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清宫讽刺剧的故事

2024-01-21 19:45410

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也是文字狱大兴的时期。文人一个不小心写了什么让皇帝生气的文字,就会被无缘无故地砍了脑袋。然而,乾隆年间,礼部的一个大臣王佐礼,不但写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剧本没被砍脑袋,反而被皇帝吩咐礼部一遍又一遍地演练,专门用来迎接外使。

王佐礼原先是康熙八皇子手下的,后来雍正即位,赏识王佐礼的才学,非得让已经回乡务农的王佐礼出来当官。由于王佐礼熟悉历史,对于各个时期王朝的礼节多有研究,于是,雍正命他在礼部任侍郎。

这个王佐礼呢,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他对自己原来的主子八王爷感恩戴德,他恨雍正抢了他主子的皇位还来不及呢,哪会把雍正封的官当一回事呢。

在王佐礼心里,他一直以为雄才大略的八王爷一定会登基为帝的,谁知强中更有强中手,半路上杀出了一个阴险歹毒的四王子。

如今,四王子当上了皇帝,让他做什么,他也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示反抗,一腔的怨愤只能放在心里。

王佐礼为什么会对八王子如此顶礼膜拜呢?那是因为王佐礼曾经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结果呢,被人从皇榜上抹去了名字不说,抹了他名字的那人还找了刺客,追杀王佐礼。

是八王爷得知了这个消息,悄悄地把王佐礼接到了府中,让他为自己的儿子讲授经文。八王爷自己,也对王佐礼执师礼。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王佐礼受到了八王爷如此礼遇,自然铭记在心。文人嘛,手无寸铁,要想替枉死的八王爷说话,只有倚仗手中的笔杆子了。

王佐礼正想着为八王爷做点什么,这时雍正成立了军机处,王佐礼所在的礼部随即被撤销了,他也只有一个四品官的空衔,皇帝什么也不让他做,因此,王佐礼只得赋闲在家,终日以喝酒泡澡为乐。

转眼到了乾隆即位,这个皇帝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只是有些好大喜功,对于那些不爱听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这年,英国来使马尔戛尼来华,行至广东,已是初夏时节。乾隆得到广东巡抚的奏报,高兴异常,当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讨接待问题。

和首先奏报,说这是因为皇帝圣恩浩荡,引得八方来朝。这是我天朝一大喜事盛事,礼节上面,一点儿也马虎不得。既要显示我皇英明神武,又要体现我天朝体恤万民的风范。

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和的奏折,正合乾隆的心意。乾隆立即笑了,问道:“那依卿意,这个礼节之事,应该如何办理呢?”

和不慌不忙地答道:“启禀皇上,迎接国外来使,自汉代已有先例。汉代以孔孟之道治理国家,孔子一直强调克己复礼,恢复周朝礼节。周武王分封诸侯,自己成了天子。各国诸侯向天子行礼。如今,那英吉利国来朝,自然也得向我皇执诸侯礼。”

乾隆听到这里,有些迟疑了,他虽然爱听和的马屁,可是诸侯礼是什么样的情况,他虽然饱读经书,心里可是一点儿底也没有。想到这里,乾隆把目光投向了和,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和马上接着说道:“先皇曾让王佐礼任礼部侍郎,目的就是为等到我朝宾服天下,四方咸服时,由他执教周礼的。这个人,对于诸侯觐见天子时,应当执什么样的礼节,可是一清二楚的。”

乾隆听到这里,马上指示道:“既然是这样,就由你全权布置迎接英吉利国来使吧。所需人员及物品,均由爱卿你来调配,务必使那些番邦夷族见识我天朝威仪,让我朝恩德传播天下。”

和等的,正是皇帝这番话。他经手这次迎接外使的活动,肯定会大有斩获。那可是白花花的一大笔银子啊。

和为什么要举荐王佐礼呢?一是因为王佐礼这个名字肯定也在乾隆和其他大臣的记忆库中,一说出来,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二是因为王佐礼是个汉人,和在他的面前,自然是爱怎么就怎么,王佐礼是不敢反对的。

和还有一个小九九就是,万一迎接外使的过程中有些疏漏,他一下子就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王佐礼的身上。

王佐礼正在家中喝酒呢,猛听得圣旨到,慌得丢了酒杯,来到了前厅。他知道,对于自己这样一个被忽视已久的汉人来说,圣旨多半不会是什么好事,因此,等到王佐礼听完让他筹办迎接英吉利国来使接待的圣旨,倒是愣住了。

狡黠的和把眼前的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他心里暗笑,这个王佐礼,许久不经朝事,和乡下的老翁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和笑吟吟地说道:“王侍郎王大人,如今旨意已宣,就看您的了。”

王佐礼赶紧施了一礼,答道:“一切仰仗和大人。大人让下官做什么,尽管吩咐。”

和点了点头,许久才沉吟着说道:“具体的事务,我就不过问了。你列个清单,上面需要准备些什么,需要多少人手物品,什么时候派上用场,全部写清楚交给我就可以了。”

王佐礼再傻,听到和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自然也什么都明白了。敢情人家是拿他当幌子,其实他是什么也不用做的,只要担个名就成了。这事要是办好了,所有的功劳自然是眼前这位和大人的,要是办砸了,自己被问罪处斩,恐怕都不会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想到这里,王佐礼心里一阵悲愤,八王爷待他的恩德,雍正乾隆待他的轻慢,和拿他当猴耍,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涌至心头。他要写,他要把这一切全都写出来,让在世的人评评,让后人看看。

王佐礼字斟句酌地说道:“外邦来朝,向我天朝自然执诸侯礼。我天朝威仪天下,对于外邦,在礼节上,自然要宽柔相济,怀柔天下。我看了些邸报,说如今的英吉利国,百姓们都喜欢看戏剧。我朝也可以编些剧来,让这个英吉利来使先看看,到时候就明白见到皇帝该如何行礼了。不知和大人意下如何?”

和听到王佐礼想编戏剧,更是高兴,他本来也不想让王佐礼办什么事儿,人家主动退出去编戏,对于和来说,可真是打瞌睡的人遇着枕头,想不睡都不行了。

和当即表态同意,说还是王大人想得周全,连那些异族番邦人的嗜好都了如指掌,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了。只要王大人能办得好,所需的一切费用,都由他向皇帝禀报,按需拨付。

王佐礼得到了这样的承诺,立即着手写了起来。他先写隔着辽阔的大海,有一孤岛小国,弹丸之地的国王听说了威名远播的汉邦,心生羡慕,派使携礼来朝觐。沿途之中,需要经过浩瀚的大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龙王听到这样的盛事,紧急召开了会议,要求使节过海,各路虾兵蟹将不得阻拦,而海浪神那段时间也得保证风和日丽。

龙王们商量已毕,各自回府交待。各路兵马满口答应,惟独南海龙王四子心怀不满,他认为岛国国王要朝见天朝,先得礼拜龙宫,于是,龙王四子悄悄地带着一干兵马,专等着那外使过海。就连海浪神,也不敢不给龙王四子的面子,乖乖地守候在入海口,专等那外使一来,就兴风作浪,让那外使无功而返。

却说那汉邦,听说外使即将来朝,大喜之下,派了皇帝八子作为专使,前往迎接。到了外使下海的那一天,汉邦皇帝八子也赶到了海边,只见南海边,愁云密布,狂风大作,浪高逾丈,黑色的浪花席卷滔天寒气,直逼船头。吓得那外使立即准备调转船头上岸。

此时,汉邦八皇子持枪向天,乘船入海,先与海浪神一番厮杀,接着,又和南海龙王四子斗在了一处,龙王四子不敌骁勇的汉邦八皇子,一个不小心,被八皇子一枪挑下云端,坠海而亡。

四海龙王听到噩耗,急急地领了人马,奔赴入海口,准备与汉邦八皇子决一死战。汉邦八皇子从容应战,高声念道:“我天朝受命于天,下祚于地,上仰日月星辰,下俯苍海大地,自吾皇已来,万邦咸服,八方来拜,此则天恩,也乃神赐。如今,有异邦皈依我朝,免于战乱之苦,四海之内,皆应俯首贴耳。谁知南海龙王四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运命所系,逆天而行,其之死,上乃天意,下亦自取。我堂堂皇八子,今天在这里命令你们,一一收手,改天换日,此才是天道。”

四海龙王无言以对,只好挥袖作法,一时间,睛空万里无云,海高千尺无浪,异邦外使纷纷走上船头,向八皇子叩拜礼节,高呼:“汉邦威仪,今天才得一见,实在是我等之福,万民之福,天下之福。”

王佐礼写好剧本,交给了和,和粗略地看了看,很开心地送给了乾隆,乾隆呢,下旨让宫中舞女们去演练。

等到了马尔戛尼一行抵达京城的第二天,乾隆皇帝就领着文武百官和马尔戛尼等人,前往乾清宫听戏。王佐礼也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戏演着演着,就有官员们开始咬着耳朵,窃窃私语了。乾隆也觉得这戏不太对味,猛地,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就是四皇子,也就是龙四子,如今这戏,不就是在骂自己的父亲吗?想到这里,他把目光投向和。

和呢,还没有从到手的一大笔金银珠宝的高兴中缓过劲来,忽然看到了皇帝脸色铁青,吓了一跳。和是何等聪明的人呀,他马上联想到龙四子和雍正之间的联系,不由得勃然大怒,好你这个王佐礼呀,敢拿皇帝和我开涮,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和恨恨地看向王佐礼,只见那王佐礼正凝神看戏,他一边看,脸上还带着微笑,笑着笑着,瘫倒在了座位上,一动不动。

和情知不妙,赶忙让人悄悄地把王佐礼送到太医院。他呢,也顾不上看戏了,急匆匆地向皇帝禀报说内急,要方便一下,其实他一出门,就直奔太医院而来。

太医的消息让和无比沮丧,这王佐礼竟然死了。和心说完了,这回替罪羊没有了,他就是首当其冲,要被皇帝治罪了。

就在和无比着急之际,他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掌声,他找了个太监一问,敢情那马尔戛尼正在夸赞这出戏呢,说是这戏中的龙王八子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有一比。

和灵机一动,急匆匆地跑去向乾隆贺喜:“原来这王佐礼不但博古,而且还对异域了解很多,他这戏,竟然是盗用了外邦的创意,专门是向外邦人展示我天朝威仪,我天朝皇帝无所不知呀。”

乾隆虽说看出了端倪,不过这戏既然能让外邦来使高兴,他索性也就不追究了。事后,乾隆还专门和马尔戛尼讨论了一下莎士比亚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步云桥上漫步
今天天空格外晴朗,傍晚时分,闲暇偷懒之际,我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台儿庄古城步云桥,桥上的大理石扶手栏杆早已镶嵌进夕阳临坠草丛前斜洒的那缕余晖之中,愈显步云桥的娇贵和矜持,我拾级而上,倒垂的烟柳轻拂衣衫上的撲土,我的心为之一颤,那不是久驻心田的情

0评论2024-01-2591

山东无梁
刘墉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关于他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传说很多。这里所说的,就是刘墉为山东百姓智减粮税的故事。话说刘墉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老家山东连续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山东巡抚国泰有和珅做后台,无视百姓生死,结党营私,横征暴敛

0评论2024-01-2572

龙凤海马
伦敦布朗酒店的一间豪华包间内,老乔治独自抽着雪茄。这时,门开了,他的秘书爱丽丝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老乔治看着这个男子,说了声“请坐。”男子很绅士地坐了下来,说了声“Thankyou。”并把一个黑色的箱子摆到老乔治面前,“乔治先生,想必

0评论2024-01-2577

大清皇帝爱吃鸭
清朝皇帝喜欢吃鸭,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肉。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初七“七巧节”,乾隆早膳里便有酒炖鸭、托汤鸭、清蒸鸭。乾隆喜欢吃鸭还吃出了一道名菜“干菜鸭子”。据一大饭店掌勺的说,乾隆下江南时,听说水乡鸭子好吃,便生尝鲜之意。时已近午

0评论2024-01-2568

乾隆皇帝养生秘诀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乾隆虽是满族,但他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善于依照汉文化的理论去养生。他根据古代中医的理论,为自己制订了养生十六字诀:“吐纳脏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并依此而行,毫不

0评论2024-01-25145

别拿皇帝当哥们儿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十一日,乾隆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刚八天,三旗都统李禧就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因为这天恰好是雍正的灵柩从乾清宫南移到雍和宫的日子。副都统耿韬也劝过他,但他就是不听。不过,正一身

0评论2024-01-2575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和坤:以才貌双全获得乾隆的恩宠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句话成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口头禅。同时,这也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真实写照。说起和珅,别人肯定要说,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连之臣,头号太贪家。但对于他个人的发迹,及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

0评论2024-01-2578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

0评论2024-01-2575

清朝皇帝的衣食住行
宫闱秘事,皇帝的私生活,外间了解者不多,因此,民间总会有种种离奇的传说。事实上,皇帝也是正常人,也有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皇帝并非时时龙袍加身为皇帝管理衣着的太监,名为“四执事”,四者:冠,袍、带、履。“四执事库”,即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取“

0评论2024-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