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大师流泪

2024-01-25 02:29820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

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梦》,他也哭得眼泪汪汪。

还有一回,林语堂先生赶到奥地利拜访莫扎特墓地。他站在墓前,泪如雨下,他说:“我向不喜欢流泪,到此也流了。他的音乐,是那样细腻缠绵,是含泪而作的。”

马星野见过三次林语堂流泪:第一次是到台湾拜谒胡适墓时,他流泪了;第二次是向马星野讲述幼年往事,谈到二姐时,他哭了;第三次是1969年去比利时参加“世界笔会”,拜托在巴黎的苏秀法到比利时安排接待,结果,苏秀法带着长子开车前往比利时,途中发生车祸,苏秀法的长子丧生,林语堂先生得知以后,哭了。

林语堂先生遇到风和日丽的时候流泪,听见山上鸟声也流泪。圣诞节的时候,儿子林太乙带他到百货公司,到处都是节日气氛,林语堂却从柜台上抓起一串假的珠链,泣不成声。林太乙觉得,这个世界太美了,父亲不舍得走,所以总是流泪。

再说说文坛名家沈从文先生。研究他的专家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

沈从文的确是个隐忍的人,但晚年的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泪了。“文革”中,沈从文先生的孙女沈红在学校成绩好、守纪律,却受到厌学顽童的欺负,沈从文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掉了眼泪。

1977年,诗人穆旦去世,年仅59岁。沈从文与穆旦交往很深,因此,听说了穆旦的死讯后,他流泪了——“得消息时,不禁老泪纵横!”在家中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也会流泪。据沈虎雏回忆说:“一次,母亲见他(沈从文)独坐在藤椅上垂泪,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指指收音机——正播放一首二胡曲,哀婉缠绵。他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泪水又涌出,他讲不下去了。”

1985年6月19日,夏鼐突然去世了,沈从文先生知道后,大哭了一场。同年,杂志社的几个记者到沈从文家采访他,问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时,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一名女记者听了,便走过去拥着老人肩膀说:“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没想到,沈从文听完这句话后,抱着那个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停地哭。后来,还是夫人张兆和走过来,像哄小孩子一样,一边抚摸,一边安慰,他才安静下来。

1987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得到一张碑文拓片,碑是熊希龄的一个部属立的,落款处刻着:“潭阳邓其鉴撰文,渭阳沈从文书丹,渭阳沈岳焕(注:沈岳焕是沈从文的原名)篆额。”黄苗子看后,称赞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有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书法!”

后来,黄永玉把这张拓片拿给沈从文先生看。“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我妻子说:‘表叔,不要哭。你十九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

文学大师们的眼泪,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对逝去岁月的伤怀,还有对故去亲友的怀念,让世人看到了他们的真性情,这样的眼泪,能结晶成最咸最咸的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沈从文: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尊重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

0评论2024-01-2581

总而言之不醒
1949年,沈从文给远在香港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北京傅作义部已成瓮中之鳖。长安街大树均已锯去以利飞机起落。城,三四日可下,根据过往恩怨,我准备含笑上绞架……”黄永玉只觉得从文表叔夸张而幼稚。没多久,解放军真的进城,沈从文忙不迭夸他们“

0评论2024-01-2578

两个青年
83年前,在法国巴黎的一条叫奥德翁的路上,有一家叫“莎士比亚之友”的租书图书馆。一个上唇留着浓密胡须的青年经常光顾这家不大的、但十分友善的图书馆,这个青年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文学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样,在83年前的北京,在一个自称叫“窄而霉

0评论2024-01-2581

苗子的“调皮”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在北京和吴祖光、丁聪等老先生吃饭。饭桌上谈笑风生,话题说到了远在澳大利亚的黄苗子先生,两位老人争着“揭发”这位老朋友的“劣迹”。丁聪说,有一次,他去参观一个展览,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一件展品丢失了。丁聪走去一看,原先挂

0评论2024-01-2561

黄永玉真心对人朋友多
著名画家黄永玉,不下馆子,不会喝酒交际,他的伙食经常是辣子加大米饭。但是,因为他能以真心对人,把朋友二字的分量看得很重,他在几十年里与朋友相濡以沫、彼此信任,一起经历人生,感受生活,所以他的各路朋友很多。黄永玉与沈从文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他

0评论2024-01-2249

光明的背景
当你身处一个极悲惨极黯淡的环境之中,肉体和精神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有个人被下放到湖北成宁参加劳动改造,在那里,多雨泥泞,条件艰苦,而且这种苦难似乎没有尽头。如果是你,你是否会消沉绝望、抱怨自弃?而这

0评论2024-01-2239

心底荷花
“文革”期间,著名作家沈从文陷入了非人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女厕所。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接受劳动改造。一代文学巨匠饱受被践踏的痛楚,可沈从文毫不在意,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写信说:“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一

0评论2024-01-2147

平常的沈从文
1946年开始,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可惜那些信件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的作品和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在平常生活中,说到“伟大”,不免都牵涉到太阳

0评论2024-01-2154

他在痛苦中开花
清晨,醒得太早。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

0评论2024-01-2158

沈从文的命中贵人
二十岁时,沈从文决意北漂。“我准备过北京读书,读书不成就做一个警察,做警察也不成那就认了输,不再作别的好打算了。”在散文《一个转机》中,沈从文对读者如实相告。殊不知,冷遇和打击正在前方等候他。京城米珠薪桂,居大不易。他上午去北大旁听,傍晚回

0评论2024-0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