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想不到时间不长,开出租的丈夫就因为车祸去世。为了孩子的前途,她咬牙留了下来,仅凭着修鞋挣来的微薄收入支撑 着这个家。
后来她听人说天安门和故宫一带人流量大,修鞋的生意比较好,她便辗转到了那里,收入的确比以前好,但相对于高额的房租和物价,母子二人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一天,一位在故宫做讲解员的女子到她的鞋摊儿上修鞋。在闲聊中女子告诉她,干这一行没有学历限制,只要对故宫熟悉,并且掌握一门小语种就行。女子无意中的一句话,让她看到了 光明的前程。
自己的修鞋摊儿在故宫旁边摆了将近十年,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故宫的故事,只要再掌握一门外语,那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不就唾手可得了吗?
听说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开了一个葡语培训班,她狠下心花1800元报了名。然而,由于她的基础太差,听课如同听天书。为了强化记忆,她一咬牙,花了80元钱买了一个MP3,上课时录下老 师的讲课内容,利用白天修鞋的空闲反复听。后来,她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牌子,用葡萄牙语写着:免费修鞋和问路。通过这种方法创造与老外交流的机会。她的故事感动了一个在外企做高管 的名叫保利诺的巴西青年,有空就来指导她。
终于等来了机会,她到故宫应聘做7天的讲解员。可进了故宫她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了,而且,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真正用葡语翻译起来,常常令她张口结舌。聘用方只好将她劝回了。没 想到,三年废寝忘食地学习,连一次讲解也不能完成!她痛定思痛,找来《故宫导引》等资料,请保利诺把这些资料翻译成葡萄牙语。从此,每天一睁开眼她就开始背,给儿子做早餐时背,去 摆摊儿的路上背,修鞋时背,吃饭时背,只要有时间她就背,直到将那两大本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接着,她还去熟悉故宫,她前后共去了八次故宫,故宫里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留下了 她的足迹。
一年后,她信心满满地参加了一家旅行社举办的故宫博物院讲解员的资格考试,结果顺利通过,成了一个每天操着流利的葡萄牙语徜徉在故宫里的白领。现在她已经在北京按揭买了一套 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儿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巴西利亚大学计算机专业。
葡萄牙政党的重要领袖德·布拉甘萨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时,经过严格考核,她成了德·布拉甘萨的讲解员。
她叫朱桂栀,谈起自己成功的转身,她说:“人生永远没有不可逾越的绝境,拥有的,只是无数种希望。不要去刻意寻找什么机遇,因为行动,就是最好的机遇。”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浪漫往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词中的“骄杨”即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以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想象,歌颂了烈士,歌颂了友谊和爱情。作为妻子和母亲,杨开慧为丈夫和儿
0评论2024-01-2575
天作之合的爱情
因戏结缘1934年,在一个堂会上,20岁的朱家登台演出,他从小跟着祖母看戏,兴趣渐浓时便钻研进去,多年下来,竟也赢得方家赞誉,即便是和专业演员一起表演,也丝毫不逊色。三出戏演完了,朱家毫不费力,游刃有余。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台下看戏的亲朋好友
0评论2024-01-2482
通情达理的闺女
秋菊埋怨父亲说:“这么大的喜事,怎不告诉我一声,就草草率率地办了。”徐先生笑着说:“没来得及,不要埋怨了,都怪我。”遂指着刘桂荣说:“这是你娘?”秋菊握住新娘的手说:“娘,孩儿对不起你,连件衣服也没给你买。”桂荣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娘不
0评论2024-01-24377
1949年开国大典这一天,毛泽东和蒋介石
1949年10月1日凌晨北京天刚蒙蒙亮,东方已露出了曙光,彻夜未眠的毛泽东缓步走出办公室,一边散步一边抽着烟。看上去,他着实显得有点疲倦。新中国成立已经进入倒计时,工作千头万绪,毛泽东无暇顾及休息。就在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毛泽东本想早点休
0评论2024-01-2346
如果你看到坏女人的爱情
一陈清遇到计晓染,是在那个平常的周末。那时陈清初到沈阳,在本地网站上问谁要结伴游览名胜,计晓染便回帖应诺。沈阳的冬天很冷,滴水成冰,道劲的树枝伸在天空,仿佛天空也更近了一般。沈阳的故宫小而精致,红墙绿瓦白雪,处处是斑驳了的墙壁和时光久远的记
0评论2024-01-2328
雪落无声时,爱情回来过
苏然用手抹了抹满是雾气的镜子,那张苍白且略带几分浮肿的脸立即就呈现在眼前。最近几年苏然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愿意照镜子,衰老就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似乎随时都可能掉下来,斩断她那根焦灼而敏感的神经。过完34岁生日以后,苏然就决定不婚了。可说来奇
0评论2024-01-2381
一个都不正经的微博
刚进北京城的时候,张仃随着一群老革命参观故宫,走到太和殿的时候,张先生突然跪了下来磕头。同行的革命者崩溃了,问怎么回事,老张说不是给皇上跪,是给建设故宫的工匠们跪。你们信吗?火葬;放在北大的一百零二箱书和文件捐赠给北大;纽约的房子和手稿、书
0评论2024-01-2171
克隆时代
吴先生是一位社会名流。一天,太太在电话中惊呼他出事没有,吴先生带点气恼诘问太太这话什么意思,他早就怀疑自己成天在外应酬赔她少令她太过寂寞而有了其他想法。“警察打电话说科技路一小时前发生了车祸,那男子兜里有你的身份证!”“我靠!”吴先生明白了
0评论2024-01-2054
行动是最好
1994年,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丈走开出租车,她摆修鞋摊。想不到时间不长,丈夫就因为车祸去世。为了孩子的前途,她还是咬着牙留了下采。 后来她听说天安门和故宫一带人流量大,修鞋的生意比较好,便辗转到了那里。200
0评论2024-01-1950
15年,你是我坚持的勇气
“左边第一行?左边第二行?右边第一行?右边第二行?”病床上的杨建付眨了下眼睛。“z?c?s?y?w?”杨建付又眨了一下眼睛……借助夫妻俩烂熟于心的拼音字母表,同样是用眨眼的动作确认,鲁冬梅接着拼出了第二个字:da,四声。“伟大?你说我伟大?
0评论2024-0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