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高尔基的至理名言

2024-01-17 13:13440

高尔基的至理名言

俄国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是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巨匠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高尔基的言论和思想,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他的至理名言,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指导力。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人类的良心。”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话语,展现了他对文学的崇高理解和追求。在高尔基看来,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或者消遣,而是人类灵魂和情感的载体。它可以反映社会的现实,传递人类的价值观,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正是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各种问题,激发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另外,高尔基还说:“人的个体价值是无限的。”这句话凸显了他对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坚持。高尔基深知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宝贵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平等对待。他坚信,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才能和潜力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他对贫困人民的关怀和呼吁,激发了社会的共鸣和主动行动,推动了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改变。

还有一句广为人知的高尔基名言:“幸福是为别人活着。”这句话道出了他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尔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己任,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和描写。他坚信,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通过个人的成功和快乐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只有当我们为别人的幸福付出自己的努力时,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高尔基的至理名言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他教导我们关注社会问题,关爱他人,追求真理和正义。通过他的作品和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的社会挑战。因此,让我们记住高尔基的至理名言,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拒绝“特权”
拒绝“特权”作者:张秀芝上个世纪初的一个冬天,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到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镇采风。恰巧此时,小镇上的一家剧院正在上演他的一部戏剧,于是高尔基便决定晚上去看一看,想知道观众对自己作品的反响如何。第二天晚上,当高尔基来到那家剧院时,售

0评论2024-01-2473

与小人书的情愫
小人书是我童年、少年时代的至爱,它伴随我成长,是我平淡生活中欢乐的源泉。攒钱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的想法。为了魂牵梦萦的小人书,我们很快就钻研出了几条“生财之道。”初夏,我们去大街上拣桃核,砸去核壳,取出里面的核仁来买;早上到树林里,寻找树干上

0评论2024-01-2478

上帝不曾亏待你
在古罗马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失明的少女家境贫困,每天,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她都要而且必须挎着花篮到街上去卖花。因为家中有她卧病在床的父亲,等待她用卖花挣来的钱去买药。为了治好父亲的病,少女不辞辛苦地整天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转。开始,由于她辨

0评论2024-01-2352

每天,都该为自己设一些有意义的“雷打不动
本来想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两三千字,以表达我的观点,但因时间已经接近晚上10点30分,规定自己睡前冥想静坐,11点前休息,以保证早上5点起床。想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先生的故事,觉得任何事,若想见到成效,就非得为它设定“雷打不动”的时间。集

0评论2024-01-2349

我常常牵挂的男孩
1966年深秋,正是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高峰。我所在的书店地处上海南京路、西藏路繁华地带,是外地客必逛的宝地。不开架的书店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营业员应接不暇。有一天,营业员小范拽着一个身穿军大衣的大男孩的袖子,半推半搡走进我的办公室,气呼呼

0评论2024-01-2369

苦水里泡大的高尔基?
高尔基从小跟着外祖父外祖母一家生活。外祖母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人。她经常给小高尔基讲故事,比如,圣母怎样救苦救难的故事,武士伊万的故事,埃及强盗妈妈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离奇古怪、生动有趣,小高尔基常常听得呆呆的,入了迷。外祖母还会编许多有趣

0评论2024-01-2137

马三立的“意识流”
如果在中国相声界论资排辈的话,马三立无疑是健在者中辈分最大的了。侯宝林该叫他师叔,马季该喊他师爷,至于姜昆、冯巩等辈,都该尊他为师祖了——当然新社会不讲究这个,我们一般只称他“马老师”、“马先生”或“马老”等等。马先生是相声前辈中文化程度最

0评论2024-01-2171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

0评论2024-01-2152

追求目标越来越高的高尔基
1873年,高尔基的父亲因霍乱突然去世。当时高尔基只有5岁,他跟随母亲寄居到开染坊的外祖父家里,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世。那时,外祖父的家业濒临破产,实在无力供他继续上学。外祖父不得不对他说:“好吧,宝贝,你不是—枚勋章,我的脖子上没有你的地

0评论2024-01-2160

丁玲与陈明的忘年恋
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得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1917

0评论2024-01-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