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义渠是明朝大臣,也是著名的殉节官员。他生于公元1591年,去世于公元1644年,是浙江湖州织里镇人氏,字骏甫,号茗柯。凌义渠还是明代文学家,著名的雕版印书家。
凌义渠为人有才识,且品德出众,因此还是诸生的时候,就与温璜(温璜,字于石,号宝忠,崇祯二年进士)一道受到乌程知县马思理的器重。
天启五年,凌义渠高中进士,入朝授官行人,掌传旨、册封等事。崇祯三年,升官为礼部给事中,任官期间知无不言,常常对帝王进行规劝。
当时三河县的知县刘梦炜丢失了朝廷三千饷银,因为追讨赔偿急迫,实在换不起害怕受到罪责,选择了自缢而死。刘梦炜去世之后,朝廷下令让其家人赔偿三千饷银。
凌义渠得知此事之后,当即上书,言:因为金钱而逼死国家任命的官吏,甚至还下令让家人赶紧赔偿,恐怕会让天下人议论,批评朝廷只知道金钱,而不在意盗窃之事。皇帝听了他的建议之后,于是特地下旨赦免了刘梦炜的家人。
凌义渠清廉刚正,不依附权贵,刚直不阿。温体仁当政之时,虽然他是温体仁的同乡,但是却从未依附于温体仁。甚至某些时候,还会站在这正义的一方,反对温体仁的一些决策。
当时有给事中刘含辉弹劾体仁草拟诏旨不适当,反而被下旨贬官。凌义渠上书劝谏说:谏官不能规劝当政者的过失,将告诫诤谏的权力让给部院大臣,使得言路受阻,长此以往,恐怕连小臣都把不说话当作尽职,当作为官的秘诀,这必定会给国家带来无穷大的忧患。
后来又有谏官刘昌,因为反对兵部尚书张凤翼论被废弃的将军陈状猷的功劳,而受到处罚。凌义渠义正言辞的说:如今上下期满,官员贪得无厌,徇私舞弊,胡乱邀功的情形严重。如果因为谏官劝谏而处罚他,那么所以谏官都将闭口不言,此后必定功罪颠倒,犯法作弊成为常态。
凌义渠经过三次升迁,为兵部给事中,仍然知无不言。但也正因为他的知无不言,多次上奏,得罪了按时的吏部给事中刘安行,后来被刘安行安排到福建担任参政,后升任福建按察使,转任山东右布政使。
地方任职期间,凌义渠清正廉洁,政绩显著,受到当地百姓爱戴,后来被召回京担任南京光禄寺卿,同时负责应天府尹事。
崇祯十六年。凌义渠被任命为大理寺卿。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凌义渠率领士兵奔赴长安门,亲自指挥守卫。不久之后传来紫禁城沦陷的消息,凌义渠慌忙还朝。
还朝之后,崇祯帝驾崩的消息又传来,一时悲痛难忍,扶墙哀号。他以头触柱,血流满面,哀痛国家和君主的不幸。门下子弟劝他保重自己,反遭凌义渠呵斥。
凌义渠回到家中,将自己平生喜爱书籍烧毁,等到天明之后,穿紫衣向皇城跪拜,又回家拜别家中父母,随后殉节悬梁自尽,享年五十三岁。
南明建立之后,追赠凌义渠为刑部尚书,谥忠膏,清朝之时赐谥忠介。
乱世红颜陈圆圆
女子倾国,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也算是代表——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历史上的陈圆圆,在秦淮八艳里并不算个性强烈,从别人记载来
0评论2024-01-25159
崇祯募捐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是: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
0评论2024-01-2585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
0评论2024-01-2574
死要面子,坏了大事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
0评论2024-01-2585
罪人容易罪己难
崇祯可能是中国帝王谱系中最为倒霉的皇帝之一,他接手时大明江山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天灾人祸可谓不断,天下事几近糜烂。但这不意味-切都已经绝望,事实上他本人也没有绝望。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使人难以恭维,在位十七年,任用宰相多达五十。放手使用宦官,诛
0评论2024-01-2589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姽婳将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
0评论2024-01-25134
廷杖
廷杖是笞杖之刑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皇帝在朝堂或宫门对大臣予以杖责。封建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对于大臣,即如父亲对于儿子,稍不如意,就随时行杖打人。因此,廷杖不载于历代的法典,但它确实是朝廷正式使用的刑罚。尤其是在明代,廷杖成为惯例
0评论2024-01-2598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0评论2024-01-2573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