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雪中送炭,不敢锦上添花——何炅
你是喜欢雪中送炭呢?还是喜欢锦上添花?这是关于人的生活哲学的一道问题,是在别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再添上一把柴呢,还是在别人岌岌可危的时候伸出一只手?喜欢雪中送炭的人应该是比较悲观的,总是把生命的磨难想在前面。喜欢锦上添花的相反,愿意把人生看作一
0评论2024-01-2575
岳飞:一顿饭引来的杀身之祸
南宋初年有四员猛将: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四将各领人马,抵抗金兵侵略,平定农民起义,立下汗马功劳。绍兴十一年,宋金议和,战争暂时停止,宋高宗想解除四大将的兵权。旨意一下,张俊、刘光世、韩世忠都很听话,唯独岳飞坚持要打,不收复中原誓不
0评论2024-01-2563
罗素看萧伯纳
韦伯庄园的客人中,还有另一个英国年轻人,这人日后的声望也不比萧伯纳低,他就是伯特兰·罗素,那年23岁。罗素思维严谨,各种生活技能训练有素,骑自行车更是小菜一碟,车技可与赛车手媲美。人家还有理论呢,在《心的分析》一书中,他以骑自行车为例,说明
0评论2024-01-2565
一生只画一个女人
莫奈这一生只画过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前妻卡米尔。那段艰难相守的日子,莫奈不厌其烦地画着卡米尔,后来卡米尔不幸盛年病逝,莫奈转而痴迷于没有人物的大自然。虽然莫奈的画作中也曾出现过后来的妻子爱丽丝和女儿们的身影,但人物的脸部十分模糊,给人感觉,
0评论2024-01-2581
大师流泪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
0评论2024-01-2582
寂静会滋养我们的灵魂
为了寻求自然的寂静,一个叫戈登·汉普顿的美国人,读研究生时辍了学,走遍全世界,记录大自然的美妙声音。30多年过去了,这个曾经的小伙子成了六旬老者,也早已是世界知名的环保人士。自然界的美妙声音曾有人好奇地问汉普顿:“什么是自然的寂静?”他是这
0评论2024-01-2576
凯利·欧文:父亲,欧文的人生导师
凯利·欧文走进卧室,墙壁粉刷得雪白,但有一面墙用铅笔画上了一道道细线,他逐渐逼近一条与地面间隔1。93米的粗线。他走到墙边,比了比,又抬起手摸着那条线,他扭头看着站在门边的德鲁德里克·欧文——他的父亲,说:“可能我的身高永远不能超过你了。”
0评论2024-01-2582
肖全和他们这一代:自然而骄傲地老去
“你好,我是肖全,拍照的。”见到陌生人,肖全一般这样自我介绍。摄影师、艺术家什么的,太造作,不好。肖全说,他喜欢自然、自在,他拍的人,都那样。“我当然也是,讨厌造作。”以前留长发的时候,肖全有好多女粉丝,而且是会为他尖叫的那种。现在,还是帅
0评论2024-01-2586
一个名出海外的中国士兵
“看好了——”饭野锁定了目标,低声说。稻田大尉和几个护卫都盯住了他枪口所指的正前方。砰的一声枪响了。只见饭野陡然一颤,身体沉重地向前扑倒在地。惊诧的日军官兵们立即围了上去,他们看见饭野的背心处有一个弹洞,创口很大,涌出一摊血,饭野已气绝毙命
0评论2024-01-2563
卢安克:活着
活着,即使不去改变什么,只维持原样也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而要向前走,且有梦想,有坚持,有道义,有风骨地活下去,其中滋味是无法单纯用词语来形容的。的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每个人有每个人活下去的方式。但总会有一些人,用他自己的经历打动和
0评论2024-01-2555
找蘑菇比领奖更快乐
2006年8月22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大会开幕当天,大会组委会隆重宣布,本届菲尔茨奖由法国的文德林·维尔纳、澳大利亚的陶哲轩、俄罗斯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安德烈·奥昆科夫4人分享。然而,就在得知自己获得有“数学诺贝尔奖”美
0评论2024-01-2576
换个角度看自己
杨华是出生在四川一个贫困农村的90后,从小是个留守儿童,直到初中才跟父母去城里读书,可来城里没多久杨华就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开始出入网吧、游戏机厅等场所,还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到初中毕业时,他甚至连中考资格都不具备了,后来只能跟着父母
0评论2024-01-2577
金庸的“多此一举”
在修订《天龙八部》的过程中,金庸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他到欧洲开会和旅游时请好友倪匡代写了6万多字的故事。依两人的关系,金庸根本不用征求倪匡的意见,就可以将这6万字的作品据为己有。而且,在替金庸代笔时,倪匡也有过声明,今后金庸完全可以自己决定这
0评论2024-01-2574
心软能救世界
1采访胡文传时,他说每次領奖,或者站在台上,心里头特别受折磨——“我愧对我儿子,我站都站不起来”。很多人不明白事情的原委,只知道胡文传为救人失去了自己儿子,对他有些不解甚至非议。不解很正常,媒体在介绍这些人物时,可以更好地做些工作。2200
0评论2024-01-2568
“蚁穴”中痛灼的青春
李立国从未想到自己会以如此诡异的方式成名。三个月前的一天凌晨,李立国肚子疼,要从他那不到5平方米的屋子走去公共厕所,刚打开门就发现电视台已经把摄像机架门口了。李立国赶忙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此时他的“弟弟”——2008年结识后就在一起唱歌的
0评论2024-01-2571
妙语如花刘德华
刘德华做客央视《开讲啦》,一上场就顺着撒贝宁之说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就是那个传说中不吃饭、不睡觉,光呼吸就能活到52岁的刘德华!”一片笑声中,有观众问:“刚才主持人说你是一个‘神’,难道你就没有缺点吗?”“我有粗心啊,我结婚忘了告诉你们
0评论2024-01-25166
去往天堂的邮差
美国人托马斯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自幼具有发现财富的眼光,事事都经营得得心应手。他人生的第一笔大生意,来自一批因雨水浸染而颜色杂乱的布料,低价购进以后,做成迷彩的服装,一夜之间,他拥有了巨额的财富。77岁那年,他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医生说他只有
0评论2024-01-2586
站在远处的刘晓庆
当我准备回忆和谈论刘晓庆的时候,才发现,最有资格谈论她的,是我母亲。上世纪80年代“刘晓庆”无处不在,母亲更是真正把她带进了我们家,带进了我们的生活。1982年,我家在和田地区策勒县农机公司的大院,母亲是县革委会秘书,父亲是农机公司的工人。
0评论2024-01-2576
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当了11年的职业记者,终于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可是,第一次录节目的经历,却让他十分尴尬和沮丧。在节目录制开始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挑选了西裤、衬衫、毛衣,并站在化妆间的镜子前,把衣服弄得整整
0评论2024-01-2580
终其一生,他只是—个文艺青年
上世纪赴欧学艺的著名官费生,先有20年代的徐悲鸿与林风眠,继之有30年代的吴作人与吕斯百,到了40年代,赵无极、熊秉明、吴冠中三位先生,成为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2000年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访
0评论2024-01-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