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好饭只需一锤子

2024-01-23 14:16510

钟王村有个小伙子叫柳三,从父辈那里学会了做石磨的手艺。那时候磨面都用石磨,所以有钱人家就单独做一个,穷人家也要几家合做一个,这是生活必需品。柳三悟性好,能够举一反三,手艺练得那真是没得说,用他做的石磨磨面粉,磨出来又白又细,吃起来味道醇香,远近百十里地没人比得上。

谁家要是做石磨,只需准备好两块石板,向柳三发出邀请就行,柳三一早过去,到下午肯定完工。这中间有一顿午饭,必然会在主人家吃。在那个穷困的年月,柳三工钱要得不高,因此中午这顿饭很关键,柳三吃得高兴,下午做活儿就能做得更精细;柳三吃得不高兴,磨盘做得糙些那就谁也别怪。做糙些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谁也不愿意,都知道柳三的脾气秉性,家家都愿意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柳三。

话说同村里住着一个地主钱如山,十分吝啬,天天喊:“钱不够用了,钱不够用了!”所以村里人送他一个绰号叫做“钱不够”。钱不够原先贪便宜请人做的磨盘最近坏掉了,于是想做一个新磨盘。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做磨盘就想做成最好的,那柳三自然就成了不二人选。钱不够心里琢磨着,这柳三做石磨既要工钱,又得吃好的,这不是要双份儿么?工钱最好能克扣一些,午饭也凑合凑合得了,我不信他会故意做糟了磨盘自毁名声。

这天,柳三按照约定一早来到钱不够家,见院子里摆着两块巨大的石板,就问:“你不是要做三尺的磨盘,怎么准备这么大的石板?”

钱不够说:“原打算做三尺的,后来想着我家人口多,每次需要多磨些面粉,准备的石板大了些,你费心做成四尺磨盘得了,反正用驴拉磨,人也不费劲。另外,剩下的边角料,也请你再做一个一尺的小磨,好用手磨些花椒面啥的。”

柳三说:“可以,不过需要两天时间,一天只能做一个。”

钱不够说:“做个大的,小的就算送的了,别算那份钱了。”

柳三说:“如果午饭吃好点儿也行,但工钱必须今天给。”

钱不够答应了,柳三卸下工具,“叮叮当当”地动起手来。

把两扇磨盘打出样子来,已经到了中午,当下有人将饭菜端上来放到柳三眼前。只见午饭是三个馒头、一盘烂咸菜和一盘炒素菜。柳三顿时来了气,这么一个大地主,连根肉丝都不见,穷些的人家还知道炒几个鸡蛋、下一碗面呢!

下午,柳三接着做磨眼、磨膛和磨齿,他开始漫不经心起来,直到天黑才完了工,终于把磨盘支了起来。柳三站起来喊道:“完事了,可以试磨了。”

钱不够看那新磨盘修得果然十分漂亮,笑着说:“今天天黑了,明天再试不迟。那就明天见吧。”

柳三说:“有言在先,先结钱。”

钱不够拿出钱,十分不舍地递给柳三,柳三即刻收拾工具告辞。钱不够跟到大门外千叮咛万嘱咐:“咱们大小两个石磨钱都结清了,记得明天来啊!”

柳三说声:“回见吧。”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钱不够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急得团团转,让人去柳三家里找,家人说出门了,不知道去哪里了。

钱不够说:“那就别等了,先试试新磨吧。”

围着磨眼倒上半袋麦子,套上毛驴开始拉磨。那磨盘转得也稳当,只是转了好大一会儿,麦堆不往下走,也不见面粉出来。

钱不够让长工抬起上扇石磨,两面看來看去看了半天,里面的磨眼、磨膛、磨齿一应俱全,特别是磨齿、磨膛纵横交错,看得人眼花缭乱,果然与别人做得大不相同,麦子粒儿该走到的也都能走到,没什么问题啊,可就是磨不成粉儿。

钱不够三天里亲自往柳三家跑了三趟,都没找到人影。又请别的石磨师傅来看,也说看不明白。

钱不够额头渗出汗来,看来这石磨做得有问题啊!

钱不够不知道石磨的问题出在哪儿,但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这石磨出问题肯定跟自己有关。看来,要想找到柳三,不但小石磨的事儿别提了,还得补上一顿好饭才行。

钱不够又去了一趟柳三家,让柳三媳妇捎话:“小石磨不用做了,前日所付都是大石磨的工钱。大石磨做得非常好,为表示感谢,务必请赏脸明日中午到家赴宴。”

第二天,钱不够咬着牙破费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预备了好酒,临中午时,柳三果然如约赴宴。

钱不够热情地迎请柳三上座,边劝酒吃饭边赔话:“兄弟,前些日子得罪了,还望多包涵……”

柳三不答话,放开了猛吃,一阵风卷残云,吃得十分痛快。柳三吃罢,手提着一錾一锤,走到大石磨前,说:“把上面磨扇抬到一边。”

两个长工过来将上面的磨扇抬了起来。柳三将錾子头对准磨膛和磨齿之间的一段石边,举起锤子在錾子屁股上轻轻地那么一敲,边缘崩开,整整齐齐地豁出来一个一寸宽的口子。

柳三说:“行了,我走了。”

钱不够急忙拦住,说:“别走啊,你这么一下子就行了?”

柳三说:“我说行就行,不信就再试试看。如果不行再来找我,从今天开始我肯定在家,随叫随到。”说罢,他扬长而去。

长工将上面的磨扇重新装好,倒上麦子,套上毛驴,刚走了一圈,麦子堆儿就塌出一个大坑来,雪白的面粉纷纷扬扬地落到石磨下面的簸箩里头,果然能用了。

钱不够傻了眼,心里是又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石磨修好了,质量没得说,以后可以吃上好面粉了;心疼的是本想省钱倒多花了钱,做个石磨竟然请吃了两顿饭,尤其后面这顿饭,准备得这么丰盛,却只听锤子响了一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南山铁案
马踏家犬史承业家住洛阳郊区,家有良田十来亩,牛羊十来头,日子过得平静、安宁,因为来往的都是熟悉的乡里乡亲,连狗都不怎么叫。自从武则天夺了李家江山,改唐为周,迁都洛阳,史承业安静的农家小院,突然变得不怎么安静了,整天有香车宝马从门前呼啸而过,

0评论2024-01-2568

这下可扯平了
抗战时期,******部队有个团长,叫郭大全,是个大老粗。有一次,郭大全带着警卫逛庙会,正看得开心时,只听背后一声炸雷响,吓得他差点从马背上跌下来,回头一看,原来是当地一个绰号叫“豆腐黄”的小伙计,他刚才吆喝了一声:“豆—啊—腐!”郭大全跳

0评论2024-01-2461

爸,原谅我不懂您
我看着父亲因操劳过度显得瘦弱沧桑的身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默默对父亲道着歉:爸,请原谅我,曾经那么不懂你。一20世纪80年代,进城打工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只有个别有门路的人,绝大多数的农民,主要靠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能做的

0评论2024-01-2454

爸, 原谅我不懂您
一20世纪80年代,进城打工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只有个别有门路的人,绝大多数的农民,主要靠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能做的副业就是养两头猪,或养几只鸡。身为农民的父亲很想有个赚钱的门路,又苦于不知道做什么。有一年,父亲在老家赶

0评论2024-01-2355

为你背回一盘小石磨
她决定嫁给他,是因为一盘石磨,很小巧的那种,专门用来磨豆浆。她从小就爱喝豆浆,但自从毕业分配到一处偏远的乡村小学后,就再也喝不到又香又浓的豆浆了。苦苦追求了她两年,他竟然从一个条件较好的乡镇调到了她所在的学校。那时,他们毕业还不到一个月,属

0评论2024-01-2343

美女屯
1好事多磨,这是对美女屯建设变电站的最好诠释。“哎,你别猪鼻子插葱—装相(象)了,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你说说,这变电站到底建还是不建了?”说这话的是一位妇女,30多岁,大眼睛,高鼻梁,大脚板,胸脯高高的,如同揣着两座小山,臀部宽大。“是啊,

0评论2024-01-2247

石磨豆花
离开农村几十年了,时常与老插们回忆起那时在农村享受的一种美食——石磨豆花,硬是安逸得很!那时,我们落户的地方在川东地区,出产十月黄豆子,乡民们招待客人的最好拿手菜就是豆花老腊肉。它那个豆花与我们现在吃的豆花有点不同,它叫石磨豆花。豆花就是豆

0评论2024-01-2240

过去的老邻居
一提起过去的老邻居,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回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住在原重庆造纸厂龙章新村,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造纸厂首建的一片平房家属区,有一百多户吧,每一户的居住面积不过二三十几平方米,我们住的那套有三十多平方米,两间一厨。户与户

0评论2024-01-2260

故乡的老磨坊
冬日的黄昏,回到老家,路过久违的老磨坊,停下,屏息静听,隐隐约约有低沉的隆隆之声,像隐忍欲发的雷鸣,像老人深沉的叹息。循声走近,透过破旧的石屋上一孔角形小窗,见昏黄的油灯下,一头小毛驴在一步一点头地拉磨。磨盘沉沉地转,盘上堆放的玉米粒颗颗似

0评论2024-01-2249

想对你好,却跟着我受了一辈子苦
父亲31才结婚的,他整整大母亲9岁。父亲算是个孤儿。祖母生下他不久就染病走了,祖父一手爹,一手娘,把父亲拉扯到9岁时,自己却在工地上出了事,也撒手走了。半大的孩子,生活都成了问题。祖母的三哥是个石匠,看到外甥可怜,就把父亲叫到身边,跟他学手

0评论2024-0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