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

2024-01-24 14:39360

打电话回家,先问农忙怎么样。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如秋熟豆荚炸裂:稻子刚抢进仓,麦子未下地,油菜还挤不上趟……母亲想起来似的问我:“是不是有事?”

平日里,我很少打电话回家。想家了,拎着行李,带着孩子,说回就回。常常让母亲喜悦得无所适从。住上几天,说走就走,连个张望的理由也不留给她。

母亲料定我是有事了。

到底有什么事呢?

体面的工作,活儿不重,时间不长,应对起来本应游刃有余。但母亲的不幸是她的女儿总不安稳。追逐和奔波里,身心疲惫。觉得就快撑不住了,想起电话那头的家,就想到了母亲。

母亲很为难,商量着说最快还得有十天忙。我建议她减工。我坐电脑前几小时顶她在地里忙十天的。我需要母亲让我靠一靠,哪怕只一刻,好让我从繁琐的生活里探出来透口气,我的语气还是那么倔强,还是那么急不可耐。母亲只是重复:不看着麦子落地,她的心安不下。母亲应该是多年后的我,我的身上留有她许多印迹:大身架、躁性子,还有固执、善感……

记忆里,母亲走路都呼呼作响。丰润的脸颊,两根乌黑的辫子探出枣红的头巾,一双手在雪白的棉桃上蜻蜓点水,围裙满是口袋,专门用来装棉朵的,眨眼间,母亲变胖了,孕妇般从褐色棉秆的背景里向我走来,头顶,天似蓝水晶。

——我十七岁离家外出读书,母亲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温情的就是这一幕。此外,便是我和她的种种对立。

过年做新罩衣,她说大红的小姑娘穿着既美又喜,我把它压在箱底。她带给我的棉衣总是絮得老厚,我冻得嘴唇发紫,只拿棉衣当枕头。她说系带子的牛皮鞋真好看,刚卖完猪娃的票子还没焐热,就递给了鞋店老板。而我看中的是不要带子的小高跟,母亲绝对不会买,她买的我也绝对不会穿。母亲颇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她在和我屡战屡败中屡败屡战,我找对象,调工作,母亲无一例外拿“主张”,在我,则是过耳不留。

琐碎的争斗里,我一天天大了,大得可以随意安排自个儿的生活,当然,什么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我离母亲远远的,她再也够不着我了。母亲也一天比一天老了,那几亩地就能让她腰酸背痛,她再也没有使不完的劲,对我的许多事她看不明白,更力不从心。她开始说:“你总是很有主意的。”这于母亲实在是无奈而痛苦。

母亲每次来我这儿,最重要的事是收集我最新的照片。雨天歇在家里,母亲就把我的照片从小时候一直翻到现在,再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反复对照,从中寻找她熟悉的点点滴滴。

内心深处,我对母亲一直淡然。幼时是叛逆的疏远,成年后体谅她,但隔膜却无法消弭。我骑摩托车带她上街,坐在我后面,她会情不自禁捋我长发,我就让她回头看看有没有车追尾。

稿费我自己不拿出来,存在邮政绿卡上。这头我拿绿卡存,那头母亲拿存折可以随时应急。我这样就对母亲一直心安理得了。某天,站在邮局自动取款机前等朋友,闲着无事,按了玩,余额竟与我存进去的总数一样。心被什么硌了一下,生疼。那一刻,我很想很想母亲。拨通电话,母亲的嗓音还似炸豆。母亲不是我让她来,她就能来的。缓缓合上手机,离家多年,累之外第一次有了孤立无援的凄凉。

日子还在继续。要按时到单位,要精神饱满地工作,要叠衣服、拖地,要拣菜、洗碗……生存,生气,呵呵,生活。

第三天早上,我一手梳头,一手开门,准备倒垃圾。门一拉,外面竟站着我的母亲,两肩挂满油、米、菜,压得她又矮又小。

其实,不论我离母亲多远,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我烦了,毫不客气地把她堵在外面;我念她,门一开就能见到。那个没有前提地守候,不计较期待多久的人,就是母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54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95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6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