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忧心是母心

2024-01-22 08:13350

上初三时,因我功课太差,让母亲为我的出路忧心忡忡。说来也巧,母亲在街道里揽上个介绍待业青年就业的差使,负责联系用工单位,诸如工厂、商店、公司之类的人事部门。每一个用工单位,都好比一扇窗。母亲用极详细的描述,让我透过一扇扇的窗,看我的出路。我最向往的一扇,就是与我家后弄堂相通的商业街上的那家鼎鼎大名的食品店。

母亲便去探路。她为我打的广告是,孩子的成绩是差了些,但人品是极好的,老实、肯卖力,最要紧的是听话、会感恩。人事经理是个女性,据说有个很乖的儿子。女人之间讲话方便,经理爽快地说,你的儿子我哪能不放心,只要小伙子考进职业学校,毕业后进店没问题。

母亲很高兴,是因为那家店生意好,员工待遇高。我更高兴,不是为此,而是因为那家店是我零花钱的主要去向——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少年,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钱。有三分钱,买盐金枣或奶油桃板;五分钱,可选半话李或拷扁橄榄;有一角钱就吃得上牛肉干了,再加一倍便是龙虾片一大袋,那绝不是两包牛肉干可以替代的。我爱极了那家店,又恨极了那家店,爱恨两极的转变,全然取决于口袋的丰瘪。我更羡慕那些营业员,他们占据柜台,谈笑间称量、包装,举手间收钱、发货,俨然菩萨,笑纳我的供奉,主宰我的口福。

当夜睡不着,我干脆垫高枕头盘算,若让我挑,我会选哪个柜台来站。南货腌腊柜不好,不但腥膻油腻,还须挥刀动斧;烟酒茶叶柜也不好,虽然干净但太冷清,没有什么趣味;点心柜和熟食柜实在不错,缺点是饱着肚子干才行,否则……思来想去,还是糖果零食柜最佳,若有机会去炸龙虾片,就再好不过了。

未成年的考虑,即使再周全,也难免不够长远。有一次陪女朋友买冰糖花生,我认真地说,你老公我要是营业员,一定会给你多抓点。女朋友眉一挑、嘴一撇,说怎么会,真要那样咱俩怎么会认识呢?

填志愿了。表格到手,我毫不犹豫地填下职业学校,发奋复习备考。万没想到这次绊我后腿的,不是成绩,而是视力。职校体检的那张视力表是新版的,与我事先背妥的旧版头四排,方向完全背道而驰。瞎指一气的结果还算不错——零点三,但距及格线就差了那么零点一。

母亲非常失望。女经理也很遗憾,对母亲说,眼看就要放假,小伙子可以勤工俭学。店里生意忙,需要临时工,不过临时工是不能站柜台的,只能在后院帮大厨打小工,切切配配,洗洗涮涮……不知小伙子愿不愿意?

我断然拒绝了女经理的好意。我咬牙发狠地对母亲说,我不当临时工,我只当营业员!

当夜睡不着,我索性睁开眼睛起誓,从此再不去那家店了,不去买东西、不去看热闹,甚至不再路过。

不过誓言只维持了一个星期。前三日绕道而行,后三日过门不入,第七日昂首阔步、持币而进,大肆采购而归。再过几天,我特意绕到店后,爱恨交织地探看厨房的动静。小门紧闭,我在门外伫立良久,直到饭菜香从门的缝隙溢出,顿时舌底生津、腹内轰鸣,才像一匹受了轻伤的小马,撒腿往家奔去。

十几年后结婚生子,搬得远了。不过只要路过那家店,我总会进去,不为买东西,只是兜几圈,瞧瞧柜台里的各色食品,望望柜台后的营业员们。这是我所爱的地方、所爱的工作,只差那么零点一就成了我的职业,终身的职业。

又十几年后,有一次陪母亲聊天,聊起当年,恍如昨日。问起女经理,已故去多年,母亲送了她最后一程。说来也怪,女经理的乖儿子竟然不在,母亲不知何故,也不敢问。

母亲舒了口气,说你高度近视,不想这反而帮了你。原打算去称重发货的两只手,后来却敲起了键盘。早知这样,那时我就不管你啦。我头一摇、嘴一咧,说怎么会,真要那样您怎么能安心得下呢?母亲叹了口气,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打打电话、探探门路、托托人家罢了。可惜没有一次是成的……哦!不可惜,不可惜的。

我已是一个初三男生的家长,对母亲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早已透晓其中分量。我只失眠了两夜,母亲为了我不知失眠了几夜;我只伤心了几天,母亲为了我不知忧心了几年。至于她求了多少人情、废了多少口舌、经了多少奔波,我不清楚。母亲应该也不清楚,因为对一个母亲而言,为了孩子,即使想得再多、做得再多,都是不足道、不足道的。

生涯犹不定,运命亦难寻。任性乃儿性,忧心是母心。原期因事改,未悔为时侵。小草终难报,寸晖抵万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54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95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76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