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巽原在御史台当差,按官场说法,这是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的岗位,专勾人的。人家在衙门吃香喝辣,好不快活,你却持一根绳索,将其勾来,或投牢狱,或投地狱,真是恶人。这当然不是人心本恶,而是职位使然。
赵尔巽既吃这碗恶饭,自然也干过恶事。有个山西按察使史念祖,还不到30岁,平时挺胸拗腰,觑人如无物。上面晓得他做官太嚣张,特调其入曾国藩门下培养。可纵使让曾国藩打磨,此人依然很是高调,于是被曾国藩给撤职了。
史氏帽子掉落,曾国藩是恶人,赵尔巽更是始作恶者之一。赵氏收到了很多举报史念祖的信,他身在御史岗位,不能太尸位素餐,于是明察暗访,收集了不少史氏不良事迹,又发挥写材料的特长,着实参了史氏一本。皇上读了材料,也捶了桌子,批示严查严办。曾国藩便给出了撤职的意见。
没多久,史氏就复出了,放任贵州臬司。他前脚复出,赵尔巽后脚赶来,当了贵州石阡知府,恰是史念祖部下。仇人相见,还不作死地对掐?非也,史念祖对赵尔巽特好,有项目多往赵知府那里批,有资金多往赵知府那里拨,下面有举报赵知府的信,他都给拦下,当着赵知府的面给烧了。
官场冤家,竟然变成了哥们儿,打起了联手。后来有人弹劾史念祖,赵尔巽上表称其功劳,复其巡抚之职,随他赴奉天治赈。
结团出干部,袁世凯最懂,他运用这般手腕也最拿手。袁氏小站练兵,本是兴国大事,但他克扣军饷,放纵兵痞骚扰百姓,搞得天津民怨四起,进而引发了反袁风潮。朝廷派胡景桂前去调查,胡氏查了,果然属实,调查报告据实直写。
而这事没伤袁世凯一根毫毛,因为荣禄将这事压了下来。后来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胡景桂任山东臬司。若按一般人思维,袁世凯还不找机会剥了胡氏的皮?可袁世凯见了胡氏,一笑泯恩仇。之后,袁世凯有好处都不忘与胡氏分红,子女亲戚就业、包工程,乃至胡氏包二奶,袁世凯都玉成其好事……让胡氏颇为感动。
难道是袁世凯宅心仁厚?若是如此,他不会逆天下大势,复辟当皇帝了。让政敌变死党,他要的是这个效果。
旁人见袁世凯对胡氏很好,都说是袁世凯故意装大度,害怕人们说他报复。这当然对,却也未触根本。袁世凯这么做,是他想要当皇帝,得排除升迁路上的一切阻力;妓女嫖客、小偷大盗,他都要结纳,何况官员?
神医知府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医知府 1、盛世怪盗 江州府的南山上有座“闲云观”,观里的住持归远道士年过八旬,医术精湛,且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是远近闻名的“老神仙”。就连知府张应,在他面前都以晚辈自居,常
0评论2024-01-2688
施耐庵计写狗灵牌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计写狗灵牌的故事! 有一年,施耐庵在常熟河阳山一个姓夏的大地主家里教书。这里有个恶霸,名叫施奇,叙起来还是施耐庵的本家侄子。这个人心狠手毒,无恶不作。施耐庵早就想惩治他,就是没有机会下手。 一天,施奇家的大猎狗把庄户
0评论2024-01-26100
葛贤痛打税监
明神宗是个贪财如命的昏君,他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
0评论2024-01-2572
太学生请愿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李纲听到朝廷准备接受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肺都
0评论2024-01-2583
茶品
宋神宗熙宁年间,婺州新上任的知府李润生到民间微服私访,暗察民情。李润生来到金华北山,只见这里层峦叠嶂,林木参天,风景秀丽,鸟语花香。一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没想到他因为贪恋风景而迷了路,这时天气炎热,舌干口渴。忽然间远远看到一个道观,就一路
0评论2024-01-2590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宋孝宗即位后,也想整顿朝纲,抗击金兵,收复大宋疆土,因此一度出现了较好的局面。他即位后不久就下诏书,要大臣们对朝廷政治提意见。曾任泉州同安(今福建厦门东北)主簿的朱熹立即写了奏章。在奏章中他指出,与金人“不作战不能复仇,不守住国土不能确保胜
0评论2024-01-2580
大总管南下
大总管是皇太后的宠臣,连皇上都让他三分。丞相上朝时正巧遇见了大总管,急忙招呼道:“大总管。”听到丞相招呼,大总管不情愿地停下脚步,爱理不理地问:“丞相大人,有何贵干?”丞相近了悄悄说:“有个美差,不知道你愿不愿去?”大总管不问,只等着丞相继
0评论2024-01-2466
神奇的手串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年,后宫王公公奉大总管李莲英之命,来到南阳知府的官邸,说是为给老佛爷祝寿,点着名要一副独山玉手串。慈禧太后大权在握,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她的,南阳知府觉得这是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决定把这桩生意交给自家亲戚,并
0评论2024-01-2463
智斗“钱串子”
1清朝康熙年间,嵫山村有个大财主名叫郑德水,家有良田无数、房屋千间,经营十几处酒楼茶肆,从山东到京城驿道上的客栈大多都是他开的。这一日,郑德水正在小憩,刘管家急急赶过来,紧张地说:“老爷,大事不好!”郑德水坐起来,不以为然地问:“何事惊慌?
0评论2024-01-2464
捕盗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人蔡小山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却因科场腐败而落第。蔡小山虽满怀怨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回江南老家,然而一过长江,他却觉得无颜再往前走,加上心中愤恨难消,干脆召集一伙好汉,在崇山峻岭间觅了一处险要地带,做起劫富济贫之事来。数年后
0评论2024-01-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