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杜甫遇李白

2024-01-21 09:26480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实在,李白不但在现实春秋上比杜甫大11岁,并且在诗坛辈份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期。

两人碰头时,李白已名满全国,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良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拜之情溢于言表。一个获得庞大社会名誉的人常常会有一类别人没法仿照的轻松和潇洒,这类风采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彩飞扬。面前的杜甫恰好是最能感触感染这类神彩的,是以他一时全然沉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晓得识人,常常受骗被骗,但那是在宦海和贩子。若是要他来辨认一个诗人,他却很丢脸错。即使完全不熟悉,只要吟诵几首,扳谈几句,便能当即作出判定。杜甫令他赞叹,是以二人很快成为老友。他固然不克不及预知,面前的这个年青人,将与他一路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可以或许觊觎;但他已感触感染到,没法反对的天才之风正劈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议一路往狩猎。

他们的动身地也是碰头地,在今河汉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往狩猎呢?向东,再向东,颠末此刻的杞县、睢县、宁陵,达到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那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即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狩猎的处所。

那时与他们一路狩猎的,还有一名驰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平辈。这位可以或许写出莫愁前路蒙昧己,全国那个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类激昂大方佳句的诗人,那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巨餬口,无聊晃荡。这是他的地皮,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适合不外。

挤在他们三人身旁的,还有一个年青诗人,不太着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那时才26岁。春秋虽小,他却是本地真实的主人,由于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筹措起来比力便利。贾至还带了一些本地人来凑热烈,此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因而,一支骑兵构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领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骑兵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常常跨前两步与李白不相上下;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那时的大泽湿地,野活泼物良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跑咆哮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候也像闪电般蹿进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师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脸色都不像此地缄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游玩的小孩。骑兵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当是高适。

猎物很多,大师感觉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喷鼻最新颖,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菜。美意难却,那就到城里往吧。到了酒菜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他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豪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庞,但它的内质倒是生命力的勃发不管是诗的个别、诗的群体、诗的时期都是如许。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好的诗。是以,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田野,其实可以看做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弘大讲义。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处所也很多,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路在写,这若何了得。

在那次狩猎勾当中,高适长时候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路,其实不断遭到他们鼓舞,决议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分开这一带,游历往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季一向玩到冬季。分手后,第二年春季,二人又在山东碰头,高适也当令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辞别,又一次重逢,那已是秋季了。当冬季行将到临的时辰,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远地分袂了。

那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别离之际还写了什么时候石道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是以,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心还有很多时候不在一路。

世间良多最珍贵的友谊都是如许,看起来密切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碰头。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极可能还没有踏进友情的最外层门坎。

就在李白、杜甫分袂的整整10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朝一样,都芳华不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杜甫写“诗史”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

0评论2024-01-2571

杜甫卖药
公元678年早春,杨柳新绿,青竹吐翠。沙头镇的大街上,新近开设了一个“百草堂”中药铺,门首贴有一副独出心裁的对联:“人参独活灵芝草,远志当归何首乌。”药铺的主人是年过半百的“诗圣”杜甫。他是刚从四川夔州东下,来到沙头镇定居的。杜甫刚到沙头镇

0评论2024-01-2584

唐朝的“京漂族”
“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不少于500万人。“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

0评论2024-01-25150

古人的“环保购物袋”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跑到成都居住,转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座茅草屋——即闻名遐迩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角儿。在诗中,杜甫为自己,更为弱势群体呼吁住房问题。其实,根据《云仙杂记》的记载,当时他的生活还算好,每天“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

0评论2024-01-2586

每朵莲都像你返回原貌版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相恋多年后,他们欢欢喜喜结为夫妻。据说,在余光中的老家,院子里有棵枫树,树干上刻有三个英文字母:YLM。Y是余,L是love,M是咪咪。连起来,是“余光中爱咪咪”。“咪咪”是范我存的乳名。余光中为咪咪写下许多诗,如

0评论2024-01-2599

明朝宦官杜甫简介 杜甫是怎么死的?
看到本文题目,大家肯定会觉得很奇怪。杜甫不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吗?自幼接受义务教育长大的同学们,对于这位大诗人绝对不陌生。他是唐朝著名诗人,有着诗圣的称号,因为所作诗歌,多是揭露现实的,所以其诗又有诗史一说。杜甫与唐朝另一位有着诗仙

0评论2024-01-2367

杜甫到底是怎么死的?哪种说法最正确?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杜甫临死之前,写下的《示儿》,是他对人世破碎山河的牵挂。说实话,以往并没怎么关注杜甫是怎么死的,原以为就是老死或是病死的。但是无意间看了下杜甫之死,才发现没那么简单。从来不

0评论2024-01-2362

庄子的三条鱼,人生的三重境界
庄子可能是最喜欢鱼的哲学家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将生活的极大智慧,写进了三条鱼的故事里。读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北冥之鱼庄子在《逍遥游》里写的第一条鱼,是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鹏,遨游于九天。它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可是

0评论2024-01-2359

把对手变成朋友
上帝总是把等量的人放在天平的两边。所以,我们既不能蔑视对手,也不该轻视自己,因为,对手和我们拥有同样重的生命重量。对手拥有与我们一样重的生命价值,他们与我们被放在了天平的两端,互相验证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对手,天平就会失衡,而我们自身的

0评论2024-01-2360

一不小心 千古吟唱
一个人无意中进入诗并不难,难的是进入一首名诗。最重要的,肯定是机缘。比方说过去,有一名弹琵琶的歌女,在行业内部,也曾名噪一时,年纪老大后,只好草草嫁给一个没文化的土大款,婚姻也不幸福。偶然的一个秋夜,老公出去经商,自己在船上弹琴,排遣寂寞,

0评论2024-0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