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拒绝“特权”

2024-01-24 17:09700

拒绝“特权”

作者:张秀芝

上个世纪初的一个冬天,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到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镇采风。恰巧此时,小镇上的一家剧院正在上演他的一部戏剧,于是高尔基便决定晚上去看一看,想知道观众对自己作品的反响如何。

第二天晚上,当高尔基来到那家剧院时,售票窗口前己排上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他也排到了队尾,等候买票。

莫斯科冬天的夜晚特别寒冷,这让衣服穿得很单薄的高尔基有些吃不消,好在等候了半个小时后,他终于买到了票。当他拿着票朝剧院里走时,迎面走来了一位男士。

“请问您是马克西姆.高尔基同志吗?”这位男士问道。

“是的。”高尔基知道对方认出自己来了。

“真是太令人激动了!我是这家剧院的负责人,能见到您真是无比荣幸,您可是我的偶像呢!”

“哦,那么还有其他事吗?我想该进去看演出了,戏剧马上就要开始了。”高尔基道。

“请稍等。”剧院负责人说。“我得让他们给您退钱,您是这部戏剧的原作者,也是前苏联最伟大的作家,我们哪能收您的钱呀!”

“您的意思是,我有免费观看演出的‘特权’?”高尔基疑惑地皱了皱眉。“当然,您非同一般人。”负责人回应到。“谢谢,那么按照您的逻辑,农民吃面包,裁缝穿衣服,是不是都可以不用付钱昵?因为粮食是农民种植出来的,衣服是裁缝裁剪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切岂不是全乱套了!”

还没等对方回答,高尔基又继续说道:“我的确是这部戏剧的作者,但我已经获得了它的版税。现在我只是一位普通的观众,因此买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剧院负责人觉得高尔基说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么请让我为您安排一个最好的位置吧,这样您会看得更舒服些。”

剧院负责人以为这下高尔基肯定不会拒绝了,谁知高尔基又反问道:“农民就应该吃最好的面包,裁缝就应该穿最好的衣服吗?”

最终,高尔基还是跟其他人一样,以一位普通观众的身份观看了整场演出。当然他也因此赢得了剧院负责人更大的尊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与小人书的情愫
小人书是我童年、少年时代的至爱,它伴随我成长,是我平淡生活中欢乐的源泉。攒钱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的想法。为了魂牵梦萦的小人书,我们很快就钻研出了几条“生财之道。”初夏,我们去大街上拣桃核,砸去核壳,取出里面的核仁来买;早上到树林里,寻找树干上

0评论2024-01-2471

上帝不曾亏待你
在古罗马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失明的少女家境贫困,每天,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她都要而且必须挎着花篮到街上去卖花。因为家中有她卧病在床的父亲,等待她用卖花挣来的钱去买药。为了治好父亲的病,少女不辞辛苦地整天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转。开始,由于她辨

0评论2024-01-2350

每天,都该为自己设一些有意义的“雷打不动
本来想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两三千字,以表达我的观点,但因时间已经接近晚上10点30分,规定自己睡前冥想静坐,11点前休息,以保证早上5点起床。想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先生的故事,觉得任何事,若想见到成效,就非得为它设定“雷打不动”的时间。集

0评论2024-01-2344

我常常牵挂的男孩
1966年深秋,正是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高峰。我所在的书店地处上海南京路、西藏路繁华地带,是外地客必逛的宝地。不开架的书店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营业员应接不暇。有一天,营业员小范拽着一个身穿军大衣的大男孩的袖子,半推半搡走进我的办公室,气呼呼

0评论2024-01-2366

苦水里泡大的高尔基?
高尔基从小跟着外祖父外祖母一家生活。外祖母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人。她经常给小高尔基讲故事,比如,圣母怎样救苦救难的故事,武士伊万的故事,埃及强盗妈妈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离奇古怪、生动有趣,小高尔基常常听得呆呆的,入了迷。外祖母还会编许多有趣

0评论2024-01-2132

马三立的“意识流”
如果在中国相声界论资排辈的话,马三立无疑是健在者中辈分最大的了。侯宝林该叫他师叔,马季该喊他师爷,至于姜昆、冯巩等辈,都该尊他为师祖了——当然新社会不讲究这个,我们一般只称他“马老师”、“马先生”或“马老”等等。马先生是相声前辈中文化程度最

0评论2024-01-2164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

0评论2024-01-2147

追求目标越来越高的高尔基
1873年,高尔基的父亲因霍乱突然去世。当时高尔基只有5岁,他跟随母亲寄居到开染坊的外祖父家里,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世。那时,外祖父的家业濒临破产,实在无力供他继续上学。外祖父不得不对他说:“好吧,宝贝,你不是—枚勋章,我的脖子上没有你的地

0评论2024-01-2145

丁玲与陈明的忘年恋
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得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1917

0评论2024-01-2047

母亲节的寄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很久以来就有写东西送给母亲的念举了,当那些赞美和歌颂母亲的诗句进入我的视线时,母亲那被岁月剥蚀、被时光雕琢得消瘦而又病弱的形象便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反复闪现;当电视屏幕上

0评论2024-01-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