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灵牛

2024-01-22 09:32420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绿色生机食品有限公司山野菜秘密加工车间的墙外,窜来两个人影。蹲伏了一阵后没被发觉,一个人影翻墙进了车间,另一个人影悄悄溜走了。

进了车间的人影在里面东瞧瞧西看看,既不像要偷什么东西,又不像要找什么东西。待的时间长了,一道雪亮的手电筒灯光照在他脸上,他被保安发现了。

保安把这个不速之客带到值班室,这人一点不紧张、不害怕,反倒大咧咧地说我姓关,就叫他老关。他要保安去找他们公司采购部的吴经理来,吴经理不但不会把他当小偷,准保还把他当贵宾接待。

天一亮吴经理就来了,老关说:“吴经理,昨晚上我想找你好好谈谈我们合作的事,没想到多喝了两口,昏昏忽忽跟鬼打墙似的,走错了地方,转到这里来了。”

吴经理果然没把他当小偷,当贵宾一样客客气气地请去吃了早餐,还笑眯眯地说:“欢迎老村长来我们这里参观指导!你要想看看我们怎么加工野菜的,跟我说一声说行了,用得着您老人家亲自走错路吗?”

原来老关是一个专门种植山野菜的乡村的老村长,是绿色生机公司常年的供货商。要说老关就是个吃饱了不晓得放碗的人,那年他们村里种的野菜卖不出去,以往抢着来收的菜贩子们不见影了,只有绿色生机公司采购部的吴经理还来收,而且不按葫芦下水压价。老关却要村民们抬高点价才卖。

既然野菜没人要,吴经理还来收,老关断定他们公司自有销售的渠道,需要这东西,所以还敢拿个架子抬点价。村民们都巴不得就借坡下驴赶紧卖了,哪里还敢抬价?老关说你们听我的没错。果然吴经理笑眯眯地按抬高了的价把野菜全部收走,只提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要老关特意选一把最好的蕨菜,从地里现挖出来后,立即用保鲜袋包好,装在礼品盒里,吴经理亲自带着拿走。

菜是卖了,老关心里开始捉摸:这一两年野菜卖不走,城里人口味多变,一阵新鲜劲头过了后,野菜也像鱼肉一样吃腻了,饭店餐馆要野菜的都很少了,这时候绿色生机公司偏偏还敢收,老关捉摸不透。去年他找来自己刚从大学食品专科毕业的侄儿,交给侄儿一个特殊任务:打入绿色生机公司做“商业间谍”,刺探绿色生机公司有什么野菜深加工的商业秘密,所以不愁销路。他想偷师学艺把这门深加工的工艺带回村里自己干。侄儿被绿色生机公司录用后,每次老关问他,他都说没发现公司有什么特殊的野菜深加工工艺。

老关心里埋怨侄儿办事不力。最后他听说绿色生机公司另有一个秘密加工车间,一般公司员工也不准进去,他断定名堂就在这车间里面。于是亲自出马,夜探秘密加工车间,亲眼看个究竟。侄儿被逼着给他带路,两个人悄悄来到车间墙外,满心不情愿的侄儿带他到了墙边,就找个借口溜走了。老关自己翻墙进去,在车间里转了一圈还没看出什么名堂,就被保安拿了个现场。

现在他不用偷偷摸摸的了,吴经理带他正大光明地参观了秘密加工车间,转了几大圈,旮旮旯旯都转遍了,也没看出车间里有什么秘密。最后老关只好向吴经理承认,他就是来打探绿色生机公司野菜加工秘密的,既然他要向公司供货,他得知道公司有什么技术能力生产水平,可以保证大家长期合作。

吴经理说:“我就实话告诉你吧,从你这里收来的野菜根本就卖不了什么钱,只是我们公司老总发过话,要从你这里收菜。每次还要挑一把最好的蕨苔包装好带走,也是专门送给她的。”

摸到了这个底,老关算是吃定了吴经理。第二年的野菜还是卖不出去,又只有吴经理来收,老关指示大家:再抬点价。这回吴经理脸色有点难看了,但当他打电话请示过后,笑容回到脸上,又按抬高了的价把野菜全部收走。同样照去年老例,带走了一把最好最鲜嫩的蕨菜。

连续两年野菜的销路不好,第三年村民都不愿种了,老关出面发话:继续种,保证吴经理还来收,照样卖他高价。前两回他都吃定了吴经理,村民们也信他的话。但事不过三,吴经理这一年不再来收了。

这下老关也慌了神:是不是他架子拿过头了?吴经理不来,老关只好主动去找他。到了城里绿色生机公司在本地的分公司总部,老关又多了个心眼,先找个了解他们公司情况的熟人一问,顿时气坏了,原来今年总公司还是要收野菜的,但吴经理报告说他们村种的野菜质量下降了,公司决定暂缓采购。老关把随身带来的野菜样品直接拿到分公司经理面前,都是大匹叶子水灵灵的,说:“我们村种的哪窝菜要不像这样的,你操我先人。”

分公司经理也拿起电话向总公司一请示,今年野菜照收。老关又赌赢了一把,但心里也暗暗叫“悬”。看来吃定吴经理没用,关键的是要吃定吴经理的顶头上司,就是那个每年都要专门送一把蕨菜给她的总公司老板——一个姓秦的女董事长。

老关找到吴经理,要求见见秦老板,他要代表全村人当面感谢秦老板的特殊关照。

吴经理说:“我不明白为啥公司老总坚持从你这里收菜,我想换个便宜点的地方收,公司老总知道了还不高兴。这事我也一直想弄个明白,我去替你说说。”

吴经理请示过后,回来对老关说:“行了,公司老总同意见你一面。”

老关说:“那好,你等等,趁我们今年送菜,我这就去选一把最好的蕨菜,正好给你们老总带去。”

老关挑选了一把又大又嫩的蕨菜用保鲜袋包好,放进礼品盒,和吴经理一道上了车,直奔绿色生机总公司的总部。在董事长办公室里他们见到了公司老总,就是那个姓秦的女董事长。

秦老板微笑着和老关握手,等他先认出自己。但老关不知是眼花了还是对方变化太大,一直没认出来,最后还是秦老板自报家门:“关大哥,你记不得我了,我是秦小丫呀!”

老关这才敢仔细打量对方,这回认出来了,原来真是村里和他一起长大的邻家小女孩,当年又黄又瘦的小丫头现在岂止是女大十八变,简直是小母鸡成金凤凰了。

老关激动得正不知说什么好,秦老板说:“这一路来你也累了,我们边吃饭边谈吧。你送我的蕨苔正好做一道凉拌菜。”

酒桌上,老关对秦老板说:“现在我算清楚了,我还说野菜卖不出去你们怎么还一直收,原来是秦老板看在乡里乡亲的分上在照顾我们啊!”

秦老板说:“也不全是,我毕竟是商人,真要一点卖不出去我也不敢收,只不过是薄利罢了。关大哥,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打牛草的事吗?”

老关感慨地说:“怎么不记得?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日子真苦,但小娃娃家当时还不觉得。”

秦老板说:“当时我们家的日子不但是苦,简直就是在断粮饿肚子。我爸死得早,我妈又有病,下面弟弟妹妹又多,都张起嘴巴要吃饭。要不是你当时经常照顾我,我可能早就饿死了。”

老关面露愧色:“哪里谈得上什么照顾哟!那时候家家都困难,我家只不过比你家好一点,其实也是泥菩萨过河。”

秦老板指指桌上的凉拌蕨菜:“就是这些野菜,救了我一家人的命。当时我和你们一起打牛草,只要一遇到像蕨苔、金花菜、野豌豆这样人也能吃的野菜,你就漏过去不打,故意留给我。要不然当时我一个又瘦又小又没力气、连走路也走不快的黄毛丫头,哪能和别人抢?怎么能打得了这么多野菜回家?别人家打牛草都是只给牛吃,我家打牛草是牛也吃,人也吃啊!“

秦老板说着眼圈红了,站起来端起酒杯敬老关:“所以我每年都要请你专门送一把家乡的蕨苔来,我自己吃也给孩子吃,就是让自己懂得感恩,不忘本。关大哥,只要我公司还能维持得下去,哪怕再少赚钱,我也要一直收村里的野菜,你就让乡亲们放心种吧。”

吴经理他们也才明白就里,都深受感动。他们纷纷站起来向老关敬酒,老关当晚喝了个大醉。

第二天返程,心里一直感到不安的老关临上车时,突然转过身对送行的吴经理说:“吴经理,请你转告秦老板,我觉得我要不说出真话,良心上过不去。这野菜你们该不收的就别收了,我配不上秦老板的报答。”

老关说出了实情:当年他根本就不是有意照顾秦老板秦小丫,他不打那些人也能吃的蕨苔、金花菜、野豌豆什么的,是因为他家刚买的牛是头奇怪的挑嘴牛,吃青草,吃麦杆,但是连人也能吃的、别的牛也吃得香喷喷的蕨苔、金花菜、野豌豆,它反倒不吃。每次喂它草的时候,都剩下这些野菜被它拱在一边,碰都不碰,所以老关到后来也就不打这些野菜了。

吴经理不信他说的:“你别洋花椒麻外国人,我也是农家出身,哪有连人都吃牛还不吃的草?”

老关说:“所以我也想不通,今天早上醒来还一直在想,现在有点想通了。我家那头挑嘴牛并不是一点都不吃这些野菜,后来村里的生活好转,连秦老板家也能吃上饱饭了,那头牛就开始吃这些蕨苔、金花菜、野豌豆了。它原来不是在挑嘴,而是一直在忍嘴。它知道只要它故意不吃这些野菜,我就不会去打这些野菜,这样一来野菜恰好留给了秦老板,救了她一家。”

吴经理惊讶了:“真有这样通灵性的牛?”

老关肯定地点点头:“有!这头牛原来就是秦老板家的,当时她家穷养不起了,刚刚才转卖给我家。”

吴经理还要抬杠,认为这头牛原来在秦小丫家从来没有吃过蕨苔、金花菜、野豌豆,不知道这是好东西,所以还不习惯吃。后来它习惯吃了,正赶上秦小丫家日子好过了,不过是巧合而已。

老关懒得和吴经理抬杠,上车走了。他心里清楚,那头牛每次对着蕨苔、金花菜、野豌豆这些好东西都会流涎水,但是它抬头望着旧主人秦小丫家的时候,它又会流出大滴大滴的泪水,坚决地把这些野菜拱在一边。老关还知道,它在秦小丫家的时候,小丫对它可好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李大的空想——投资要落在行动上
李大的空想——投资要落在行动上故事精粹以前有一个穷人叫李大,他很穷,也很懒,虽然他也想改变自己的窘迫状况,但就是懒,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去找街坊闲聊或者下棋,他老婆对此很头疼,时常骂他,但也于事无补。一天,李大的老婆在路边捡到了一颗鸡蛋

0评论2024-01-2440

省略阳光
一家着名的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众多应聘者中,有一个年轻人条件最好,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地方外贸公司工作三年的经历,所以应聘时他显得非常自信。主考官问他:“你以前具体做什么项目的业务?”年轻人回答:“山野菜。”主考官追问:“山野菜

0评论2024-01-2450

布谷鸟的传说
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布谷鸟,它的叫声是‘咕啊,咕啊’的非常动听。你们一定想不到,它原来是在呼唤自己的哥哥。这个叫声中包含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谷,弟弟叫布。兄弟俩从小父母双逝,谷一手把布带大。他们情同手足,到处流浪,

0评论2024-01-2456

有一种爱,总在夜间开放
一母亲没念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却把庄稼种得粒粒饱满;所以,她认为读书没什么用。每天,别的同学一放学就回家写作业,而我,却得去挖猪菜。当时家里养了两头猪,吃的东西除了我们吃剩的残汤,主要就是我们姐弟三人放学后挖的野菜。那时候,我读小学三年级

0评论2024-01-2336

扫墓
清明,是祭祖的日子。祭奠那些逝去的亲人。祭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家里挂上家堂轴子或者摆上逝去的人的牌位,摆上祭品祭奠。另一种方式就是到坟前上坟。清明,我买上了祭品,拿上黄纸和香,带着儿子去给爷爷上坟。今天,上坟的人可真多,人来车往,有的提

0评论2024-01-2244

追寻姥姥的味道
到了外地旅游,当地的特色食物是必需要品味的。譬如,到了青岛就要吃海鲜;到了云南就要喝玛卡酒;想去台湾而还未成行,那么到了厦门就得去领略台湾小吃一条街。我们到了婺源,品味了当地特色的红鲤鱼、糊豆腐、粉蒸肉等以后,我问店家:“有没有蔬菜类的农家

0评论2024-01-2255

挖香葱做凉拌则耳根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又到了挖香葱则耳根的时节了。春天的山野洒满阳光,春暖花开,带上爱人小孩,在略微散发出潮气的田埂边,垄沟上,车辙里甚至坟场中挖采香葱则耳根野菜很有一番情趣。在所有的野菜中,我对香葱情有独钟。青绿的小苗丛生,在山坡瘠地里长着

0评论2024-01-2242

红军第三次过草地的悲壮轶事
01望眼欲穿的两千名伤病员、护理员1936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朱德、张国焘率军北进甘南岷州地区。6月下旬,李先念率89师和许世友率骑兵师为先遣,出发北上。接着,红四方面军总部发布《二次北上政治命令》。7月上旬,朱德、徐向前、董振堂分

0评论2024-01-2247

民间传说:酸菜和浆水
传说一:王莽登基后,看到安定田地肥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将安定作为皇家存放粮食的地方,修了好多粮仓。派了一支军队,让一个姓蒋的将军把守粮仓。蒋将军本来是种地出生,王莽也喜欢勤俭节约,鼓励军队自力更生。蒋将军看到山上有很多灰苕、麻苦蕖、白

0评论2024-01-2276

你去过产地吗
一家著名的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条件最好,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外贸公司工作的经验。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面前时非常自信。“你在外贸公司具体做什么?”主考官开始发问。“做山野菜。”“哦,做山

0评论2024-0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