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到乾隆时期,政权稳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号称"盛世"。乾隆在长治久安后便开始六下江南。乾隆当年很讲口腹享受,特别喜爱吃南方菜。南巡途中,那些总督、巡抚、知皂等高层地方官员,以及豪富商贾,隆重接驾,无不精制美馔,邀宠求荣,博得皇上欢心。各地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这其实等于将江南烹饪事业检阅了一番,从而促进了江浙菜系的发展,造就出许多名菜,苏扬名菜名点,差不多都是在此时定型的。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内务府"御茶膳房"的档案中,有一份《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就记载着乾隆三十年南巡期间所经路线、行宫和饮膳底单。在一大堆"龙凤菜点"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达官显贵们进献的当地的风味菜,如二月十五日到崇家湾大营码头,总督尹继善进肉丝响馅子、燕笋火熏白菜、腌菜花、炒面筋、火腿等。正月二十七日到晏子祠行宫,总管马国用进炒野鸭子丸子炖豆腐等等。
乾隆第三次到江南时,在无锡某小吃店吃到锅巴上浇虾仁、熟鸡丝、鸡汤熬制的浓汁,发出吱吱响声,很感兴趣,称赞说:"此菜可称天下第一"。从此,这道菜身价百倍,称为"天下第一菜"。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乾隆南巡时吃素餐:乾隆曾到扬州天宁寺,主持让他吃素肴,乾隆吃得很满意,对主僧说:"蔬菜竟然如此可口,胜过那些鹿脯、熊掌千万倍呀!"另有资料记载,扬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种豆腐素肴,特别是他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汤,味道鲜美,受到乾隆赞赏,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宫廷菜单之中。
乾隆来到了永丰镇,有人献上自家制的香干。乾隆一见,一块巴掌大的香干,可切出薄如蝉丝的片块,又可搓成卷筒,还能折叠如纸,夹一块送到嘴里,咸、辣、香、甜、鲜五味俱全。乾隆赞不绝口,并嘱咐多带些回京城。自此以后,"永丰五味香干"不仅成了平民百姓家的桌上佳肴和馈赠珍品,还成了贡品。
《清朝野史大观》写到一位名叫张东官的苏州人,原为苏州知皂府的官厨。有一次乾隆南巡吃了他做的冬笋炒鸡,赞不绝口,当场赏了他一个银锞,后来还把他带入宫中当了御厨,荣及九族。
扬州名菜扬州干丝的成名,据说也与乾隆南巡有关。当时,扬州官员和盐商为了备办"接驾盛典",聘请了许多名厨高手,争新斗丽,都想推出压众的佳肴。其中有一道"九丝汤",用豆腐干、火腿、鸡肉等九种美味切成细丝,再用鸡汤煨煮,让各种鲜味都吸入豆腐干丝之中。乾隆连用两盘,交口称赞,几次南巡都来扬州点此菜,从此"九丝汤"改名"扬州干丝",闻名全国。
步云桥上漫步
今天天空格外晴朗,傍晚时分,闲暇偷懒之际,我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台儿庄古城步云桥,桥上的大理石扶手栏杆早已镶嵌进夕阳临坠草丛前斜洒的那缕余晖之中,愈显步云桥的娇贵和矜持,我拾级而上,倒垂的烟柳轻拂衣衫上的撲土,我的心为之一颤,那不是久驻心田的情
0评论2024-01-2591
山东无梁
刘墉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关于他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传说很多。这里所说的,就是刘墉为山东百姓智减粮税的故事。话说刘墉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老家山东连续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山东巡抚国泰有和珅做后台,无视百姓生死,结党营私,横征暴敛
0评论2024-01-2572
龙凤海马
伦敦布朗酒店的一间豪华包间内,老乔治独自抽着雪茄。这时,门开了,他的秘书爱丽丝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老乔治看着这个男子,说了声“请坐。”男子很绅士地坐了下来,说了声“Thankyou。”并把一个黑色的箱子摆到老乔治面前,“乔治先生,想必
0评论2024-01-2577
大清皇帝爱吃鸭
清朝皇帝喜欢吃鸭,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肉。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初七“七巧节”,乾隆早膳里便有酒炖鸭、托汤鸭、清蒸鸭。乾隆喜欢吃鸭还吃出了一道名菜“干菜鸭子”。据一大饭店掌勺的说,乾隆下江南时,听说水乡鸭子好吃,便生尝鲜之意。时已近午
0评论2024-01-2568
乾隆皇帝养生秘诀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乾隆虽是满族,但他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善于依照汉文化的理论去养生。他根据古代中医的理论,为自己制订了养生十六字诀:“吐纳脏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并依此而行,毫不
0评论2024-01-25145
别拿皇帝当哥们儿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十一日,乾隆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刚八天,三旗都统李禧就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因为这天恰好是雍正的灵柩从乾清宫南移到雍和宫的日子。副都统耿韬也劝过他,但他就是不听。不过,正一身
0评论2024-01-2575
状告皇太极
1.大闹县衙清朝乾隆四十七年的一天,直隶赞皇的知县傅治中刚坐上衙门,县衙外的大鼓“咚咚咚”地响了三下,紧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面容娇好的女子,这女子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往大里或者往小里猜都有可能,让傅治中奇怪的是她手里捧着一块长生牌位。白衣
0评论2024-01-2571
和坤:以才貌双全获得乾隆的恩宠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句话成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口头禅。同时,这也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真实写照。说起和珅,别人肯定要说,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连之臣,头号太贪家。但对于他个人的发迹,及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
0评论2024-01-2578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
0评论2024-01-2575
清朝皇帝的衣食住行
宫闱秘事,皇帝的私生活,外间了解者不多,因此,民间总会有种种离奇的传说。事实上,皇帝也是正常人,也有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皇帝并非时时龙袍加身为皇帝管理衣着的太监,名为“四执事”,四者:冠,袍、带、履。“四执事库”,即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取“
0评论2024-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