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红颜奇匪

2024-01-21 23:44820

清朝顺治年间,江西南康府辖地金沙山突然出现了一队匪盗,他们占山为王,打劫富人的钱财,令当地的官吏和财主胆战心惊。据说这队匪盗的头目竟是一个女子,绰号一枝寒梅,生得花容月貌,明眸皓齿,令男人一见销魂。虽然她手下的男人个个虎背熊腰武艺高强,但都甘心被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指挥。他们屡屡击败南康府的武装征剿,令南康府伤透了脑筋。

这年,新上任的南康知府刘新世贴出招贤榜,称如有能人收剿一枝寒梅者,赏黄金千两;打败一枝寒梅者,赏白银千两;有出谋划策者,被采纳且达到效果者,将招进府衙为公差等等。此榜一出,全城哗然。每天都有许多人围观谈论,酒肆茶房也一时热闹起来。

令刘知府意想不到的是,应征者却寥寥无几,偶有一些人来,但在刘知府亲自面试时,皆被他赶出府门。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些无业混混,想来碰碰运气而已。而征剿山匪,岂是这等轻率之徒能办到的事?所以,榜发出快一个月了,也没有什么好效果。

这天,一辆马车停在了衙门前,从车上下来一个高个男子,声言他是前来应征的,叫堂前衙役速速带他去见刘知府。一看来人气势,衙役们不敢怠慢,立即进去禀报。不一会儿,男子就被带到刘知府面前。

刘知府一见此人,果然与众不同,无论眉宇还是身手,与前些应征者不可同日而语,心头欣喜,但表面还是不动声色地与他交谈起来。

此人自称叫李先锋,不是本地人,常年在外做生意,倒也见多识广。只因最近生意亏了本,路过此地时正好看到招贤榜,就来试一试。刘知府见他谈吐不俗,越发认真对待。当刘知府向他请教剿匪之计时,没想到李先锋呵呵一笑,道:“刘大人为什么总要剿匪,而不想到招安呢?”刘知府惊讶地问:“招安?这种匪徒肯归顺吗?再说,一枝寒梅作恶多端,朝廷怎能放过她?”

李先锋却摇了摇头道:“不瞒刘大人,小的一路走来,曾听到过民间一些传言,都是给一枝寒梅说好话,说她劫富济贫,惩毙贪官,做下了许多叫百姓解恨的好事。”

听过此话,刘知府心里在发火,一个外来之人,岂能在知府面前公开称赞盗贼?可想想,他还是忍住了。现在正是用人之时,招安也罢,剿灭也好,反正能平定这些山匪是当前头等大事。因为前任知府大人就是在剿匪不力上挨了朝廷的严斥而被降职,这次上任之前,自己可是立下军令状的。

当下刘知府只好放下架子,与李先锋商讨招安之事。李先锋要刘知府给他交个底,招顺之后,会不会对一枝寒梅下毒手。刘知府嘿嘿一笑道:“你说呢?”李先锋却正色地告之刘知府,一定要先写下保证书自己才去做这件事,否则,今后他枉在世上为人了。刘知府无奈,只好亲笔给李先锋写了个保证书,李先锋揣在怀里,这才告诉刘知府,明天自己一人先去山寨探听一枝寒梅的口气,然后再见机行事。

次日一早,刘知府亲自送李先锋出行。单人匹马去山寨,本是十分危险的事,刘知府要李先锋带几个人同去,也好有个照应。可李先锋却说,这不是去打仗,多一个人反而使对方生疑,一人更安全。

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第二天一早,李先锋安全下山,给刘知府带来了好消息,说经过他一夜舌战,终于说服了女首领,愿意归顺。不过,她有个条件,必须刘大人亲自去山口迎接。刘知府一听归顺二字,不由大喜,后来见说出要自己亲自去山口迎接,心有不愿。李先锋劝道:“刘大人,说句你不高兴的话,你去山口迎接,并不低下啊,人家毕竟也是一寨之王嘛。”刘知府只好点头答应。为免夜长梦多,归顺的日期定在了第二天上午,到时刘知府亲自迎接并摆酒接风,以释前嫌。

第二天,李先锋陪着刘知府来到山口,早见一支队伍由山道下来,为首的正是一个女人。刘知府一见,不由呆住了,几乎口水都流了出来。可以说,他也见过许多女人,却没有见过这么漂亮高雅的女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他心头的计划更加坚定了。

街上百姓早闻女匪的容貌,都挤着瞧热闹,一睹一枝寒梅的真面目,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到达衙门,已是午餐时分,刘知府早准备好了三桌酒菜,他把一枝寒梅手下十几人安排在前院的两桌就座,而把一枝寒梅安排在后院,由他亲自相陪。本来他把李先锋也安排在前院,可李先锋说什么也要跟着一枝寒梅,说他要亲自跟她喝两杯。刘知府无奈,只好让他坐在了一枝寒梅的旁边。

酒宴开始,猜拳行令,热闹非凡。可是,不一会儿,前院的热闹却一下子冷静下来。一枝寒梅问刘知府是怎么回事,刘知府派出身边的人过去看后回报道:“他们都已醉了。”刘知府轻松一笑道:“今天是好日子,不醉不休,来,我们也喝个痛快。”这时,李先锋举起酒杯对刘知府说:“来,我们干!”话未说完,人却扑地一下倒在地上。刘知府哈哈大笑起来:“醉了,又醉倒了一个。”这个时候,刘知府色迷迷地望着一枝寒梅,大胆地靠近她身边,要与她干个交杯酒。一枝寒梅却不买他的账,正色道:“刘知府,你可是朝廷命官,调戏民女可是一罪啊。”刘知府早已忍耐不住欲望,索性过去抱住她强行乱吻。正要得逞之时,忽觉脚下被人一扫,人一下子跌坐在地。是哪个这么大胆败坏了他的兴致?刘知府正要大怒,没想到却见刚刚已醉倒的李先锋已站了起来,正怒目圆睁着吼道:“好你个狗官,真是瞎了狗眼,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知道她是谁吗,说出来吓你个半死,还不快快给夫人赔礼。”刘知府被李先锋骂懵了,几乎与此同时,前院已醉倒的十几人闯进后院来,刘知府吓得面无血色,疑惑地问:“你们怎么就醒了呢?”

李先锋鄙视地看着刘知府道:“你以为我们都不知道你这个狗官在我们的酒里面下了蒙汗药吗?我们早就防着哩。你当我们是什么人,平西王知道吧,你竟敢调戏平西王的夫人,你的脑袋还想不想挂在脖子上了?”

闻听此言,刘知府吓得不住叩头求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枝寒梅难道真的是吴三桂的夫人陈圆圆?她不是远在云南,怎么跑到南康府地带做起了强盗?

没错,一枝寒梅真的就是那个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她的夫君就是平西王吴三桂。虽然吴三桂在云南是个土皇帝,陈圆圆跟着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陈圆圆的心里总是不愉快,特别是后来吴三桂不听她的劝说绞杀了南明的永乐帝,她的心情更不好了。她向吴三桂提出想到老家去看看,其实是想到外面去散散心。吴三桂想想也好,整天在家愁眉苦脸的也让他有些厌倦了,便答应了她的要求,派出精兵十几人,装扮成生意之人,护卫着陈圆圆的安全。没想到他们一行途经江西南康府地带时,忽遇一小吏强抢一女子,光天化日之下,岂容这等事情发生,她的手下一出手,便把小吏给打死了。惹下祸端,正好附近有座山林,他们便进去躲避。没想到陈圆圆一时兴起,在此做起了山寨大王,干些劫富济贫的善事,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陈圆圆走后不久,吴三桂又有些放心不下,派出手下李先锋密探夫人的消息,李先锋来到江西一带正好看到了南康府的招贤榜,才知他们已落草在金沙山。

那天李先锋上山一见陈圆圆,便劝她回去。可陈圆圆却嘻嘻笑起来说:“你看我在这儿多开心,正兴头上呢,怎么就回去呢?你去跟老爷说,就说过些日子我再回去。”李先锋正色道:“如今夫人把事情闹大了,官府要派兵来剿灭,再这样下去,如有什么闪失,小人也无法向王爷交代呀。”之后李先锋便把南康府派他来招安的事情告之陈圆圆,说正好就此下台,免得事情弄得太大了,还真不好收场。毕竟吴三桂远在云南,有什么闪失,远水救不了近火。

下山后,李先锋早就窥透了刘知府的色心,他叫手下人把混有迷药的酒倒掉,故意猜拳行令,然后装醉倒,看看刘知府如何表演。刘知府原本还有一条计划,那就是假招安,真捉拿,怎么能放过盗贼?

刘知府早在外院布置好的伏兵不知里面发生的一切,一见陈圆圆走出来,立马冲出几个人,上前来抓捕她。哪料到身后早有刀枪刺来,一时间,打杀一片,不到一刻钟,那些伏兵都被一一制服,李先锋问陈圆圆怎样处置他们,陈圆圆摇了摇头道:“把他们放了吧。”

这样大闹一场南康府,陈圆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搜出府内的银两,尽数散与街上乞丐和穷人,然后飘然而去。

据说,陈圆圆回云南后,没有向吴三桂透露此事,并且叮嘱部下也不准透露半句。所以,历史上也没有记录下这样一段传奇般的故事,只是在南康的民间流传至今,是真是假,终究难辨。

落寇南康,是陈圆圆那段空虚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后来她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为伴,不知是否与此段经历有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神医知府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医知府 1、盛世怪盗 江州府的南山上有座“闲云观”,观里的住持归远道士年过八旬,医术精湛,且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是远近闻名的“老神仙”。就连知府张应,在他面前都以晚辈自居,常

0评论2024-01-2685

施耐庵计写狗灵牌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计写狗灵牌的故事! 有一年,施耐庵在常熟河阳山一个姓夏的大地主家里教书。这里有个恶霸,名叫施奇,叙起来还是施耐庵的本家侄子。这个人心狠手毒,无恶不作。施耐庵早就想惩治他,就是没有机会下手。 一天,施奇家的大猎狗把庄户

0评论2024-01-2697

葛贤痛打税监
明神宗是个贪财如命的昏君,他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

0评论2024-01-2569

太学生请愿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李纲听到朝廷准备接受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肺都

0评论2024-01-2580

仇人相见不眼红
赵尔巽原在御史台当差,按官场说法,这是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的岗位,专勾人的。人家在衙门吃香喝辣,好不快活,你却持一根绳索,将其勾来,或投牢狱,或投地狱,真是恶人。这当然不是人心本恶,而是职位使然。赵尔巽既吃这碗恶饭,自然也干过恶事。有个山西按

0评论2024-01-2570

茶品
宋神宗熙宁年间,婺州新上任的知府李润生到民间微服私访,暗察民情。李润生来到金华北山,只见这里层峦叠嶂,林木参天,风景秀丽,鸟语花香。一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没想到他因为贪恋风景而迷了路,这时天气炎热,舌干口渴。忽然间远远看到一个道观,就一路

0评论2024-01-2584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宋孝宗即位后,也想整顿朝纲,抗击金兵,收复大宋疆土,因此一度出现了较好的局面。他即位后不久就下诏书,要大臣们对朝廷政治提意见。曾任泉州同安(今福建厦门东北)主簿的朱熹立即写了奏章。在奏章中他指出,与金人“不作战不能复仇,不守住国土不能确保胜

0评论2024-01-2572

大总管南下
大总管是皇太后的宠臣,连皇上都让他三分。丞相上朝时正巧遇见了大总管,急忙招呼道:“大总管。”听到丞相招呼,大总管不情愿地停下脚步,爱理不理地问:“丞相大人,有何贵干?”丞相近了悄悄说:“有个美差,不知道你愿不愿去?”大总管不问,只等着丞相继

0评论2024-01-2464

神奇的手串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年,后宫王公公奉大总管李莲英之命,来到南阳知府的官邸,说是为给老佛爷祝寿,点着名要一副独山玉手串。慈禧太后大权在握,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她的,南阳知府觉得这是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决定把这桩生意交给自家亲戚,并

0评论2024-01-2456

智斗“钱串子”
1清朝康熙年间,嵫山村有个大财主名叫郑德水,家有良田无数、房屋千间,经营十几处酒楼茶肆,从山东到京城驿道上的客栈大多都是他开的。这一日,郑德水正在小憩,刘管家急急赶过来,紧张地说:“老爷,大事不好!”郑德水坐起来,不以为然地问:“何事惊慌?

0评论2024-0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