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母亲还不是母亲,只是一个刚刚结婚的小媳妇,确切地说,从结婚第一天起,她就为自己心里装上一挂钟。
天刚放亮,心钟就响了,扳开紧箍着的丈夫悄悄穿好衣服,脚尖刚……又犹豫:传统上还要吃喜面的,自己不宜动手。又回到温馨甜蜜的被窝。丈夫在梦中圈过一只胳膊,她把脸偎过去。
一会儿,婆婆屋里有了动静,门响,出去。再门响,婆婆刷锅。母亲开门出去。婆婆说:“起这么早?睡吧。”母亲说:“不了。”出去抱草,烧火。
第一天开始。
第一天过去。
第二天,天刚破晓,母亲心中的钟又响了,这次不等婆婆出门,轻手轻脚下地,轻手轻脚刷锅、抱草……婆婆起来,锅已烧开,地已扫净,吃饭的桌椅板凳也摆好。婆婆一脸惊喜,婆婆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
母亲脸红。是害羞?是激动?自己也闹不清。第三天……第四天……一晃过去了二十七年。如今的母亲成了真正的母亲,并且还成了叫做婆婆的母亲,不,儿子今日结婚,从明天早晨她才真正成为婆婆母亲。
东方鱼肚白,碳墨逐渐淡去。母亲心中的钟又准时地响起来,跟往常一样,钟一响就睡不着,起来吧,起来给儿子擀喜面。再躺会儿吧,有烧火的了,俩人忙,快。母亲又躺了会儿。
这时,天色大明,一抹彤辉分明地挂上了槐树枝头。两只雀鸟在光芒里跳逐嬉戏,啼喳鸣噪。母亲再也躺不住。这是她二十七年来第一次起晚。先擀面条后切菜,再烧火……面下出来,菜也盛到盆里,桌椅板凳、碗勺筷子都摆好,只等儿子、媳妇起来吃饭。
却没动静。
母亲又拿起扫帚,先扫屋地,再扫院子,又扫街。扫街的时候,母亲看到街筒子里站满了人,男女老中青——人们已经劳作,人们在补网,穿梭引线,忙忙碌碌,这是她们海边小镇独特的风景。
母亲心底泛起些不快和急躁:日头都一竿子多高了,还不起炕。又一想,笑了,一种不易觉察的心灵的笑,还泛起一层不易觉察的心灵的红晕,才刚的不快和急躁像夏天的蒸气,一出锅就不见了,进出仍是轻手轻脚。
老头子耐不下去了,进去出来的开始嘟囔,声音愈来愈高,还骂骂咧咧。母亲忙拿手、眼制止,又盛出一些面和莱让他吃了走。
打发走了老头子,母亲心才踏实下来。母亲拾起网筢子,偏坐上炕檐结网。“当、当、当……”不是心钟,是机械钟,响了十下。
母亲网结不下去。走到儿子、媳妇门前,伸手敲门,刚要触到,又缩回,踌躇犹豫……又返回炕檐结网。
越结越觉得手中的梭子沉似一根毛竹,拿不动,拨不转,墙上的挂钟也闹魔,“嘎嘎嘎……”愈响愈烈,快要震碎她心脏……
母亲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奔到儿子、媳妇门前,可话到喉头又把火气咽下,发出的声音仍是轻柔和缓:“冬生,冬生,起来吃饭。冬……”儿子房里开始有响声,一会儿,门开,儿子出来,睡眼惺忪。媳妇出来,睡眼惺忪。儿子打了个哈欠:“才待睡个香甜觉,你就穷咯唧,穷咯唧,真烦人!”
母亲心像被人用钢针猛然一刺,嗖儿——一阵酸麻麻的痛楚,眼泪扑簌簌淌下来。
等以后,等过了新月,他们会好的。她安慰自己。
一月二月三月。
一年二年三年。
每天的晨曦朦胧之时,母亲都会准时地被自己的心钟叫醒,每天早起的营生都是做饭扫屋地扫院子扫街;伺候走了老头子再收拾儿子、媳妇、孙子留下的一摊子。有时候累得腰酸腿痛,有时候忙得晕头转向,她就问自己,你什么时候才能熬成婆婆?问完了,也就笑了,是酸涩的笑,笑自己犯傻,已经成了婆婆了还想熬成婆婆,你呀你!唉,什么时候俺独生子、俺媳妇子心里也装上一挂钟俺也就好了。母亲愁郁郁地想,干涩的眼睛里溢满亮闪闪液体。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96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66
我替你记忆一切
2009年春节,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有一天,热热闹闹一家人坐在一辆商务车上出行,我弟弟充当司机,妈妈突然扯扯我的衣袖,小声问道:“坐在你弟弟旁边的那个孩子是谁呀?”我一下子愣住了,手脚冰凉。那是我弟弟的孩子,她嫡亲的、唯一的孙女。就跟闹着玩
0评论2024-01-25166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作家陌罂曾经写过一篇很好的散文《躺在母亲身边》——文中的母亲病了,女儿在医院里陪床。母亲长期病着,她自己不当回事,大家也就都跟着不当回事,偶尔还会埋怨母亲,这时的母亲感觉无措,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事情。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亲爱的女儿就在身旁
0评论2024-01-25103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69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103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60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74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0评论2024-01-2581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0评论2024-0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