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放下最笨的亲情

2024-01-24 21:57600

1。不受欢迎的奶奶

暑假,奶奶要来了。她还没到,家里就起了硝烟,妈妈和奶奶关系处得很不好,据说当年奶奶相中的是和爸爸同村的姑娘,曾强烈反对父母的婚事,他们结婚时奶奶没给彩礼,连面都没露,之后多年没走动,直到我3岁。

母亲常对父亲说:“刘常书,你家欠我的。”

奶奶这回来说是要住上一个月。母亲抱怨:“她抽哪门子风,家里的地不要看吗?干吗住这么久?我正好加班,我住外面去。”

父亲向来对母亲唯唯诺诺,他说:“将就一下吧,你要不回来,不是明着赶妈吗?”

母亲唠叨着,家里布满阴云,我有点害怕奶奶来了,因为奶奶也不是善茬。

奶奶来了,是父亲去接的。母亲给足了面子,做了一桌子好菜,父亲开心极了,对母亲很是感激。奶奶也带来一大堆土鸡蛋、风干肉等土特产。奶奶很喜欢我,我们相谈甚欢,她说:“今晚就陪奶奶睡吧。”

我刚想说好,那边妈妈一个警告的眼神,她说:“静儿要学习,和你睡不方便。”搞得奶奶挺尴尬。

母亲与奶奶和睦相处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起了摩擦,时常发生口角,都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母亲脾气暴,奶奶也不好惹。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时时充斥着火药味,父亲去上班躲清净,我则四处流浪躲清净。

一天天快黑了,我无处可去就回家了。一进门就听到母亲和奶奶吵得拍桌砸凳,奶奶骂母亲居心不良,明知她不能吃花椒,故意往菜里放一大堆花椒,母亲则说:“你不是喜欢赵春秀吗?干吗不让她孝敬你?村姑会伺候人,我这国家干部不会。”赵春秀就是奶奶以前帮父亲看中的媳妇,母亲又翻出老账来,奶奶气得直哆嗦,懦弱的父亲抖起嗓子:“都少说两句吧,孩子在呢。”

我尝了母亲做的菜,我都嫌麻,的确花椒狠狠地放了,母亲是故意的,她想找碴赶奶奶走。

待了半个月,奶奶和母亲又吵了一架后,决定提前回家,临走前她骂骂咧咧:“这儿子我算白养了,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奶奶走了,父亲和母亲却吵起架来,原来母亲得知父亲给了奶奶5000元钱,她道:“你可真大方,孩子要上补习班,还要存钱上大学,你妈家不是有十几亩地吗?为啥给这么多钱不和我说?”

父亲委屈地说:“那可是我妈啊,给点钱不应该吗?我告诉你了,你能同意吗?”

总之,他们为这事闹了好久的别扭。

过了几个月,小叔叔结婚,想要我们回去,母亲自然是不去,父亲要带我去,母亲也不同意,她说:“别忘了当初他们是怎么对我的,差点我们就结不了婚,就没有这个孩子,现在倒惦记了,没门,礼钱你也不准多给。”

最终我没去成奶奶家,我悄悄给她打了个电话,说学习吃紧没时间,让她别介意,奶奶说:“丫头你是好孩子,就是你那个娘,要和我一把老骨头死磕呢,其实我早想和解了,但是她不依不饶。”

给奶奶打电话的事,我当然不敢给母亲讲,不然肯定招来一通大骂。

2。姥姥家难念的经

母亲和奶奶婆媳关系不和,对自己父母还算可以,姥姥姥爷都是退休工人,有退休金,有单位楼房,我从小就是他们带大的。母亲时时带我去探望父母,那两个勤劳慈祥的老人买了座平房小院子,我们经常从他们那里混点绿色蔬菜。

下半年,姥姥中风,病得不轻,说是要花20万元才能治好。姥姥姥爷的退休金没存下多少,就算有余额也败给了儿女们,只有母亲和两个舅舅来凑钱。

家庭会议上,父亲豪气地说:“我家条件好点,出5万元吧,你们各自出4万。”我看到母亲狠狠拧了父亲的腿。

为了给姥姥凑钱的事,母亲和两个舅舅闹起了别扭。大舅舅和舅妈给企业打工,工资低;小舅舅结婚没多久,平时胡吃海喝的,以前都是姥爷倒贴钱。

母亲说:“你们都是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都出一样的钱,你们出多少我出多少,小弟的房子首付是爸给的,你就多出一点吧。”小舅妈脱口而出:“我们哪来的钱啊?现在还欠几万元外债呢。”

母亲冷冷地说:“你们自己想办法。”最后大舅舅表示愿意出5万元,但要借母亲2万元,可以打借条。

父亲刚想说话,母亲说:“不是不借,是因为我们也没有啊,我家只能出自己的4万元。”然后她细数哪哪都在花钱,我一听就知道她在说谎。

家庭会议不欢而散,舅舅们各自想办法去了。父亲说:“我们家条件还算富裕,你大哥要借,你怎么不借啊?”

母亲一瞪眼:“我那嫂子精得很,你当借了能还吗?打了借条又怎么样,不过是一张纸。”我忍不住说:“可姥姥的病要紧。”母亲又瞪我一眼:“小丫头你懂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里的经再难念,也要以父母的健康为先啊,我对母亲的所作所为很不满。

为了凑钱,小舅妈和小舅舅吵得要离婚了,小舅妈是80后,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惯了,他们本来负债累累,还指望姥姥姥爷帮忙呢。母亲得知后骂道:“有了媳妇忘了娘的白眼狼。”这话我好像在家里听过,是出自奶奶的嘴。

给姥姥凑钱看病的事,让姥爷很伤心,他嚷嚷着要卖那套90平方米的楼房。母亲一听就急了,冲到两个舅舅家吵架,并拿出家里的积蓄,借给了两个舅舅。

母亲说出了她的隐忧:“房子卖掉,肯定是大哥占便宜,他没房子在租房,嫂子一直在为爸妈给小弟首付了房子耿耿于怀。我爸妈重男轻女,我是女儿肯定得不上好处。”

我盯着母亲:“您真精明。”

母亲一拍我的脸蛋:“你妈精明,还不是为了你。”我心里的滋味怪怪的。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春节时,母亲悄悄塞给我一个老式金手镯,让我藏在自己的床底下。她说放在自己衣柜里怕父亲发现了,被奶奶家骗了去,她这是从姥姥那要来的,母亲得意地说:“没想到你姥姥有这么多值钱的老东西,我现在不要一点出来,不全叫你两个舅妈骗了去?”

后来我见到姥姥才得知,这金手镯是妈妈和姥姥吵架要来的,她一直抱怨姥姥没给她什么陪嫁,姥姥说着说着就伤心了:“我还没有死呢,她就惦记上了,这些东西迟早要给他们3个平分的。”

姥姥是个好脾气的人,我就是她一手带大的,难得会伤心流泪。她的眼泪让我心里堵堵的。

回家后,我一本正经质问母亲:“妈,姥姥怎么没给你陪嫁?她把你养这么大,后来为你做了那么多,带大我没有要钱,给你那么多绿色蔬菜。”

母亲奇怪地看着我,笑了:“小丫头从哪学来的啊?”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她打电话给姥姥发脾气:“妈,你什么意思啊?我是你女儿,给个金手镯就不满意啦,给小孩子说什么说?”

我心里堵得慌,黑着脸好几天不理母亲,她有点慌了,我是她的心头肉,这世上她最在乎的就是我。她讨好地向我解释:“我做这些,还不都是为了你嘛,算计来的钱我能留给谁?”

我心口不一地说:“谢谢,我知道。”

母亲转悲为喜:“你能理解妈这份心就好,等你长大了可要好好孝敬妈妈。”

我把情绪写在了日记里:都说“百善孝为先”,都说要听父母的话,可是母亲的所作所为让我怀疑,她究竟是不是一个值得我孝顺的好母亲……

几天后我放学回家,发现母亲红肿着眼坐在我床边,我的抽屉半开着,日记被移了位置,是母亲偷看了,她一直有偷窥我隐私的毛病。

母亲什么也没说,我也什么都没有说,当什么事都没发生。第二天,母亲对我说:“静儿,你说我买两个足浴盆怎样,一个给你姥姥,一个给你奶奶……”

我从母亲愧疚的眼里,看到了她本性的善良,她的“孝”被女儿唤醒了,是我给了她当头棒喝。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和我聊天,说起奶奶对她曾经的种种刁难,以及姥姥姥爷在她小时候重男轻女、偏心舅舅的往事。

末了,母亲叹口气,说:“再怎样老人给小辈的恩情还是比怨恨多,小羊还知道跪乳还恩,咱人不能不如小羊,妈仔细想了,老人还能活几年?对他们好点,免得过世后我再后悔。”

我暗暗欣喜,我在日记里写道:母亲的孝心终于回归了,那么今后,我也要学习她的今天,好好孝敬她。

我把日记放在抽屉里,我知道母亲还会偷窥,日记是我故意留给她看的,我理解她的毛病,更希望用我日记里的话,重塑我心中完美的母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54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95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6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