇。

我放学回家,常可以看到门口坐着一群年老的乡里,听他们讲述着关于父亲的一些稍微夸大的故事。又或者有不同的邻居登门,向母亲告状,说父亲与他家孩子或小狗吵架。

虽然父亲像个孩子一样,拉着我不让我远行,但他最终接受了我去北京工作的决定。我没日没夜拼命工作了3年,竟然攒了将近20万。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奢侈的计划:再过两年,把父亲送到美国看病,听说那里有一种仪器,能把堵在他大脑里的那个瓣膜拿出来,父亲就能找回他的左半身。

直到那个下着雨的傍晚,我突然接到了堂哥的电话。

——父亲走了。下午4点多,母亲回家,看到他昏倒在地上,赶忙叫堂哥开车送他到医院急救,但在路上,他已经不行了。

辗转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多。我哭不出来,一直握着父亲的手,那是冰冷而且僵硬的手。我压抑不住愤怒,大骂着:“你怎么这么没用?摔一跤就没了,你不是不想死吗?你怎么一点诺言都不守!”

父亲的眼睛和嘴角突然流出一条条血水来。亲戚拉住我说:“人死后灵魂还在身体里,你这样闹,他走不开,会难过到流血水,他一辈子已经够难了,让他走吧。”

我惊恐地看着不断涌出的血水,像哄孩子一样轻声地说:“你好好走,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很努力了……”哄着哄着,我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遗像惊魂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遗像惊魂 老家三叔的儿子要结婚,想拆了祖传老宅,在原址上盖新房。为此三叔特意打电话请王宇的父亲回去商量。可是王宇的父亲年前中风行动不便,王宇便代替他回到了老家。 孤零零的老宅建在王家竹园旁土坡上,三叔带着王宇和几个本

0评论2024-01-26425

奇器丑郎
薛家饭庄的掌柜薛有财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唤作锦儿。锦儿聪明貌美,经常去公主岭采些野花,这天她又去采花瓣,一时大意踩到毒蛇,被咬伤了脚腕。薛锦儿走不了路,但如果不尽快医治,只怕性命堪忧。 正在着急时,远远过来一个穿青衫的男子。青衫男子无所

0评论2024-01-26152

奇特艳遇
奇特艳遇 一、神秘的陌生来电 晏子硕的父亲是枫林市著名的法官,他曾审判过很多有影响的案件,在枫林市老百姓中口碑极好。由于父亲的原因,晏子硕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法官,像父亲一样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晏子硕考上了一所著名的政法

0评论2024-01-26143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88

白衣飘飘的爱情
1988年春节前夕,程琳分配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做护理工作,初来乍到的她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没几天,她发现儒雅的医生张定宇工作之余总是伏案学习,到了傍晚,他便哼着小曲,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回家吃晚饭。程琳好几次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心生喜

0评论2024-01-2592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那其实是一棵长在祖父坟上的果树,我愿意这样形容——它长在了祖父的肩头。那一年,我8岁。异常久远的童年,却是无比熟悉的画面——父亲领着我去给祖父上坟。坟上有一棵果树,树上结了几颗不大的果子,我的个头显然是够不到的。我嚷嚷着要吃那树上的果子,父

0评论2024-01-2581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