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方腊打“野猪”真相如何

2024-01-18 11:42450

方腊在帮源洞七星聚义,用计杀掉了本村富豪方有常、方熊之后,扯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提出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口号,杀富济贫。穷兄弟们人人喜笑颜开,个个磨拳擦掌,都盼着义军早日杀出帮源洞,攻打青溪城。

帮源洞附近有个洪家庄,庄里有个大财主,人称“洪野猪”。他是个里胥,依仗官府势力,重租高利,盘剥穷人,干尽了丧天害理之事。这天,他听得方腊在帮源洞起义的消息后,拍桌打凳,咬牙切齿地咒骂:“这帮穷鬼敢犯上作乱,我要把他们一个个杀光斩绝!”这时,有人向他报告,说方熊的弟弟方庚已翻墙逃出,到县城请官军去了。洪野猪一听,满心欢喜,豆子眼珠一转,想出了一条毒计。他知道方腊的妻小就住在洪家庄附近上山棚里,马上派人去把她抓来,关进土牢。同时又纠集家丁,准备抗拒方腊义军;并吩咐家人赶紧杀猪宰羊,迎接官兵,以便请功领赏,升官发财。

方腊在帮源洞起义后,眼看着四面八方穷兄弟都来投奔他,队伍迅速扩大,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可是,他知道起义还只是刚刚开头,官家岂肯罢休?他正在盘算着怎样攻打青溪县城,夺取刀枪武器,武装义军兄弟。突然接到方庚落网逃跑,进县城搬兵,以及洪家庄有动静的消息。他想了一下,喊道:

“请众头领!”

方腊一声命令,不一会,一同起义的方七佛、八大王、方十将等及妹妹方百花都到了。方腊悄悄地同他们计议一阵,决定先捉洪野猪,再杀方庚搬来的官兵。安排完毕,大家就分头带领队伍出发了。

再说洪野猪,他里里外外忙得满头大汗,天快晌午,忽听派去打探的报告:官兵已到蜀口。连忙带领家丁出庄迎接。只见一队官兵走来,带头的是个身材高大的将军。盔衣盔甲,胸前飘着三缕长须,骑着高头大马,好不威风。洪野猪连忙抢步向前,拱手弯腰,连连作揖说:“洪家庄里胥洪某,闻将军前来剿灭方腊,谨备杯酒薄宴,为将军洗尘助威。”那将军坐在马上爱理不理,只点了点头,就带兵进了庄院。洪野猪不敢多嘴,只陪着笑,跟在马后。那将军到了洪野猪家门口,下了马,昂着头步入花厅。洪野猪赶紧跟入,命家人沏茶侍候。那将军擎着茶杯,眼朝四面一扫,突然“匡当”一声将茶杯往地下一掷,高声喝道:“与我拿下!”周围的人立即将洪野猪和他的家丁全抓起来了。这时洪野猪活象一只上了架的肥猪,连声嚎叫:“草民何罪?”

那将军除头盔,拔掉假胡须怒目而视,炸雷似的说:“睁开你的猪眼,看看我是谁!”洪野猪一看,原来却是方腊,自知中了计,吓得浑身发抖。他抖了一阵,忽然鬼主意一动,装成一脸鼻涕眼泪,跪倒在方腊面前,“扑突扑突”地叩头哀求:“方大哥,不,方大王,……洪某素闻大王慈悲为本,仁义为怀,看在本乡本土面上,饶我一条狗命吧!”

方腊横眉怒目,厉声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什么时候认过本乡本土,对穷人发过慈悲?平日里,你重租盘剥,掠人妻女,无恶不作,行的什么仁?做的什么义?岂能饶你!”

“对,大哥,杀了他!杀了他!”厅上厅下的起义兄弟早已怒满胸膛,你抽刀,他拔剑。洪野猪吓得象条名狗似的朝桌下爬去。只见方腊抽出宝刀,青光一闪,“咔嚓”一声,洪野猪的头象烂瓜一样滚出去丈把远。

杀了洪野猪,方腊大声宣布:“打开大牢,放出受害的穷兄弟;打开粮仓、钱库,分给贫苦乡亲。”

在贫苦百姓的欢呼声中,那些从土牢里放出来的兄弟都来拜谢,有的要求参加起义军。在救出来的人中间,还有方腊的师兄弟方肥。方腊的一家大小也团聚了,大家都高兴得了不得。

这时,方七佛说:“这里有现在的酒菜,大家吃顿庆功酒吧!”

方腊赶忙止住:“不可!方庚不是进城搬兵去了吗?说不定官兵马上就到,我们切切不可轻敌,要立即按原定计划行事。这些酒菜,还是拿来‘招待’官兵吧。”方七佛连忙说了声:“是!按原计划行事。”大家分头准备去了。

再说县里的那个县尉翁开,听了方庚的报告,认为方腊是小小草寇,不堪一击,正是邀功请赏的好机会,马上点起五百官兵,上马飞奔帮源洞而来。赶到洪家庄,已是日斜西山了,真是又累又饿。只见“洪员外”带着几名家丁在村头迎接。一阵阵的酒肉香味,使得那五百官兵齐咽口水,肚皮叽哩咕噜直叫,早顾不了县尉下令,便散成一窝蜂钻进老百姓家里吃喝去了。

县尉翁开跟着“洪员外”走进大厅,厅上早已华灯照宴,摆满山珍海味,作陪的“乡坤”们也早到了。翁开也顾不上客套,坐下来就吃。叮叮当当一阵怀盆碗盏响过,只听“洪员外”问道:“请问县尉大人,不知何日才能平定方腊?”翁开哈哈一笑,趾高气扬晃头晃脑地说:“员外放心,小小草寇何足挂齿,天兵一到,指日可除!”

话声未落,猛然一个大汉从后堂跳了出来,手执雪亮的钢刀,杀气腾腾,威风凛凛,大叫:“方腊在此,狗贼看刀。”

翁开一看,吓得倒在太师椅上,刚落肚的热酒,变作了一身冷汗。方腊宝刀一挥,县尉的狗头应声落地。那五百官兵,也早已做了众义军的俘虏,一个也没溜掉。

方腊起义军智取洪家庄,声威大振,消灭了五百官军,接着攻占了青溪城,斩了狗知县陈光,威震东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

0评论2024-01-2578

韩世宗的妻子是谁?她的结局?
韩世宗的原配妻子为白氏,但历史上并没有对她多加记载,后人多只记得,另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史书中只有她的姓氏,红玉一名是在她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她自幼跟在父亲和兄长身边练就了一身功夫,

0评论2024-01-2268

梁红玉的故事
梁红玉(?--1135)宋代着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因家贫战乱流离润州为妓。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当时韩世忠只是一名小军官,不敢答应,后来韩世忠升为将军后,才正式迎娶梁红玉为妻。在韩世忠的眼中,梁红玉并不是

0评论2024-01-1840

童贯是怎样镇压方腊起义的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在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十几个官吏正在驱使一大群农民拉运奇花异石。这些花石是要运到京城供皇帝享用的,由于数量多,必须组织专运,所以称做“纲”。负责承办“花石纲&rd

0评论2024-01-1836

方腊起义之谜
北宋时期,吴地有个叫朱勔的人,为了献媚皇上,进贡了奇花异石。皇上非常满意,每年都增加数量。送花石的船道尾相连,绵延很长,号称“花石纲”。 每当漕河不能运,就要走海路,一但遇上风浪,人船都要沉没,枉死的人不胜数。江南几

0评论2024-01-1830

平顶山之谜
天月溪流过涯埠,下涯埠附近有一座山,这座山叫做翠屏山。 翠屏山很高,高得望不到顶;翠屏山很陡,陡得连松树的根也很难扎住。 翠屏山这样高,这样陡,人们无法上去开垦,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它一天变得更高,又一天天变得更陡。 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个名叫方

0评论2024-01-1841

百骑山方腊智退敌军
民间有许多关于方腊斗智的故事,在攻打睦州城时他曾用了疑兵之计,以千余名义军吓退几万宋军,从而一举攻占睦州城,留下千古佳话,方腊是一个用疑兵计的能手,下面也是一个他巧用疑兵计的故事。 走出严州府的西门,远远望去,有一座尖尖的、不高又不大的山,

0评论2024-01-1828

花宝石的故事
传说方腊祖籍在安徽歙县。大概在方腊曾高祖时,歙县闹起了大灾荒,他曾高祖逃荒到浙江来,在淳安桐树坞那个山秃秃里落脚安家。他们祖祖辈辈,开山辟地,靠种植漆树和桐树过活。 方腊还学会一手出色的箍桶手艺。因此年年农闲时节,他总挑上箍桶担子,四出到各

0评论2024-01-1839

方腊闹官卡
早先,碣村一带老百姓都是靠种漆过活的。一担漆卖出去,就得向官卡交纳许多许多漆税。 万年镇官卡里有两个税差。一个管过秤的姓勾,老百姓来交税,被他一称两称,一担漆便变成两担了,人家叫他“狗估估”;一个管收钱的姓寇,老百姓

0评论2024-01-1833

方腊开库门
有一年七月,天上有两个月光景没有下雨,晒得地裂禾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穷人家日子难过,而青溪县的粮库却装得满满的。村邻们熬不住,都来找方腊。方腊说:“办法有一个,不过大家要齐心。” 村邻们说:“只要

0评论2024-0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