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阻碍你的不是亲情,而是你内心的自私和欲望而已。
亲情之爱,也容不得半点沙子。
有一个女人,在论坛发帖,征求大家的意见:说自己早年离异,带着六岁大的儿子,一直独自生活。前些年频繁被亲友介绍对象,也见到了几个不错的男士,确实动了想再婚的念头。只是身边的孩子,显然成了包袱。那些男人,对她表示满意的,却都不愿意做继父。有些人想得更长远,担心儿子以后升学结婚,都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等自己老了,孩子会不会认己做父,一切还是未知数。
于是,女人的亲友也都劝她,如果要再嫁,不如将儿子送到前夫那里去。
一方面,女人确实觉得自己需要再婚,另一方面,也舍不得放弃儿子。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权衡再三,她将儿子送到了前夫那里。自己又再婚了。
儿子却因为和继母合不来。只要有机会,就会跑到她这里来。几次后,丈夫的脸也越拉越长,言谈极不客气。孩子从此对她和亲生父亲都恨之入骨,不仅对他们冷嘲热讽,还交往起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不去上学,整日瞎混。
女人担心无比,却又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她问道:“难道我为自己着想,是错了吗?”
不,为自己着想,并没有错。尽管也难以割舍,尽管也百般无奈,但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了孩子,终归已成事实。
她和前夫,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孩子却成了父母幸福路上的绊脚石。虽然没人明着这么告诉他,可他又怎么会不心知肚明、伤心难过呢?
这似不是个案,放眼望去,将亲情视做绊脚石的,并不少见:孩子成绩不好、相貌丑陋、不够聪明、身体残疾,都可能成为父母的难言之隐,甚至当着人面,竟不愿承认这层关系;事业当前,忙于工作,要结交应酬,还要奉迎巴结,所有时间都给了不相干的外人,家人反而成了累赘,多问一句,都嫌心烦;目击兄弟生意失败,心情失意,忙像躲避瘟疫一样,掩鼻护嘴,摆出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父母年老体弱,又身无分文,眼瞅成了负担,于是推三阻四,找出种种借口,拒之门外……
因为要保全面子、成功、虚荣、快乐、收入,所以要扫除一切障碍,这中间,当然也包括亲情。却未曾想到,那么努力地想搬掉绊脚石,收获的却并不总是幸福:
母亲想远离负担,孩子稍微懂事,便将母亲也视为累赘,或鄙视,或轻蔑,或远离,或仇恨;兄弟姐妹遇到难事,远远逃开,弃之不顾,留下恶名,待日后举手投足,处处难堪;父母老迈,需要照顾,却除了希望得到房产之外,最好一根毫毛也不想靠近。这当然也算言传身教,只怕生命本子翻到最后几页时,会不会和儿女又再陷入轮回……
古今中外,看到见到多少这样的故事,将亲情视做绊脚石者,最后得到的,惟有荒凉和被弃。其实一直以来,阻碍你的不是亲情,而是你内心的自私和欲望而已。
老爸的“秘密天使”
一 接到他被车撞伤的电话,惊惶中我弄洒了水杯,带翻了椅子。跌跌撞撞赶到医院,看到满脸血污、昏迷不醒的他,我失控地扯住医生大哭:“快救救他,求你了……”医生说马上手术,可是备血不足,需要家属
0评论2024-01-2696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1去年,临近七夕,跟妈打电话叙家常。妈说:“外婆主动提出,想将老房子后面的小菜地推了,挪出地方起一间小平房。”我听到挺诧异。小菜地是外公生前伺弄的,2006年外公去世后,舅姨几人也曾极力劝说外婆,是否将小菜地去掉,作一间小房子改善一下老人的
0评论2024-01-25171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成年之时。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能肩负责任之时。第一次为人子女,我们都很青涩。血缘亲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此生为家人,就是所有的人都抛弃你,但我不会离开你。即使相顾无言,青春叛逆,仍是一生一世的
0评论2024-01-2580
把最爱给谁
晚餐时,在柔和的灯光下,我和妻子两人在家中面对面而坐,吃得津津有味时,妻子抬头看着我,突然冒出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这么唐突的问话差点让我喷饭,因为这句话问得太“蹊跷”和太“见外”了。我俩是自由恋爱,结婚已快30年,儿子都已
0评论2024-01-2584
怕穿皮鞋的母亲
1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皮鞋,她说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脚,哪有自己缝制的布鞋穿着舒服呢?记得那年第一次领工资,1000元,钱一到手,就毫不犹豫拿出300元为母亲买了一双皮鞋。拿回家,本以为母亲会非常欢喜,没想到她把鞋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
0评论2024-01-2585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那其实是一棵长在祖父坟上的果树,我愿意这样形容——它长在了祖父的肩头。那一年,我8岁。异常久远的童年,却是无比熟悉的画面——父亲领着我去给祖父上坟。坟上有一棵果树,树上结了几颗不大的果子,我的个头显然是够不到的。我嚷嚷着要吃那树上的果子,父
0评论2024-01-2581
针线有爱
我的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的邓魁英先生,讲课好,写书也好,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而师母特别喜好编织。怀孩子的时候,我和师母唠嗑:“等娃娃出世了,就喊您二老姥姥姥爷。”师母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女儿出生第一年,我抱着孩子来导师家拜年。那时,她恰好半岁
0评论2024-01-2593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2018年11月15日早上8点,我在首都机场的候机楼等待出发,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姐姐的电话,7∶15,妈妈走了。总说忠孝不能两全,也没有谁为此责备我,可是,这锥心之痛只有真的到来,才发觉如此不可承受。同行的同事看出了我的异样,小心翼翼地询
0评论2024-01-2593
给老爸的快递
1爸妈离婚那年,我8岁。妈妈没要我的抚养权,她跟一个发达的同乡去了深圳。走的那天,我看到爸爸往她包里塞了一摞钱。妈妈流着眼泪不肯收:“我对不起你,更对不起女儿,家里总共就这点积蓄,你们留着吧,我以后会寄钱给昕昕的。”她说这话时,已经泣不成声
0评论2024-01-2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