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终其一生,他只是—个文艺青年

2024-01-25 02:27770

上世纪赴欧学艺的著名官费生,先有20年代的徐悲鸿与林风眠,继之有30年代的吴作人与吕斯百,到了40年代,赵无极、熊秉明、吴冠中三位先生,成为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

2000年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访吴先生,问及此事。他说,抗战期间他考取杭州艺专,一路流亡,途中苦学法语,预备将来去巴黎。胜利后,国民政府迅即恢复各学科专业官派留学,全国42个名额,其中绘画一名,雕刻一名,他与熊秉明考取了,1946年动身。赵无极哪年去的,怎样去的,吴先生也说及,我此刻不记得了,好像也是官费吧。1949年末,他们三位为了回不同祖国而在巴黎彻夜长谈,早已是著名的故事:赵、熊二位留下,吴先生回来了。

90年代末,熊先生去世了,赵先生至今仍在巴黎。他与吴先生均享高寿,不知哪位年龄更大。今晨得到吴先生辞世的消息,算起来,他是民国时期赴法画家而留在大陆的最后一位老人了。

我没有受教于吴先生的荣幸,仅得一次拜访,此外是在三四次众人的场合望望他。“文革”前,吴先生初露锋芒。我小时候在美术杂志看见他去西藏的风景写生,但不太听人说起他,更不知他的留法的资历:1960年代情势,一切文艺讲革命,他的厕风不被宣传的。“文革”后吴先生声名大噪,因为人人期待新权威,美术界忽然发现我们还有一位正当盛年的留法画家,而他有见解,敢说话。“文革”甫歇,美术评论尚在口齿不清批教条,他就一反唯物论者“内容决定形式”的官式教条,坚称“形式决定内容”,影响至今。其时吴先生五十多岁,如许多靠边复出的老画家一样,到处请去给宾馆画大画。有一天晚上中央美院请他来给师生做讲演,那时没话筒,他几乎句句叫喊,苏南口音,词语简洁,高声历数十大美学问题,此刻我只记得一条:“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此前“文革”,哪有人这样子说话呢,我当即神往,心想,这么明白的真理我怎么不知道啊!底下掌声雷动。讲完后,吴先生目光炯炯,扣紧自己的左右手,向前平伸——不是武林打手的那种抱拳——对全场每一角落频频致意,好像预备捉牢台下所有人的臂膀,颤动着,摇撼着——我又看得神往,心想,留法前辈到底不同,我怎么不知道这等漂亮激昂的手势呢!

及后渐渐看到过去的资料和影像,才知道吴先生上台全是民国左翼青年的讲演遗风,慷慨激昂,不容分说,仿佛正在民族危亡抗战动员之际。新世纪初那次访他,他已八十出头,家居清谈,仍然神色刚正,用词肯定,确信自己的每一句话,迹近论辩的模样。他的面相本来清癯而决然,说到快意处,总有斩钉截铁之势,像是生了气似的。

所以圈子里传他语惊四座的段子,我猜都是真的。譬如90年代为纪念中国美术馆成立多少周年,老少贤集,轮番捧场,待吴先生上去,却说:我们这样的大国,这样的美术馆,我感到可悲!——这“可悲”一词,必要以他的宜兴口音说,音同“苦拜”,且要狠狠的口齿,断然念出来——又譬如新世纪初全国美协主席职位出空,他是无可置疑的前辈,候选大佬之一,结果又说煞风景的话,弄得四座哑然。他说: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这“解散”一词的宜兴腔,音同“加塞”,倘若狠狠地念,便十足吴冠中风神了。

我当场听他一回说话,隔着桌子,绝对真实的。还是初到清华美院那年,张仃先生、吴冠中先生、袁运甫先生,还有我,算是开始招收博士生。待吴先生由人扶进来,请他给墙上十几位考生作业评几句,他颤巍巍巡看一过,毅然说道:“我一个都不招!”“那么,吴先生您看是不是给打个分呀?”他应声叫道:“最高60分!”

现在美术界这样子说话的老人,大概不会有了。我曾有幸见识过几位吴先生的同代人,杭州艺专,北平艺专,多有类似的耿介而强硬,可见民国出道的艺术家大致性情毕露,不看人脸色的,即便后来给整得不像人样子,熬过浩劫,一朝出头,脾性还是在,只是如吴先生这般不改其初,到老一贯,委实少见的。如今吴先生一去,言动周正的角色们总算松口气:这样地不留情面,给人难堪,实在是时代面前太不识相了:譬如中国的美术还不如非洲,譬如画院应该统统关闭,譬如一百个齐白石不抵一个鲁迅……每出一说,总有若干评家长篇大论结结巴巴反驳他,但他的资格摆在那里,芸芸众家究竟拿他没办法。现在好,诸位可以耳根清净了。

终其一生,吴先生是个文艺青年,学不会老成与世故,而他这一辈的文艺青年大抵是热烈而刻苦的。老同学孙景波70年代随吴先生在云南写生,说他画完收工回住地,天天亲手洗画笔。洗笔多烦啊,他却喜滋滋。袁运生先生与吴先生相熟,说“文革”后去他家看画,每一幅竟用报纸小心包好了,藏在柜子里,一幅幅取出,拆开,看过了,又仔细包拢放回去。这样地小心翼翼而善自珍重,也是一种过时的美德吧,此外的代价,是吴先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大约是70年代末的某次夜谈吧,老人对运生几位说了些归来之后的大不平,翌日清早,竟来敲运生老师的门,神色俨然,再四叮嘱,大意是:昨夜谈话没有录音吧?千万不可外传啊!那代老人的长期恐惧和抑郁,当令年轻艺术家不能想像,也不必亲历了。

我从未见吴先生笑过,仅一次,是1981年在北海画舫斋的什么会议上,散场时我走去对他说,他的文章很痛快。他只一声“哦?”脚步停了停,但在很长很宽的人中一带,略微见笑意,随即十二分严肃起来,询问是哪一篇,又问我同意不同意,意态极是恳切,其时他并不认识我。

2004年春,美院照例请来医生给全院老师作例行年度体检,吴先生刚抽完血,右手摁着左臂的肘弯,腰板笔挺,神色凛然。那是我末一次见到吴先生,看他排在长长的教师队列中安静等候着,我有点吃惊,忽然明白他是这单位几十年的老职工。我又无端想像他1949年怎样在巴黎咖啡馆与两位同学争论到底回来不回来——当初赵、熊二位毅然留下,其实很对,吴先生毅然回来,我以为也很对。那次家访我对吴先生说了这意思,他一愣,沉吟半晌,但我忘了他是怎样回应的——原中央工艺美院,今清华美术学院,张仃先生,吴冠中先生,是最可骄傲的两位老前辈,一位来自延安,一位去过巴黎,今年一年,他们先后停笔休息了。

以上是我对吴先生的零碎的感念。他的晚生与研究者很多很多,想来会有珍贵的纪念和评说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在我的画里,藏着我的爱情
马克·夏加尔是一位追求天真纯朴、对生活充满情感的画家。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妻子贝拉·罗森菲尔德。他们默契的爱情给了夏加尔无尽的灵感。夏加尔甚至直言:“倘若你也经历如我一般的爱情,便能明白我的绘画比现实还要现实。”怦然心动夏加尔出生于白

0评论2024-01-25148

贪吃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迷恋食物。1836年,《高老头》出版之后,巴尔扎克因为拒绝去国民警卫队服役,坐了一个星期的牢。在坐牢期间,他从巴黎最昂贵的餐厅预订美食,邀请他的出版商和他一起用餐。他们在监狱里举行宴会,出版商惊讶地发现:巴尔扎克的工作台上、床上、惟

0评论2024-01-2592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诗人
一个阴霾的午后,一个女人走在巴黎的街头。她的心情有些低落,一些莫名的烦恼隐隐缠绕着她的心。忽然,她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幅涂鸦吸引了:一个身着黑裙的女郎,行走的姿态。旁边还写有文字:“这就是生活,它会过去的。”这话里透着机锋。正当她若有所悟的时候

0评论2024-01-2587

两个青年
83年前,在法国巴黎的一条叫奥德翁的路上,有一家叫“莎士比亚之友”的租书图书馆。一个上唇留着浓密胡须的青年经常光顾这家不大的、但十分友善的图书馆,这个青年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文学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样,在83年前的北京,在一个自称叫“窄而霉

0评论2024-01-2587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万物蓬勃的今天,奥运会无疑是这个星球上最盛大的和平聚会,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牵动人心、席卷了最多观众的力量和意志的狂欢节,其中的很多英雄,很多瞬间,很多伟大的战绩和很多悲痛的失败,注定成为人们终生难忘的记忆。这一切,都得感激那位留着考究的绅

0评论2024-01-2585

“卡丹王国”的缔造者——皮尔·卡丹
“卡丹王国”的缔造者——皮尔·卡丹财富档案著名服装品牌“皮尔·卡丹”的缔造者皮尔·卡丹,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大师,他曾三次获得法国服装设计的最高奖赏——金顶针奖,1992年,作为惟一的服装设计师入选精英荟萃的法兰西学院,成为终身

0评论2024-01-2571

东京国际时装之父——三宅一生
东京国际时装之父——三宅一生财富档案著名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将日本的民族习惯、精神、价值观注入到自己的服装,引起了服装界的大革命。在确立自己国际地位的同时,也确立了东京国际服装之都的地位。目前,“三宅一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装品牌之一,

0评论2024-01-25100

时装女皇莎涅尔
时装女皇莎涅尔巴黎是当今时装之都。斑斓多彩的巴黎时装驰名全球,领导着世界时装的新潮流。然而,在20世纪初期,巴黎服装界却呈现一番死气沉沉的景象。即便是巴黎社交界的贵妇,也总是穿着镶满花边与褶皱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一成不变地沿袭上个世纪传

0评论2024-01-2478

戛然而止
权威杂志上评选出了十大香水师。对于让皮埃尔而言,他不用看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入选。巴黎已经不再是那个崇拜贤达的巴黎,他知道它已经沦落到和西西里岛或者上海一样,成为了表面化的泡沫般浮夸的巴黎。皮埃尔的调香技术绝不比他们差,但是他的相貌却带有瑕

0评论2024-01-2480

与两百个美女约会
与两百个美女约会柔美公司是香港一家生产女士用品的小公司。那年,巴黎要开女士用品展销会,吸引了很多大公司。柔美公司虽然没有名气,实力也不雄厚,可陈诚还是亲自飞去了巴黎。接待各家公司的是个叫维克多的法国人。陈诚找到维克多,说要到超市买些东西,但

0评论2024-01-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