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许德旺:把苦难砌成成长的台阶

2024-01-24 12:05550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许德旺前不久刚刚度过了自己的24岁生日。生日当天的傍晚,他在学院做结构振动测试的实验。穿着薄T恤的许德旺,挥汗如雨,拿着沉重的钻孔机在钢梁上打孔、测量,验证团队推理出算法的精准性。

17岁以后,许德旺再也没有过过生日。

17岁的生日那天,刚刚结束化疗、身体非常虚弱的妈妈步行10公里到县城最大的蛋糕店为他订蛋糕,还费尽心思做了一桌好菜,那次生日让他终身难忘。

母亲后来去世,父亲伤残丧失劳动能力,家徒四壁,大学期间,他一直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度日。

“身在苦中不知苦”是同学们对许德旺的一致评价。好友陶涛说:“跟许德旺认识这么多年,很难想象他曾经经受过那么大的磨难。他从未怨天尤人,总是很乐观。”

本科期间,许德旺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400元以内。其中320元是勤工助学挣来的,其他部分来源于奖学金。

你帮妈妈把眼睛捐给需要的人吧

许德旺来自苏皖两省交界的高淳农村。13岁那年,工地上出事故,父亲许从武半个身子被卷入搅拌机,从此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高家妹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没日没夜地从服装厂接活。

祸不单行,2006年,38岁的母亲被确诊为胃癌。

母亲做完第二次大手术,许德旺一边精心照顾着母亲,一边“歇斯底里”地刻苦学习。那年8月,许德旺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南大学材料学院录取。

在农村,去世的人少了眼睛是很忌讳的事情。许德旺至今也无法想象,只读过小学文化的母亲是怎么作的这个决定。“想到妈妈一个人的眼睛让3个人看清这世界,我很庆幸母亲做了这样的选择,这是一次艰难却必然的选择!”

瘦瘦的躯体里蕴含着大大的正能量

历经生活的苦难,许德旺从未放松学习。大一,许德旺担任班长,学习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大二开学前,在把厚厚的《东南大学高等数学试题集》《CET4/6试卷集》“翻烂”之后,他成功转入学霸众多的土木工程学院。在土木学院,许德旺仍旧名列前茅,还长期担任班长。

室友朱智荣说,德旺总是“神出鬼没”,大家都睡了,他还在做作业;别人醒来,他早已坐在桌前学习……

大二时,许德旺带头创建了“玩转舞台工作室”,在校内为演出场所提供免费的灯光、音响、舞美和技术支持。4个月后,这个社团就包揽了全校所有大型演出的技术支持,并获评“东南大学我最喜爱的学生社团”。

在母亲的病情进入危重期时,学院的课程也进入最难的阶段。许德旺不停地穿梭于学校、医院和家之间,经常上午在高淳、下午陪母亲到医院,晚上又要回学校学习。尽管如此,他的学习几乎没有受影响,成绩仍然优异。

这期间,许德旺遭遇了最难的一门专业课——《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在课外,他每周要花至少20个小时来写作业,经常熬到后半夜。一学期下来,作业整整写了三大本,期末最终位列班级前三名。

大四,成功保研的许德旺丝毫没有懈怠。就连《艺术鉴赏能力》这样与专业毫无瓜葛的课程也获得了92分的高分。

在母亲去世后的第5天,许德旺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以第2名的成绩入选。2012年,许德旺当选“江苏省百名好青年”。

刚进研一,许德旺就成为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后来又当选为东南大学校研究生会副主席。

许德旺的支教队友苏玮说:“德旺瘦瘦的躯体里面蕴含着大大的正能量!”

苦难会帮你登上人生高峰

在东南大学,许德旺是最有名的“志愿名片”。2012年8月,他来到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支教,并担任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支队队长。

为了把课上好,许德旺对教案精雕细琢。他上课时用手机倒计时,精确到每一分,教案上经常标注着“5分钟讲到此处”的字样。因为课讲得生动,下课后学生们经常恋恋不舍,央求许老师“再讲一会儿”。

青奥会期间,许德旺通过选拔成为NOC志愿者。

可比赛在即,志愿者之家综合管理岗临时缺人。这个岗位主要处理一些繁琐的后勤事宜,跟NOC助理的“高大上”有着天壤之别。在带队老师一筹莫展之时,许德旺自愿调到该岗位。上岗后,因为表现突出,许德旺又成为学校综合管理岗的总负责人。

赛事期间,工作地点在青奥村,住宿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两地距离20多公里。许德旺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他早晨五点就要起床,第一个赶到停车场,为500多名NOC助理分发签到表、登记上车同学的姓名,然后逐一提醒没有上车的同学不要错过班车。每晚11点多,确保所有同学都安全离村,许德旺才能返回宿舍,然后统计第二天上岗的人数,做第二天的工作总表。

由于表现突出,赛会结束后,许德旺被大赛组委会授予“青奥会明星志愿者”“行政精英”。

小时候,妈妈给许德旺讲过一个小故事:有兄弟俩,遇到一堆大石头,哥哥把石头背在身上,总也抬不起头;弟弟则把石头砌成一层层台阶,借此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许德旺说:“遇到困难,一定要学习故事中的弟弟,把苦难砌成成长的台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8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60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62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100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5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100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5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67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8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