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民间传说:酸菜和浆水

2024-01-22 11:19780

传说一:

王莽登基后,看到安定田地肥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将安定作为皇家存放粮食的地方,修了好多粮仓。派了一支军队,让一个姓蒋的将军把守粮仓。蒋将军本来是种地出生,王莽也喜欢勤俭节约,鼓励军队自力更生。蒋将军看到山上有很多灰苕、麻苦蕖、白子等野菜,便常叫军士们挖些野菜来吃,一来换换口味,二来可以节约粮食。

有一天他们刚煮好了一锅野菜。突然,牛角号响了起来,四面的山上狼烟涌起,哨兵来报说,西羌的一股军队约有千人,已到十里之外,他们手执柴草,准备火烧粮草仓。蒋将军立刻叫士兵擂鼓,集合人马,迎接敌人。正在吃饭的士兵们手忙脚乱,有的将馒头揣在怀里,有的干脆随手将吃剩的馒头撇到煮菜的锅中,拿起刀枪就上了马。

三天后,战罢回营,将士们快饿疯了,看到营房里发出酸味的剩菜,便饿狼一样抓起来就往嘴里喂。不料那野菜经过发酵后,味道有点酸中带甜,非常爽口,比新煮的还好吃,还解渴。大家连抢带夺,连汤带水地将一锅过发了霉的野菜吃了下去口中的渴气一下子没有了,顿觉神清气爽,眼明耳亮,精神百倍。

这意外的美食让将军非常高兴,他砸着嘴,舔着碗底的剩菜和汤汤水水,叫厨子给这道奇怪的菜起个名字,这可难坏了他,厨子苦着脸对军师说:“这菜酸叽叽的,不就是一锅子剩菜么?小的两眼墨黑,是个夯货,肚子里狗舔过一样,能起个啥名字呢,还是请军师取个名吧。”军师捋着花白胡子,想了一会说:“它糊嘟嘟的,稠似水浆,我看就叫酸菜浆水吧,而且——”军师看了看将军笑着又补充道:“咱们大将军不是姓蒋吗?曹们得胜回营,犒劳曹的是‘浆水’,这不是表明蒋将军以后一定要飞黄腾达么?”将军高兴地哈哈大笑,军士们异口同声的喊道:“说的好!就叫‘浆水’。”

后来,蒋将军在行军打仗做饭时,每次都让厨子窝些酸菜,将士们吃了酸菜、喝了浆水后疲乏顿消,胃口大增,而且还能解百毒,治百病,大家都称“浆水”为“神水”。这种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老百姓家里,成了安定人的家常便饭,在缺油少肉的年月里,成为人们最好的调料品。

传说二:

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个叫韩二的人。他刚结婚不久,夫妻二人开了个小面馆,专供轿夫小贩们打个尖消个夜。那时,酸醋还没有出现。韩二卖面条时,只是在臊子上调一些油盐,味道并不好,因此生意很清淡。

有一天晚上关了店门。韩二夫妻俩照例把第二天作臊子用的小白菜洗净炒好装在一个小竹篮里。小竹篮又顺手放在一个盛有面汤的大汤盆上,就关门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店门还未开,就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韩二开门一看,原来是内弟来了,说是他妈得了急病,请姐姐和姐夫去一趟,韩二夫妻俩闻言不敢怠慢,赶快带上几串钱就过汉江河去看望乡下的病人了。

韩二的丈母娘已六十来岁了,得了个发烧病。韩二夫妻俩很孝顺,到家后赶紧请大夫看病,忙活了四五天,直到老人病治好了,才转回城,时间已经正午。 店门打开,又开始接客了。

两个客人走了进来。一个老年人,一个壮年人,都是平民打扮,态度非常和顺。韩二下好面条,找不到白菜臊子了。找来找去,发现在剩面汤里。他问妻子;“这是咋啦?”妻子想了想说:“一定是猫儿寻食时把竹篮踩翻了的。”韩二想了想,有道理。他端起来闻了闻有一股酸味。

他只好对客人说:“客官,对不起,臊子没有了,凑合着吃顿白面吧!”壮年客人走到汤盆前一看,只见面汤中的小白菜青中带黄,酸中带甜,水水象稠酒一样。

他说;“店家,不要紧,我们正想吃点小菜!”老年客人怕吃出了问题,忙说:“依老夫看来,还是小心为是,万一吃坏了肚子?”壮年客人笑了笑说;“你老过于小心了。这又不是毒药怕啥?都是吃的东西嘛。”“那——”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了一下又说;“好,那就让老夫我先尝第一碗吧!”壮年客人点了点头。

韩二把面汤里的白菜臊子浇上了第一碗面,然后再美美地淋上一勺红油辣子。老年客人接过来调匀后先少少地尝了一口,嗯,没问题,接着才放心大胆地吃了起来。

“怎么样,好吃吗?”壮年客人问。

“又酸又辣又香,真好吃!”老年客人连连点头称赞。

壮年客人跑了大半天,早就饿了,迫不及待地叫店家浇上了一碗,他一吃,果然不错。

于是,两个客人吃了又续,续了又续。老年客人连吃了四碗,壮年客人连吃了六碗。壮年客人吃完后抹了抹嘴上的油迹,对韩二说道;“店家,这种臊子面真是好吃,你看该取个啥名字呀?”韩二对这意外的发现也很高兴,他笑了笑说。

“小的两眼墨黑,肚子里没有点文气,还是请客官取个名吧。”壮年客人转面对同伴说:“你肚子里的文气多,你取吧!”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片刻后说;“它稠似水浆,我看,就叫浆水面吧!”“好!”壮年客人和韩二夫妻俩都异口同声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这种把白菜加面汤浸泡几天后做出来的浆水面的名声就传开了。

韩二的小面店天天都门庭如市,生意兴隆。后来,他才晓得:那天来的两个客人,一个是汉王刘邦、一个是丞相萧何。君臣俩在汉中城里微服私访民情,异外地发观了浆水面的作法的。以后,整个汉中和陕西地区都流传开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拍花子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拍花子的故事! 阿绮和老公开着一个小饭店,就在马路边,每天的生意都挺红火。阿绮的生意红火,并非她的手艺有多么好,却另有原因——而且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马路对面是一家医院。 据笔者所知,平常里热闹的

0评论2024-01-26248

猫咪成衣店
“不赖,真不赖!”花母鸡在镜子跟前一边转着圈儿,一边咯咯嗒嗒地夸赞着她选的这条有花蝴蝶图案的粉色新方巾。“您喜欢就好!”猫老板笑眯眯地说。“简直跟电视上的明星——贵妇鸡一样美!怎么卖的?”花母鸡问。“十五条小干鱼。”猫老板回答。“唔,我可没

0评论2024-01-2583

鱼玄机:梦为蝴蝶也寻花
一、相思相忆空吟唐朝成通九年(868),长安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杀死婢女绿翘一案,惹得京城上上下下议论不休。与鱼玄机差不多同时代的皇甫枚在其《三水小牍》里曾经详细叙述:这年正月的一天,邻院女友邀请鱼玄机去做客,她临走时叮嘱绿翘:“你不要出门,

0评论2024-01-2577

棋终命尽
南朝宋明帝刘或病重,躺在床上心事重重。他担心自己一旦去世,太子刘昱年幼,要大权旁落。刘或想,太子继位后,由于太年幼,势必由皇后王氏临朝听政。而王皇后的哥哥王景文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势必要进位为宰相。那样的话,王景文大权在握,说不定会篡位当皇帝

0评论2024-01-2570

董小宛
董小宛的诗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董小宛小传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

0评论2024-01-2587

歌德:不随便去讨别人
1825年2月,76岁高龄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回到魏玛,不再外出。从此,这位伟大的德国诗人、作家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专心于阅读和写作,孜孜以求之。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写作时,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一天晚上,家人和上门拜访的客

0评论2024-01-2580

菜贩陈树菊的千万善行
陈树菊准备开门营业。在她的菜摊墙壁的高处,与以往不同的是,那里新增了几张大红色的喜报——“台湾之光”、“市场之光”,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这样的大荣誉”显得突兀而不寻常。台东,一个被太平洋拥抱、被海岸山脉托起的台湾东部后山,这里是原住民歌手

0评论2024-01-2576

钱袋
古希腊有一则关于金床的故事,说一位精通数学的国王,按照全体市民的身高平均数,非常精确地计算和设计了一张金床。实际上,平均值是根据小孩、年轻人、老人、侏儒、巨人等身高而得出的,整个城市没有一个真正合乎平均值的人。每当宾客来临,国王都用这张床招

0评论2024-01-2580

你犯“错”,你发财
你犯“错”,你发财怪人!执意要开家“错店”刘传涛是河南洛阳人。从部队转业后,他在青岛一家公司做销售员。几年后,刘传涛不甘心这样碌碌无为地过日子,打算开一家饭店,自己创业。恰好,刘传涛手上有一个涮牛肚的百年秘方。菜肴口味是不需要操心了,可是,

0评论2024-01-2572

“夫人咖啡”一个咖啡店的创业史
出租车一路经过马祖南竿市中心的清水、马港,经过一颗颗炮弹造型的公路围篱,最后来到一片荒烟蔓草中。我心里正嘀咕着:“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会有咖啡屋吗?”女出租车司机遥指前方:“沿着阶梯往下走一段,就是‘夫人咖啡’了。”往草木丛生的小山坳前进

0评论2024-0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