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崇祯帝袁贵妃简介 袁贵妃是怎么死的?

2024-01-23 06:28500

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他的死亡,标志着明朝的灭亡。

虽然崇祯帝死之后,还有南明政权。但偏安一隅的南明,已经不算是大明了,所以说崇祯帝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不为过。

作为一位亡国帝王,还是以那么惨烈的方式去世。崇祯帝自然是历史名人,而后世对他的评价呈两极化发展。

有人说崇祯帝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帝王,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可惜的是大明局势已定,不是他一人说挽回就挽回的。

也有人说崇祯帝猜忌多疑,尽管一心想要治理好国家,但是却经常受人蒙蔽,处死了不少帝国倚重的大将,最终浪翻大船,明朝覆灭。

历史上的崇祯帝,到底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一个坏皇帝,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崇祯帝绝对是一位有骨气的皇帝。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前,崇祯帝还想着抵抗,等待援军到来。但知道大局已定之后,他就带着心腹太监,去了煤山自尽,殉国保节。

其实他做的还不止如此,在送走自己的儿子之后,害怕女儿和后妃被起义军侮辱。所以他下旨让后妃公主们自尽,没有遵从旨意的,全由崇祯帝自己提着剑一个个补杀。

这个时候的崇祯帝也许已经疯魔了,也许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和女儿受辱,忍着悲伤将她们斩杀。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紫禁城内鲜血满地,昔日风光美丽的公主后妃,一个个倒在血污之中,再不复往日丽色。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仍然有人活了下来。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长平公主,被崇祯帝一剑斩断手臂,昏厥过去,得以存活。

长平公主后来成为清廷表现自己大度的展示品,清廷仍然奉养她,甚至于为她找到当初的驸马候选人成亲。

但是公主最后还是死了,据说死的时候还怀有身孕。其实当初逃过一命的不止长平公主一人,还有一位袁贵妃。

袁氏原本只是崇祯帝的小妾,崇祯帝登基之后一飞冲天,居翊坤宫,后封为袁贵妃,受宠程度丝毫不亚于田贵妃。

田贵妃与皇后争锋,而袁贵妃却处处尊敬皇后,不敢有丝毫僭越。这些崇祯帝都看在眼里,对她更加宠信。

国家灭亡之后,袁贵妃遵从旨意自尽。上吊之时,却不想绳索断掉,袁贵妃没死。崇祯帝赶来之时,见袁贵妃还活着,对着袁贵妃就是几剑。

袁贵妃倒在血泊中昏了过去,崇祯帝以为袁贵妃已死,没有细细检查就走了。清军入关之后,清廷专门赐居所奉养,但袁贵妃因为伤势过重,最终去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乱世红颜陈圆圆
女子倾国,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也算是代表——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历史上的陈圆圆,在秦淮八艳里并不算个性强烈,从别人记载来

0评论2024-01-25159

崇祯募捐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是: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

0评论2024-01-2585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

0评论2024-01-2574

死要面子,坏了大事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

0评论2024-01-2585

罪人容易罪己难
崇祯可能是中国帝王谱系中最为倒霉的皇帝之一,他接手时大明江山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天灾人祸可谓不断,天下事几近糜烂。但这不意味-切都已经绝望,事实上他本人也没有绝望。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使人难以恭维,在位十七年,任用宰相多达五十。放手使用宦官,诛

0评论2024-01-2589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姽婳将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

0评论2024-01-25134

廷杖
廷杖是笞杖之刑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皇帝在朝堂或宫门对大臣予以杖责。封建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对于大臣,即如父亲对于儿子,稍不如意,就随时行杖打人。因此,廷杖不载于历代的法典,但它确实是朝廷正式使用的刑罚。尤其是在明代,廷杖成为惯例

0评论2024-01-2598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0评论2024-01-2573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