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与心腹太监自尽,大明国灭。在自尽之前,走向末路的崇祯帝,对于自己的妻子儿女做出这样的安排。
后宫妃嫔及公主,全都赐自尽。如果不愿意殉国保节的,崇祯帝亲自持剑结束她们的生命。而对于皇子,则派遣心腹默默送出北京,以图东山再起。
这些四散逃出的皇子中,只有一位活到了康熙朝,平平安安的活到白发之时。其余的或不知所踪,或年幼早殇。这位平安活到康熙朝的皇子,就是朱慈焕。
明朝向清朝的政权交替,非常的惨烈。虽然清朝最终入主中原,但是许多明朝旧臣,却始终坚持反清复明。这些事情,在一些电视剧中都有所表现。
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就需要拥立一个领头者。这个领头者不需要多有才能,但是一定要同明朝皇室有着联系。
在大大小小的反清复明的反叛案件中,大名鼎鼎的就数朱三太子案。而本文的主角朱慈焕,被康熙亲笔定为朱三太子,然后就被斩头了。
这事儿说来其实与朱慈焕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他本身并没有反清复明的想法。朱慈焕是崇祯帝的第五子,北京城破之时,他与兄弟失散,最终沦落民间。
饥寒交迫中,他投靠了一户王姓人家。年轻单纯的朱慈焕没有想太多,将自己的身份据实告知。幸亏王姓人家的当家人是明朝旧臣,对明朝忠心,于是默默收留了他,并为其改名王士元。
朱慈焕开始以王士元的身份生活,几年之后收留他的当家人去世。王家人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将其赶走。
朱慈焕于是四处流浪,最后到江南当了和尚。朱慈焕长的十分好,又有才华,气质很好。一位胡姓乡绅很欣赏他,于是劝说他还俗,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朱慈焕因此成家立业,在岳父去世之后,以教书为业。虽然来历不凡,但朱慈焕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恐为祸端。
所以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与妻子平平淡淡的生活。朝廷一有风吹草动,就主动避开,多年来搬家无数次。他的谨慎,使得他活到终老,生了三子两女,儿孙满堂。
不过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有一次憋的狠了,朱慈焕就在小醉之时将自己的身份告诉给了老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次松口终于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康熙四十五年,一位叫念一的和尚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朱慈焕虽然主动避开,却到底在康熙四十八年被朝廷官兵抓到。
官员审问朱慈焕之时,将他与念一和尚对峙,两人皆不相识。而朱慈焕主动辩解说:吾数十年来改易姓名,冀避祸耳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须发皆白,乃不反于三晋变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军买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于此乎?
官员知道朱慈焕无辜,又想到康熙帝曾说: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以为朱慈焕无事,以后可能还会做官,对他十分礼待。
却不想康熙帝直接一道命令,将朱慈焕一家斩首灭口。朱三即王士元,著凌迟处死。伊子俱着立斩。
朱慈焕活到76岁,原本以为可以安稳一生,却不料最后还是因为身份满门惨死。而朱慈焕去世后,崇祯帝自此绝后。
乱世红颜陈圆圆
女子倾国,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也算是代表——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历史上的陈圆圆,在秦淮八艳里并不算个性强烈,从别人记载来
0评论2024-01-25163
崇祯募捐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是: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
0评论2024-01-2590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
0评论2024-01-2575
死要面子,坏了大事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
0评论2024-01-2587
罪人容易罪己难
崇祯可能是中国帝王谱系中最为倒霉的皇帝之一,他接手时大明江山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天灾人祸可谓不断,天下事几近糜烂。但这不意味-切都已经绝望,事实上他本人也没有绝望。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使人难以恭维,在位十七年,任用宰相多达五十。放手使用宦官,诛
0评论2024-01-2591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80
姽婳将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
0评论2024-01-25144
廷杖
廷杖是笞杖之刑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皇帝在朝堂或宫门对大臣予以杖责。封建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对于大臣,即如父亲对于儿子,稍不如意,就随时行杖打人。因此,廷杖不载于历代的法典,但它确实是朝廷正式使用的刑罚。尤其是在明代,廷杖成为惯例
0评论2024-01-25109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0评论2024-01-2578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0评论2024-01-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