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郑和与银花三娘子

2024-01-19 17:40340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为远扬国威,探寻商路,派三保太监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访问亚洲、非洲一些国家。

两年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郑和为钦差正使,统帅上万兵将,乘坐六七十艘大船,满载瓷器、茶叶、丝绸、铁器、金银等物资,浩浩荡荡,驶向远洋。

数十天后的一个早晨,郑和的船队驶进了南洋的苏门答腊群岛。这时天忽然变了,大海怒号,巨浪排空。偌大的船队,就像水锅中煮的饺子一般,飘飘悠悠,忽上忽下,充满了险情。

郑和这时站在帅船船台上,神色自若地指挥着船队与风浪搏斗。就在这时,郑和发现不远处有只民用小船被海浪击沉,影影绰绰看见有一女子抱住一块木板在拼命挣扎。郑和当即命水手放下划子,火速救人。

在水手的打捞下,那女子终于得救。郑和命随船医生紧急救护后,那女子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出来拜谢郑大人。

郑和虽是宦官,见惯了宫中的宫娥美女,竟也被眼前女子的美貌所打动。只见她二十来岁,柳眉凤眼,蜂腰丰臀,自有一番风韵。郑和目不转睛地打量了这位女子一阵子之后,才发问道:"何方人氏怎么一人在此风急浪高的海上行舟"

那女子双膝跪地,哭道:"民女是广东台山人氏,去年随父海上捕鱼,不幸被海风吹到此处,被一个海盗逼上岸,在他家过着奴仆生活。上月父亲劳累而死。民女不堪忍受凌辱,趁贼人无备,冒死逃生,不幸小船沉没。今被大人救起,情愿做牛做马,伺候大人。"言毕,泪流满面,甚是可怜。

众将官心里都在替那女子求情,希望郑大人留下这女子。要知道,在寂寞的航海途中,能有个美女照料大家,自然是愉快的事。

郑和沉思片刻,终于点点头说:"好吧,你就在我帅船上做个清扫工,容日后本帅回朝,再送你上岸寻找亲人。"

那女子顿时面露喜色,叩头谢恩后,由两个士兵带往后舱。谁知那女子转身没走几步,忽听郑和大声喝道:"等等速将这女子拿下"

那女子当即被校尉拿了。

众将士见状都惊呆了,不解郑大人为何要拿下这弱不禁风的女子。

郑和说:"众将官岂不明白,这地方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带。"他用手指了指被拿下的女子,"这女子说是从海盗那里逃出来的,起先我还真地信了。但见她走路步履矫健,不似落水后的弱女子,可见内功不浅定是奸细来探路的……"

郑和言犹未了,只见那女子一个"武松脱铐",将两名校尉推倒;又一个"燕子穿梁",单掌朝郑和劈来。郑和武功高强,一个闪身,举腿朝那女子横扫过去。那女子见偷袭不成,口一张,一颗鸽蛋大小的弹丸,流星般朝郑和面门打来。郑和手一扬,早将那弹丸接住,哈哈大笑道:"银花三娘子,你还有什么说的"

众将士一拥而上,将银花三娘子捉住。银花三娘子无奈地摇摇头,闭目不语。

众将士问郑和:"此女子如何处置"

郑和不置可否地说:"此地是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国有一海盗叫陈祖义。此人原是我朝广东潮州的一个恶霸,因犯命案,逃窜到此,纠集一帮亡命之徒,干起了海盗营生。这女人是他的小妾,绰号银花三娘子,善用飞弹。这陈祖义实乃罪大恶极,今日又派细作窥我天朝货船,妄想加害本帅……"

这时,将士们纷纷要求将银花三娘子斩首。郑和略一思忖,对银花三娘子说:"我放你回去。你若能劝得陈祖义来归顺本帅,本帅既往不咎,你看如何"

银花三娘子早已双目紧闭,等待行刑。她听得郑和这么说,有了生的希望,立即睁开眼说:"只要大人开恩,饶我不死,我一定劝陈祖义来降。"

郑和大手一挥,说:"放人"

银花三娘子乘了小划子,箭一般地飞向岸去。

下午,银花三娘子乘一艘快船,乘风破浪而来,随船还跟了几个壮汉,带了几箱三佛齐国的土产来见郑和。银花三娘子垂手低眉说:"陈祖义决心痛改前非,约请郑大人早日上岸,接受陈祖义投降。如果郑大人不信,即以我三娘子为人质,明天陈祖义登船请罪……"

郑和含笑对银花三娘子说:"三娘子果然深明大义,劝得陈祖义归顺朝廷。只是本帅不便离船,不能上岸受降。三娘子也不必作人质,请先回去,明日和陈祖义一同来见本帅吧。"

银花三娘子激动得流下泪来。她和随从乘船走去,郑和与一个叫施进卿的华侨进了后舱,谈论了好久。施进卿原是当地华侨,深知陈祖义的为人。他认为海盗决无信义可言,劝郑大人不要轻信。郑和表示要多加防范。

当天夜晚约一更天,那银花三娘子又驾一叶小舟驶来,急匆匆地要单独面见郑和,说有机密相告。

众将士怕她有诈,都劝郑大人不要单独接见她。哪知郑和并不担心什么,随即答应下来。

银花三娘子一见郑和,便双膝跪地,从贴身衣袋里取出标有陈祖义海盗各个窝点的海图交给郑和,然后涕泪俱下地说,她祖上确是广东渔民后代,从记事时起,即被陈祖义收养,先为义女,后成小妾。她知道陈祖义多行不义,将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早就想离他而去。今天陈祖义命她装作溺水之妇,骗郑大人救她上船,一来窥探船上货物,二来寻机刺杀郑和。结果刺杀未成,反被恩释。她深为感动,认真地劝陈祖义弃暗投明,归顺朝廷。陈祖义不但不听,还对她生了戒心。陈祖义现已准备停当,夜晚三更就要偷袭郑大人的船队。她是假借巡察之机,特来报信。说到这里,她猛地站起身来,仰天长叹一声说:"只恨我从贼已久,大人必不相容;陈祖义知我告密,也必杀我。罢罢罢,今天我只有以死来酬谢大人"言毕向船舱的扶栏撞去。郑和忙用手拦,没有拦住。她撞得伤势不轻,倒在地上。郑和忙命随船医生抢救。

二更时分,海盗头子陈祖义见银花三娘子失踪,怕事有变,忙指挥十几只小船,趁月黑风高,提前袭击郑和船队。

当陈祖义的小船靠近郑和的船队,要杀上船时,郑和的船队突然灯火通明,万炮齐发,射向海盗的船只。众海盗不是被打死、淹死,就是被俘虏。陈祖义看大势已去,便孤注一掷,一个鱼跃,飞身上了郑和的帅船,挥刀向郑和砍来。郑和举剑相迎,两人杀得难解难分。郑和穿的官服突然被什么东西钩住了。陈祖义见状,狂笑一声,举刀便砍。就在这时,一颗弹丸向陈祖义握刀的手腕击来。陈祖义的手腕被击中,大刀脱手而落。郑和及将士们将陈祖义生擒活捉。原来是正在后舱养伤的银花三娘子,听得船上炮响,又杀声震天,便挣扎着爬出舱外,见陈祖义举刀要砍郑大人,便竭尽全力吐出弹丸。弹丸飞出,她口吐鲜血而亡。郑和叹惜不已。

海盗头子陈祖义后来被押往北京,明成祖下旨把他斩首。

郑和的船队歼灭海盗的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南洋诸国。这些国家的国王十分高兴,纷纷派使节来慰问明朝将士。郑和利用这个机会,与前来的外国使节商谈通商贸易事宜。

随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跟亚洲、非洲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加强了联系,增进了友谊,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凤肝龙胆搅惊涛
一奇光异彩海马龙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十五,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正航行在烟波浩淼的大洋之上,在其中一艘船的船头,一位身披铠甲的威武将军神色严峻地看着初升的海上明月,他就是担任船队军事护航任务的最高指挥官龙武。面对皓月下波光鳞鳞的

0评论2024-01-2574

郑和之祥瑞龙马
郑和带领2.7万人下西洋,200多艘船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行了十天路程,这日即将到了古里这个地方。郑和正在舱内同随同参谋查看地图,突听手下来报:“启禀大人,海中出现两只怪物,身披彩霞,脚踏祥云,身如三丈铜壁,刀剑不可伤。”郑和听了便是大惊

0评论2024-01-2577

带着和平远航
公元1413年的冬天,在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一支世所罕见的庞大船队于晨雾尚未飘散之际,悄然起航。这支船队拥有宝船四十余艘,官校,水手,医士,工匠一应俱全,总人数达两万七千余人。船队统领郑和正当壮年,且已有3次远航西洋的经验。总之,这支船队可

0评论2024-01-2575

三保太监下西洋
三保太监下西洋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

0评论2024-01-2439

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简介 王景弘是
王景弘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宦官。王景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郑和相似,但是却没有郑和那么出名。王景弘是福建漳平人氏,洪武年间入宫成为太监。在永乐三年的时候,与郑和等人一起下西洋,此后又参与了几次下西洋的活动,是此次

0评论2024-01-2346

蔡伦简介 为何说蔡伦是最伟大的太监?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群体,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同时因为历史上出了不少害国害民的权宦,所以后世对太监的印象不好。就好比正常大臣有忠臣和奸臣之分一样,太监自然也有好坏之分。中国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太监不少,广为人知的便是郑和了。郑和下西洋,宣扬

0评论2024-01-2355

郑和下西洋的军事行动 郑和被哪个国王打劫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交史和航海史上的奇迹。在教科书的宣扬中,郑和下西洋是一场宣扬国威,与各国友好交流的一次航海活动。此次航海活动,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野蛮侵占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郑和的下西洋活动是和平的。在航海过程中,也遇到许多

0评论2024-01-2345

郑和在净身前是干什么的?郑和为何有儿子?
郑和是中国古代名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太监。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群,一般来说大家对太监的观感都不是很好。毕竟在出名的太监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奸宦、权宦。郑和能脱颖而出,青史留名,留的还是好名声,可见他功绩有

0评论2024-01-2374

刘大夏到底有没有烧航海资料?为何说是他烧
郑和下西洋,绝对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对于这支庞大的军队,为何会下西洋,有人说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有人说是为了寻找消失的建文帝。不管是何种原因,都不能忽视这次航行伟大的历史意义。此次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航海行动,同

0评论2024-01-2341

朱棣手下有哪些宦官受到重用?他们有何功绩
明朝时期的宦官是所有朝代中活得最有底气的,这全都归功于明成祖朱棣。朱棣在位期间重用宦官,还设置了东厂衙门这一监察机构,助长了宦官为祸朝纲的风气。不过,朱棣之所以要重用宦官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身边的宦官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十分著名。先说说七下西

0评论2024-0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