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谢道韫

2024-01-25 02:36810

谢道韫(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还有一年冬天,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谢家子弟正围坐在火炉旁谈诗论文。雪越下越大,谢安笑了笑问在座的侄儿侄女们:“白雪纷纷何所似(大雪纷纷而下像什么样子)?”

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像是空中撒下的一把白花花的盐)。”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谢安听了侄儿的回答后,没置可否,只是默不作声。

谢道韫随即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满天飞舞的雪花就像春天随风起舞的柳絮)。”听了谢道韫的回答,谢安一面鼓掌,一面口中对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赞赏不已。此后,人们称有文学才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从此谢安心中一直在暗自盘算,一定要给自己的这位侄女物色一位才华相配的丈夫。时下人们都知道王家子弟个个才华出众,谢安自然也想到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个。谢安最初的意思是想将侄女许配给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不久得知王徽之“雪夜访戴”一事以后,谢安担心王徽之是一个办事随心所欲,不能始终如一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做他的侄女婿。

王凝之字叔平,为人禀性忠厚,行止端方。有较深厚的文学造诣,工草隶。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及会稽内史。

谢道韫15岁时嫁到王家后,恪尽妇道,受到王家老少的一致好评,都认为她是一位难得的好媳妇。

晋代清谈之风盛行,文人雅士,经常围坐在一起,一杯茶,一壶酒,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连大家闺秀也常常参与其中,发表各种高见,不过女子参加其中的讨论,则先要设置

好“青绫幕幢”,然后,端坐其中,使那些与之对谈的男性士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有一次,凝之的弟弟献之与友人讨论诗文,正被友人说得理屈词穷,处于尴尬境地之时,被从这儿经过的他的嫂嫂谢道韫听到了。谢道韫二话没说,立即躲到屏风后面参加了讨论。谢道韫接着献之的话说下去,并在他的基础上引经据典,大加发挥,讲得条条有理,使友人无言以对,只好甘拜下风。在座的人对谢道韫的才华无不折服。

不过谢道韫嫁给凝之后,对她的这位丈夫还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次,谢道韫的叔父问她:“王郎(指王凝之),逸少(王羲之)子,不恶,汝何恨也?”道韫回答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指谢安),中郎(指谢万),群从兄弟复有封(谢韶的小名),胡(谢郎的小名),羯(谢玄的小名),末(谢川的小名),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丈夫王凝之比起她的众位叔父及各个兄弟那要差得多。谢道韫对丈夫王凝之的评价是正确的。

其后,以海盗起家的匪盗孙恩作乱,并率兵进攻会稽。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手握军政大权。面对强敌的进攻,部下劝他早作准备,而一味相信道教的他却居然相信道祖能保佑一郡百姓不遭涂炭,于是闭门祈祷,然后告诉部下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致使贼兵一到城下,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贼兵杀害。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怒火万丈,于是手持兵器带着家中的女仆向贼兵冲去。谢道韫杀死贼兵数人。然而终因寡不敌众,被贼兵俘虏,此时她还抱着只有3岁的外孙刘涛。孙恩以为谢道韫抱的这个孩子就是王家的后代,随即下令部下将这孩子杀死。谢道韫面对刽子手,正气凛然地对孙恩厉声喊道:“事涉王门,何关他族?这个孩子是我的外孙刘涛,你们一定要杀他,那就先杀了我吧!”

孙恩早已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义正词严,毫不畏惧的样子,不免也被她所折服,于是改容相待,不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而且也没有加害于谢道韫,还派人将她和她的外孙刘涛一起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直至离开人世。

孙恩之乱平定之后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事后,刘柳常对人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王羲之写字换鹅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在他们当中,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羲音xī)。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

0评论2024-01-2571

古人的“环保购物袋”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跑到成都居住,转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座茅草屋——即闻名遐迩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角儿。在诗中,杜甫为自己,更为弱势群体呼吁住房问题。其实,根据《云仙杂记》的记载,当时他的生活还算好,每天“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

0评论2024-01-2582

创造名胜
这个城市也算个旅游城市。但是,旅游景点却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比如,城郊有座山,山上的一块石头有点怪。这就是一景点!据说李太白当年曾路经此地,也许曾躺在这块石头上晒过太阳,于是,这块石头最显眼的地方就刻下了“李太白醉卧此处”的字样,成为一名胜

0评论2024-01-2463

活得有趣
有一种人之常情,就是喜欢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只要有机会我就往有趣的人跟前凑。人活着是要有趣的,没趣还活个什么劲?有人认为,所谓高情商,就是有趣。有趣甚至是比颜值更大的魅力,和教养一样,是许多人的追求。什么样的人才是有趣的人呢?各人自然有各人的

0评论2024-01-24135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小故事五则
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

0评论2024-01-2344

一字一人生
字如人生,每写一个字,都仿佛是对人生的一次诠释。一笔一画,书写人生的精彩;一停一行,经历人生的坎坷;一收一放,体验一生的张驰。而我,在书写一个个汉字中,经历风雨,迎来彩虹。一天晚上,我手执一只毛笔,临摹着字帖上的字。笔尖在纸上划过,宣泄出一

0评论2024-01-2359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欧阳询是唐朝潭州临湘人氏,生于公元557年,去世于公元641年,字信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修以书法驰名天下,创欧体,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适合初学者,于是很多

0评论2024-01-2352

王献之是谁?他有几任妻子?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同时也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王献之在当时那个时代,可是很多少女们心中的偶像,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无数人都想要嫁给他。可是呢,王献之并没有像皇帝那样娶很多的女子,他只娶了他的表姐郗道茂,无数少女的心碎成了渣渣。东晋初

0评论2024-01-2373

王羲之与题扇桥
神州大地上有数不清的古桥,有些桥的名字非常奇怪,正所谓一桥一传说,每一座桥都有着属于它的传说和故事。题扇桥浙江绍兴有座题扇桥。一个炎夏的傍晚,王羲之访友回家,途经蕺山街东侧的一座石桥,见桥栏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提一篮六角竹扇,满面

0评论2024-01-2358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书法比王羲之强?
若是问起古代大书法家,90%的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王羲之。王羲之作为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最终精炼一炉,形成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自我风格。他所写《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因为其书

0评论2024-0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