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久了,是不是非常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一个个度假村、农家小院应运而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大打绿色品牌,吸引了无数城里客,当然也包括我。
我喜欢那里的柴火饭,农家人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不上化肥,铁锅大灶炖出来就是香,特别是那道豆角炖肉贴饼子,简直让我回到了小时候。
不过让我记忆深刻的除了儿时的柴火饭,还有烧火时的点点滴滴。小时候住的是平房,大通炕,靠烧火取暖。到了做晚飯的时候,母亲就喊我过来帮忙烧火。我很不情愿啊,那么多小伙伴等着我跳皮筋呢!那么多同学等着我做游戏呢!放了学的大好时光,怎么能蹲在厨房里烧火呢!
可是我也不敢违背母亲,乖乖地坐到灶台前的小板凳上,烧火。通红的炉火可不是好受的,夏天热汗直流,冬天后背冷前面烤,遇到风向不对头,还弄得满脸灰,真是烦人啊!
如果没有人烧火,只让母亲一个人连烧火加做饭,母亲是忙不过来的。因为那个时候烧的是秋天搜集起来的杨树叶,很不禁烧,稍不留神就熄火了。抗烧的是树根、木头,其次是树枝,可是这些不是很多,不舍得。
每次我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听到母亲的喊声,立刻就沮丧了,十分不情愿,蔫头耷脑地回家。坐在那里,见母亲忙得脚打后脑勺,没过几分钟,心就软了,踏踏实实地烧火。
有那么一次,我和好朋友小兰正在欣赏他父亲的一本画报,上面有北京的风景,有电影明星,我还在上面第一次认识了神秘的飞碟。正当我无法自拔的时候,母亲喊我的声音传了过来。小兰真不愧是我的好朋友,大方地让我拿回家看,我激动极了,拿起画报,一溜烟儿跑回了家。
一边烧火一边看画报,事实证明分心要出事儿的。朦胧中听见母亲嚷嚷:火熄了!我一惊,回过神儿来,急忙抓一把柴就塞到炉膛里。火重新燃起来,我望着空空的两手,忽然尖叫起来:我的书!情急之下,我把画报和柴火一起烧了。
母亲赶忙把火扒拉出来,从烈火中抢出画报,可是已经面目全非了。这下完蛋了,该如何向小兰交代?我赔得起吗?去哪儿买?
母亲并没有骂我,也许她知道看书不是坏事吧。父母到处买画报也买不到,原来是小兰爸爸订阅的,母亲给钱小兰父亲也不收,最终母亲给小兰织了一副手套,我心里才略感好受些。
自此事后我才明白一个老掉牙的道理,不可三心二意地做事情。
如今母亲早已不在,小兰也失去了联系,唯有炉膛里的火苗,温暖着记忆。那些隐隐约约的思绪,成了此生篇章中的一枚枚书签。
柴火饭,它散发着母亲香甜的味道,家乡泥土的味道,还有乡村邻里间质朴的情感。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54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95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6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