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麟征是明朝末年大臣,为海盐人氏,字圣生。天启二年,吴麟征如今参加会试,高中进士,此后入朝为官,授建昌府推官。
在建昌府任职期间,吴麟征尽职尽责,清廉刚正,为国为民。当时有豪强霸田欺民,为祸一方百姓。因为背后有大势力当靠山,当地官员对其莫可奈何,均视而不见。吴麟征任职之后,依法擒拿豪强,又出兵征伐盗贼,安定一方百姓。此后清廉刚正名声远闻,四方百姓都十分尊敬爱戴他。
父亲去世之后,吴麟征依礼丁忧回家守孝。孝期满后,回朝补兴化府。任职期间,大力打压贪污受贿,并且自我端正,僚属不敢因为私事进言,不敢收受贿赂。
崇祯五年,吴麟征担任吏科给事中。在任之时知无不言,经常上疏劝谏帝王,关心民生疾苦,提出治国建议,但可惜的是未得到采纳。
吴麟征为谏官,直言上谏的名声很大,但也受到当时不少官员的排挤。后来上疏请假,回家安葬父亲,离开朝廷。离朝之后,又说:自言官积轻,庙堂之上往往反其言而用之。奸人窥见此旨,明告君父,目为朋党,自称孤立,下背公论,上窃主权。诸君子宜尽化沾沾之意,毋落其彀中,使清流之祸再见明时。
吴麟征这一去,在家待了很长的时间,才还朝。到任之后,就弹劾吏部尚书田唯嘉贪污受贿之事,使得田唯嘉被罢官,后迁刑科给事中。
母亲去世之后,吴麟征再次离朝回家守孝。孝期满后回朝,担任吏科都给事中。当时贿赂成风,贪污受贿公然成行,铨曹资格尽废。对此吴麟征上言,建议限年平配,固铨政之弊,然舍此无以待中才。今迁转如流,不循资格,巧者速化,拙者积薪,开奔竞之门,无益军国之计。
崇祯十七年,吴麟征升任太常少卿。同年李自成带大军围攻北京,吴麟征率军死守西直门。刚到没多久,起义军就叩门请入。起义军十分狡猾,冒称是勤王军队,中官刚准备开启城门,吴麟征却当即阻止,反而找人将土石等物堵塞西直门。
吴麟征知道外面实为贼子,在堵塞大门之时,又招募死士,派遣而出偷袭敌人。此举杀了不少的起义军,使得起义军进攻之事更加猛烈。
不久北京城被李自成贡献,崇祯帝上眉山自缢,听闻消息后,吴麟征内心悲痛不已。他原本是想要回家寻死,但是却发现府邸被贼子占领,于是到了道旁的一座祠堂之中,留下遗书遗书言: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殓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以志吾哀。
留下遗书后,吴麟征解下腰带准备悬梁自尽,却被寻来的家人所救。苏醒之后痛哭流涕,言:待祝孝廉至,一诀可乎?家人痛哭答应,知其死意,无法阻止。
祝孝廉,为祝渊,与吴麟征速来交好。第二天等到祝渊到来之后,吴麟征感慨言:忆登第时梦隐士刘宗周吟文信国《零丁洋诗》,今山河碎矣,不死何为!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与祝渊道别,随后自尽而亡。
祝渊含泪为其收敛尸体而去,后追赠兵部右侍郎,谥号忠节,清朝赐谥贞肃。
乱世红颜陈圆圆
女子倾国,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也算是代表——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历史上的陈圆圆,在秦淮八艳里并不算个性强烈,从别人记载来
0评论2024-01-25159
崇祯募捐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是: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
0评论2024-01-2585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
0评论2024-01-2574
死要面子,坏了大事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
0评论2024-01-2585
罪人容易罪己难
崇祯可能是中国帝王谱系中最为倒霉的皇帝之一,他接手时大明江山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天灾人祸可谓不断,天下事几近糜烂。但这不意味-切都已经绝望,事实上他本人也没有绝望。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使人难以恭维,在位十七年,任用宰相多达五十。放手使用宦官,诛
0评论2024-01-2589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姽婳将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
0评论2024-01-25134
廷杖
廷杖是笞杖之刑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皇帝在朝堂或宫门对大臣予以杖责。封建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对于大臣,即如父亲对于儿子,稍不如意,就随时行杖打人。因此,廷杖不载于历代的法典,但它确实是朝廷正式使用的刑罚。尤其是在明代,廷杖成为惯例
0评论2024-01-2598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0评论2024-01-2573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