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王嘉胤简介 王嘉胤是

2024-01-23 17:32350

曾经有人说过,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钱!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国库空虚的确是明朝统治被推翻的重要原因。

虽然明朝灭亡之后,统一中国的是女真族建立的清朝。但准确的说明朝却不是清朝推翻的,而是起义军推翻的。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帝下罪己诏,在眉山自缢身亡。北京的沦陷和崇祯帝的死亡,标志着明朝的灭亡。虽然明朝宗室,随后在南京、福建等各地先后建立政权,但是在历史上却只能称为南明小朝廷,而不代表明朝。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运动轰轰烈烈,各地起义军无数。我们比较熟悉的起义首领,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但是他们实际上都算是起义晚期的首领,真正拉开农民起义反抗政府统治序幕的,还另有他人。王嘉胤就是早期农民起义首领,当他举起起义大旗之后,各地响应者无数,像高迎祥、王自用等人都纷纷率领己方人马听候王嘉胤的调遣。

中国大多数的百姓都十分安分,只要有土地,只要吃的起饭,就不在乎高坐皇位的是谁。但相反,要是让他们吃不起饭,没了活路,管你明君昏君,照样扛起锄头就上,反抗政府的统治。之所以说明朝灭亡,是没有钱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拿不出钱来救济百姓。

明朝末年,政府腐朽,外有强敌窥视,所需军粮无数。战争拼的不是军力,同时拼的也是经济。一场战争,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明末边患严重,时刻需要军需物资。而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刮。

严苛的赋税,让百姓怨声载道,但偏偏老天爷不开眼,各种自然灾害降临人世。崇祯元年,陕西旱灾。崇祯二年,陕西旱灾,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四年,陕西旱灾。连续的旱灾,让天地颗粒无收。没有收成,就吃不起饭。没有饭吃,就食人果腹,状况惨烈。

如此严重的灾情,按理来说,朝廷应当迅速赈灾救民。但是国库一分钱也没有,拿什么赈灾?于是只能对这些灾情视而不见,蒙上双眼双耳,只当不知。饭都吃不起了,为了活命,大家都拼了。还管什么造反杀头,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拼一把。所以当王嘉胤举起反抗大旗之后,蜂拥而至者无数,很快就成了气候。

除了灾情之外,还有就是崇祯二年,裁撤驿站的举措,也使得几万人民失去工作。这些人,原本就靠着官府发的工资过日子,如今失去工作,又发生灾情,就相当于彻底失去生活的凭仗,所以也响应起义的号召。

王嘉胤早些年的时候从军,后来逃亡回到家乡。灾荒之后,与吴延贵等人组织大批灾民揭竿而起。因为他做过官的原因,所以能够有效的统治起义军与官兵对抗。王嘉胤率领的起义军,公开劫富济贫,反对官府统治,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起义活动蓬勃发展,起义军很很快发展到几万人,战火蔓延到晋、宁、甘、三省。正在王嘉胤率军与官兵抗击到关键时刻,却被内奸杀死。

据历史记载,崇祯四年,义军遭受曹文诏重兵围攻,转占到山西阳城一带。王嘉胤在晚上醉酒熟睡之时,被潜入帐内的张立位、王国忠两人合谋杀死。

王国忠是王嘉胤的同乡,张立位则是王嘉胤的妻弟。王国忠早些年来投奔王嘉胤起义,而张立位则原本是明将曹文诏手下之人。张立位主动建议,以王嘉胤妻弟的身份获取信任,去王嘉胤手下作内奸。

在王嘉胤信任二人之时,将王嘉胤杀死。事后张立位被崇祯帝封为左卫协副将,死后赠龙虎将军。王国忠杀死王嘉胤后,被封为蒲州协副将,后来被李自成抓住,将其杀死,为王嘉胤偿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乱世红颜陈圆圆
女子倾国,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也算是代表——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历史上的陈圆圆,在秦淮八艳里并不算个性强烈,从别人记载来

0评论2024-01-25159

崇祯募捐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是: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

0评论2024-01-2585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

0评论2024-01-2574

死要面子,坏了大事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

0评论2024-01-2585

罪人容易罪己难
崇祯可能是中国帝王谱系中最为倒霉的皇帝之一,他接手时大明江山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天灾人祸可谓不断,天下事几近糜烂。但这不意味-切都已经绝望,事实上他本人也没有绝望。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使人难以恭维,在位十七年,任用宰相多达五十。放手使用宦官,诛

0评论2024-01-2589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姽婳将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

0评论2024-01-25134

廷杖
廷杖是笞杖之刑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皇帝在朝堂或宫门对大臣予以杖责。封建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对于大臣,即如父亲对于儿子,稍不如意,就随时行杖打人。因此,廷杖不载于历代的法典,但它确实是朝廷正式使用的刑罚。尤其是在明代,廷杖成为惯例

0评论2024-01-2598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0评论2024-01-2573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