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石磨

2024-01-20 06:59150

石磨老是埋怨自己的生活:“啊,真是忙得我透不过气来了,每天不停地转了又转,没有给我一个休息的机会。这样的生活,又乏味,又单调,真会压死人的,我再也不愿过下去了。”

石磨嘟着嘴,仿佛对谁都生着很大的气。

推磨的驴听见,走过来说:“石磨老兄,你不过替人们做了。一点点工作,就这样叫苦叫忙了,好意思吗?来,开始工作吧!”

石磨说:“什么?你这个折磨鬼,又来逼我工作吗?我连休息还没有休息呢!”

驴推着石磨走动了。

石磨大叫:“别推!别推!”

驴说:“有什么办法呢?你是不是推不动的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南山铁案
马踏家犬史承业家住洛阳郊区,家有良田十来亩,牛羊十来头,日子过得平静、安宁,因为来往的都是熟悉的乡里乡亲,连狗都不怎么叫。自从武则天夺了李家江山,改唐为周,迁都洛阳,史承业安静的农家小院,突然变得不怎么安静了,整天有香车宝马从门前呼啸而过,

0评论2024-01-2568

这下可扯平了
抗战时期,******部队有个团长,叫郭大全,是个大老粗。有一次,郭大全带着警卫逛庙会,正看得开心时,只听背后一声炸雷响,吓得他差点从马背上跌下来,回头一看,原来是当地一个绰号叫“豆腐黄”的小伙计,他刚才吆喝了一声:“豆—啊—腐!”郭大全跳

0评论2024-01-2461

爸,原谅我不懂您
我看着父亲因操劳过度显得瘦弱沧桑的身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默默对父亲道着歉:爸,请原谅我,曾经那么不懂你。一20世纪80年代,进城打工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只有个别有门路的人,绝大多数的农民,主要靠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能做的

0评论2024-01-2454

爸, 原谅我不懂您
一20世纪80年代,进城打工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只有个别有门路的人,绝大多数的农民,主要靠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能做的副业就是养两头猪,或养几只鸡。身为农民的父亲很想有个赚钱的门路,又苦于不知道做什么。有一年,父亲在老家赶

0评论2024-01-2355

好饭只需一锤子
钟王村有个小伙子叫柳三,从父辈那里学会了做石磨的手艺。那时候磨面都用石磨,所以有钱人家就单独做一个,穷人家也要几家合做一个,这是生活必需品。柳三悟性好,能够举一反三,手艺练得那真是没得说,用他做的石磨磨面粉,磨出来又白又细,吃起来味道醇香,

0评论2024-01-2351

为你背回一盘小石磨
她决定嫁给他,是因为一盘石磨,很小巧的那种,专门用来磨豆浆。她从小就爱喝豆浆,但自从毕业分配到一处偏远的乡村小学后,就再也喝不到又香又浓的豆浆了。苦苦追求了她两年,他竟然从一个条件较好的乡镇调到了她所在的学校。那时,他们毕业还不到一个月,属

0评论2024-01-2343

美女屯
1好事多磨,这是对美女屯建设变电站的最好诠释。“哎,你别猪鼻子插葱—装相(象)了,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你说说,这变电站到底建还是不建了?”说这话的是一位妇女,30多岁,大眼睛,高鼻梁,大脚板,胸脯高高的,如同揣着两座小山,臀部宽大。“是啊,

0评论2024-01-2247

石磨豆花
离开农村几十年了,时常与老插们回忆起那时在农村享受的一种美食——石磨豆花,硬是安逸得很!那时,我们落户的地方在川东地区,出产十月黄豆子,乡民们招待客人的最好拿手菜就是豆花老腊肉。它那个豆花与我们现在吃的豆花有点不同,它叫石磨豆花。豆花就是豆

0评论2024-01-2240

过去的老邻居
一提起过去的老邻居,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回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住在原重庆造纸厂龙章新村,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造纸厂首建的一片平房家属区,有一百多户吧,每一户的居住面积不过二三十几平方米,我们住的那套有三十多平方米,两间一厨。户与户

0评论2024-01-2260

故乡的老磨坊
冬日的黄昏,回到老家,路过久违的老磨坊,停下,屏息静听,隐隐约约有低沉的隆隆之声,像隐忍欲发的雷鸣,像老人深沉的叹息。循声走近,透过破旧的石屋上一孔角形小窗,见昏黄的油灯下,一头小毛驴在一步一点头地拉磨。磨盘沉沉地转,盘上堆放的玉米粒颗颗似

0评论2024-0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