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爱比恨多一笔

2024-01-24 22:23580

他有过一段很快乐的童年时光。

那时父亲是个小官,手里有一点实权,过年过节,家里车水马龙。他记得家里有个大柜子,里面满满的全是罐头。有时,母亲会打开柜子,问他想吃哪种,他指着瓶子,杨梅黄桃地叫。那些罐头真甜。很多年后,北方什么水果都不缺,他还是喜欢吃罐头。

后来,他常常会听到父母吵架,开始还背着他和妹妹。渐渐地没了顾忌,天崩地裂地吵,吵到很多人来劝架。他想:自己如果是个聋子就好了。

他们吵架,自然没人做饭,母亲塞给他几块钱,让他带妹妹去街口的小吃店去吃包子。

他和妹妹怯生生地坐在包子铺时,会有很多人问:小梁,你妈你爸又打架了?

妹妹嘴快,说:我妈哭了。他踢妹妹一脚,狠狠地瞪那人一眼。众人都说,这小梁,嘴倒挺严。

从众人七嘴八舌的谈话里,他知道了父母是因为一个叫傅春芳的女人。

无论他怎样听话乖巧,哄着妹妹,做着家务,家里的战争还是升级了。父亲开始打母亲,开始是拳打脚踢,后来甚至用腰带抽。

他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猫,小脸煞白,坐在课堂里,常常会走神。

一天夜里,他听到父亲说:你就这么恋着我?真的不怕我打死你?

他没听清母亲的回答,那个夜晚很静很静。那是他第一次感觉到死的可怕,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他睁着眼睛,瑟瑟发抖。

后来,他做了个梦,梦里他去流浪,天真冷,雪地走也走不完。醒来时亮着一盏灯,灯下,是他的父亲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吃饭,桌上还有和他一模一样的一个孩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过去……

第二天,他去上课,忘了那天要考跑步。老师黑着脸让他回家去换鞋,好在家不远。

他气喘吁吁打开家门时,看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父亲抓着母亲的头往墙上撞,他想都没想就冲了上去,然后,他倒了,不过,比起他的心来,一点都不疼。

他躺在了床上,母亲的脸上肿着,手上肿着,她拉着他的手:儿子,妈不坚持了,妈同意离婚……

他和妹妹都跟了母亲。父亲搬了出去,很快就和那个叫傅春芳的女人离开了小城。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走在街上,会看到人指指点点。那年头,离婚是件很丢脸的事。甚至在学校,也会有人说:陆文梁,你爸跟人跑了呀!

他的脸就像被人打了耳光,火辣辣的。他冲过去跟那人打,打了几次,也就算了。爸爸不是真跑了吗,有什么可辩的呢?

母亲常常呆坐在家里,精神日渐恍惚,连续记错了几笔账,单位领导只好替她打了病休报告。

妹妹小,母亲神智不清,家都由他撑起来。母亲病休的工资很少,所以,他很懂得节省。日落时,他去菜市场买菜,能用很少的钱买到很多菜。

长大是件多不容易的事,只有他知道。那时只恨自己长得不够快。为了省几个钱,他去很远的郊外打荒草,背进家门时,母亲的间歇性精神病又发作了。他的泪往肚子里咽了又咽。终于没有哭出来。

他没考大学,就是考上,老母幼妹,怎么读啊?母亲神智清醒时,找了单位领导,说能不能给他安排个工作,局领导随口说了句:子弟学校不正在招老师吗?让他试试。给他个参加考试的机会已经是很开恩了,按规定是要师范毕业生才有资格的。

他居然考上了,做了子弟学校的体育老师。他想:大概天真的亮了,最苦的日子就要过完了。

可是,父亲走了那么久,杳无音讯,却还是影响了他的生活。

到了成家的年龄,却没人肯嫁给他。

学校里有个女孩对他挺好的,还没怎么样,女孩的母亲就打上家门,骂得那个难听,说你家根不正,还想娶好人家的姑娘,做美梦吧?

妹妹气不过,想出去吵。他拉住妹妹,说:算了。

那么长的时间,他已经习惯了退让。

再在学校遇到女孩时,他就绕着走。女孩开始还很坚持,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他的心里,越发地恨父亲。那恨像生了根发了芽。

后来亲戚给他介绍了现在的妻。她脾气不好,矫情,可是她愿意嫁给他,他也就没挑。

日子过得磕磕绊绊,妻子气不顺就拿父亲说事儿。但她能容下母亲,就算母亲犯了病,祸害了东西,她也不吭声。他觉得,这就够了。才三十几岁的他想,把女儿养大了,把母亲养老送终,这辈子也就过完了。

日子刚过安稳,父亲回来了。二十三年后的某一天,父亲说:他要回家。他说:那女人花光了他所有的钱,跟别人走了。他说:好歹你是我儿子,有血缘关系。妻子说:“养儿子时不见你的影子,快要养老时你就跑出来当爹了。”阴着脸进了卧室。

他的眼神凌厉地跟着妻子的背影飞进了卧室,他从没这样恶狠狠地看过人。

母亲过来拉住他的手说:我想让他回来。他知道错了……

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他不吭声,抽了一地的烟头。末了问母亲:你真的不恨他了吗?这话,既是问母亲,也是问他自己。

他去了父亲住的小屋,已是深秋了,屋子里冰冷冰冷的,一张小床,一个小电炉,几包方便面。

父亲见了他,紧张得像个孩子,急忙扫了一下床,说:坐。

他坐在床上,和父亲并排。他居然比父亲高了一截。两个人对着抽烟,很快屋子里就烟雾缭绕了。

后来,他站起来,走到门口,父亲跟在他后面。他对父亲说:这个星期天,我来接你。

回来后,他在离家很近的地方给父亲租了房,跑前跑后地装修着,墙壁是他亲自刷的,屋里的桌椅碗筷都是他亲自买的,做这些事时,他好像不恨他父亲了,居然有些欣欣然。妹妹来了,说:哥,你想好了?

他点头。妹说:我不愿意看他。我掏钱吧。

母亲跟着父亲过,居然很久都没犯过病。他常去,坐在小院里,也不说话。

他看到父亲给母亲梳头,很轻很轻,掉的头发,他都一根根拣起来,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父亲说:老伴啊,叶子都掉光了,我们这棵老树就该走啦!母亲微微地笑。

他起身,出门时,屋外夕阳正红。他的心第一次变得宽了,亮堂了。他想起不知从哪本书或是哪个电视剧里看到的一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了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他又父母双全了。那天,他教邻居的孩子写:爱、恨,他猛然发现,爱比恨只多一笔。就这么一笔,写出的却是人间的冰火两重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91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61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65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103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6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101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57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70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9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