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永远的鞋垫

2024-01-23 07:14500

同世间所有的情感相比,母爱,该是最细腻隽永,深入细节的了。我们也许无法瞬间找到具体的什么东西来举证恋人的甜蜜,朋友的真诚,但是,说起母亲,脱口而出的必然有体贴胃口的饭菜、温暖的毛衣……也许,跟作者一样,还有那么一双针针密密缝的鞋垫。

前天晚上回家很晚了,打开电视,正在播李咏主持的《梦想中国》,一位沂蒙山区的大嫂坐在台阶上,戴着花镜纳鞋底。那一针一针扎透鞋底的认真,让我一下子想到母亲。

歌者谢晓东的歌曲《中国娃》中有一句:“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从我记事起,脚下的布鞋、棉鞋都出自母亲的手。母亲是精于女红的,四邻八舍都对她的巧手赞不绝口。我和妹妹的单衣、棉衣、鞋子、被褥,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家里有个针线笸箩,里面有锥子、针线、顶针、纽扣、麻线等等,母亲做鞋、做衣服、缝缝补补,用的都是笸箩里的工具。由于白天要下地干农活,母亲大都是在晚上昏暗的煤油灯下开始这些针线活的,针线在她灵巧的手里飘过来荡过去。剪鞋样、粘鞋面、纳鞋底、修鞋边,最后把鞋面和鞋底缝合起来,朦胧的灯影里,在我和妹妹轻轻的鼾声中,一双双新鞋就这样慢慢地完工了。

1990年9月,考上大学到上海报到前,母亲为我做好了崭新的被褥。那也是我长到19岁的第一次远行。那个车次是从烟台开往上海西站的,从方向上看,从我们县城上火车,要先西行至济南才转弯南行。母亲是没有地理概念的,她只知道上海是在我们家的东南方向,火车怎么要向西开?!所以,母亲去世后,我曾经在献给她的诗中记录了这个场景:“母亲,还记得1990年秋天西行的火车吗/我看到了夕阳中你的奔跑,你不知这火车会在济南转弯,南去上海/少年的心还沉浸在远行的兴奋中,你却陷于忧伤/你感受到了离别,感受到了不能把握。”

1994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母亲很高兴,她依然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精心为我做了一套全新的被褥。7月24日,父母把我送上了北去的列车。从此,我开始了在异乡孤独的流浪与打拼。很多时候,满脑子名利的我忽略了母亲。每年仅有几次探望父母的机会,而回家后也停留不了几天。即便是短短的几天,也被别人拖出去喝酒。有一次,被一个小学同学灌醉后,母亲甚至很严厉地骂了他一顿。那次醉得很深,母亲一口一口用嘴喂我水,心疼得泪落如雨。

工作以后,母亲不能见到她的儿子,她疼爱我、思念我的方式,就是默默地做鞋垫,一双,一双,没有停歇地做,鞋垫上绣上花,或者福字。有一次回家,妹妹告诉我,娘给你做的鞋垫够你用一辈子了。有一年,我的同事王刚出差到山东,顺路看望我父母时,母亲还送了他几双鞋垫,母亲去世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追忆这件事。母亲在世时,我并没有深刻感受到她做鞋垫的深意,而当她猝然西去后,我才体会到:鞋垫垫在脚下,母亲就在身边。母亲的爱和恩情,时刻缠绕着我,让我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今天,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珍藏着一叠鞋垫,那是母亲送给我的最后的鞋垫。每次我打开柜子,看到这些鞋垫,慈母的爱都油然升腾在我的心头,让我无法释怀。我舍不得再穿了,这些鞋垫,连同母亲的爱,永远陪我今生今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54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95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6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