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历史上真实的香妃 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4-01-23 15:58420

琼瑶所作《还珠格格》,被拍成电视剧之后,反复在电视中播放。就连湖南卫视的主持人都自己调侃,暑假到了,《还珠格格》也到了。

《还珠格格》刚播出的时候,就引发追剧热潮。而一代新人换旧人,放在现在播放,仍然吸引了不少少女观看。除了大眼睛的小燕子,圣母白莲花的紫薇之外,剧中其他女性角色也一样出彩。晴儿格格、金锁,当然还有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香妃含香。

含香是维吾尔族公主,身具异香,跳起舞来,引得蝴蝶围绕她一起蹁跹飞舞。相貌美丽,又有如此奇异的特征,香妃刚被自己的父亲送入大清后宫,就获得了乾隆帝的喜爱。

乾隆帝十分宠爱香妃,为他专门修建宝月楼,特地命人给她烧维吾尔族菜,以解她思乡之情。受到如此宠爱,还兼具族民父亲的希望,含香却一心想与自己的情郎蒙丹海角天涯,逃离大清后宫。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为了自己的爱情,含香抛弃了族群,抛弃了自己的父亲。世人为她追求爱情的勇敢而感动,个人却十分不认可她的行为。

维吾尔族向大清臣服,所以送来自己最美的公主和亲,目的是为了保全自己。含香的做法,却丝毫不考虑自己逃跑,是否会惹怒大清皇帝,从而给自己的父亲和族群招来灾祸。与含香相比,远离家乡与匈奴和亲的大汉公主,与吐蕃和亲的大唐文成公主,才是真正让人敬佩怜惜的女子。

琼瑶笔下的维吾尔族公主是个只知道追求爱情的无脑女,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香妃,却是一个在大清后宫混的风生水起的女人。她获得乾隆宠爱,为自己的族群争得不少荣耀。与含香相比,她是个现实的女人。

历史上真正的香妃,不叫香妃,而为容妃,霍卓氏,是乾隆后宫中唯一的维吾尔族后妃。大小和卓叛乱之时,她的哥哥图尔都配合清军作战,立有战功。叛乱平定之后,霍卓氏被哥哥图尔都送入大清和亲,入宫为贵人。

霍卓氏刚入宫之时,带来祥瑞(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竟结出了200多颗荔枝),所以乾隆对她十分喜爱。入宫第三年封为荣嫔,哥哥图儿都因为她的关系进封辅国公。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霍卓氏由容嫔晋为容妃,并由赏给处为她准备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等等。

入宫乾隆为其修建宝月楼,多次赏赐符合她胃口的食物。这一点,倒是和电视剧中香妃的待遇相似。

乾隆三十六年,乾隆东巡到泰山拜孔庙之时,容妃伴驾。后来设宴,容妃也升西桌第一位,不久为东桌第二位。那个时候乾隆没有再立后,霍卓氏在后宫的地位可想而知。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离世,享年55岁。她去世之后,乾隆十分悲痛,传说还兴起过将她尸骨送回故土的想法。但是因为这于礼不合,于是乾隆帝就命令雕工匠仿照容妃生前的体型相貌加工了一个与真香妃一模一样的香妃,将它送入故乡。

容妃相貌十分漂亮,这一点毋庸置疑。看后世留下与她有关的画像,就可以目睹其芳容。而她本人赐字容,也表明乾隆帝对其相貌的满意。

容妃虽然与《还珠格格》的香妃一样得乾隆宠爱,但是她却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为自己的家乡挣得荣耀。历史上真正的香妃,绝不是《还珠格格》中的无脑女可比。

册封容妃时的册文赞: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步云桥上漫步
今天天空格外晴朗,傍晚时分,闲暇偷懒之际,我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台儿庄古城步云桥,桥上的大理石扶手栏杆早已镶嵌进夕阳临坠草丛前斜洒的那缕余晖之中,愈显步云桥的娇贵和矜持,我拾级而上,倒垂的烟柳轻拂衣衫上的撲土,我的心为之一颤,那不是久驻心田的情

0评论2024-01-2591

山东无梁
刘墉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关于他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传说很多。这里所说的,就是刘墉为山东百姓智减粮税的故事。话说刘墉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老家山东连续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山东巡抚国泰有和珅做后台,无视百姓生死,结党营私,横征暴敛

0评论2024-01-2572

龙凤海马
伦敦布朗酒店的一间豪华包间内,老乔治独自抽着雪茄。这时,门开了,他的秘书爱丽丝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老乔治看着这个男子,说了声“请坐。”男子很绅士地坐了下来,说了声“Thankyou。”并把一个黑色的箱子摆到老乔治面前,“乔治先生,想必

0评论2024-01-2577

大清皇帝爱吃鸭
清朝皇帝喜欢吃鸭,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肉。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初七“七巧节”,乾隆早膳里便有酒炖鸭、托汤鸭、清蒸鸭。乾隆喜欢吃鸭还吃出了一道名菜“干菜鸭子”。据一大饭店掌勺的说,乾隆下江南时,听说水乡鸭子好吃,便生尝鲜之意。时已近午

0评论2024-01-2568

乾隆皇帝养生秘诀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乾隆虽是满族,但他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善于依照汉文化的理论去养生。他根据古代中医的理论,为自己制订了养生十六字诀:“吐纳脏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并依此而行,毫不

0评论2024-01-25145

别拿皇帝当哥们儿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十一日,乾隆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刚八天,三旗都统李禧就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因为这天恰好是雍正的灵柩从乾清宫南移到雍和宫的日子。副都统耿韬也劝过他,但他就是不听。不过,正一身

0评论2024-01-2575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和坤:以才貌双全获得乾隆的恩宠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句话成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口头禅。同时,这也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真实写照。说起和珅,别人肯定要说,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连之臣,头号太贪家。但对于他个人的发迹,及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

0评论2024-01-2578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

0评论2024-01-2575

清朝皇帝的衣食住行
宫闱秘事,皇帝的私生活,外间了解者不多,因此,民间总会有种种离奇的传说。事实上,皇帝也是正常人,也有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皇帝并非时时龙袍加身为皇帝管理衣着的太监,名为“四执事”,四者:冠,袍、带、履。“四执事库”,即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取“

0评论2024-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