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爱情是爱,责任也是爱

2024-01-25 05:11650

1

我一直以为父亲不爱母亲。

父母是相亲认识的,那时父亲在部队当兵,只在探家时匆匆见了一面,就订了婚。决定在部队参加集体婚礼时,母亲只身一人去了部队。据说,父亲去车站接母亲时,两人都记不清对方的模样了。父亲掠过很多张脸庞,才把目光定在母亲身上。而母亲也是再三确认之后,才跟着父亲走的。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婚姻,要说有什么深厚的感情,那纯粹是胡扯。

举行完了简单的婚礼,母亲回到家里——父亲的家,也是她的婆家。

父亲是家里的长子,母亲上有公婆,下有小叔,担起了儿媳和长嫂的责任。她早起做饭打扫卫生,喂猪喂鸡,白天下地,晚上洗衣服和缝缝补补。无数个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出生时,因为家里许多年没有小孩子,一家人视若掌上明珠。然而,当妹妹出生后,母亲一听又是女孩,心里“咯噔”了一下。村里特别重男轻女,家里没个男孩,是很受歧视的。母亲觉得有点对不起父亲,曾心口不一试探着问过他:“要不,咱们再去抱一个男孩回来?”

父亲一听火了,朝母亲吹胡子瞪眼:“你胡说什么呢!生了孩子,我们就有责任把她们养大。女孩怎么啦,女孩我也喜欢。”

母亲十分感激,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2

父亲转业回来了,分到县城一家单位。他早出晚归,每周要值一次班,隔三岔五还要出差。地里的活儿,父亲帮不上太多,还是靠着母亲。

两个叔叔到了婚嫁的年龄,父亲和母亲举债盖了房子,两个叔叔娶了媳妇后,这才分了家。我们一家四口,有了一方自己的天地。

在大家庭里生活时,父母亲连话都说不了几句,每天各忙各的。分家单过了,交流沟通的多了,吵架的次数却也多了起来。

有一次,父亲同事来家里坐了坐。地里农活多,母亲一心扑在地里,家里就顾不上收拾。父亲可能觉得丢了面子,晚上吃饭时,就说了两句。母亲大感委屈,摔下筷子就走,父亲扯扯妹妹:“追你妈去。”妹妹哭着追出去,母亲就站在门外不远的地方,妹妹伸手一拉,马上就回来了。母亲算是没骨气的,见父亲仍板着脸,还主动找他说话。

我惨白着小脸儿,心中天人交战:“天哪,难道这也叫爱情?”那时的我到了懂点情爱的年龄,痴迷于一些言情电视剧和小说,盼望着将来能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可在我心目中一直很高大的父亲,打碎了我的幻想。父母也算村里的模范夫妻,外人看来感情很好,可那些小说中的桥段,他们一个也没有。父亲从没牵过母亲的手,甜言蜜语没说过半句,吵架后,还要母亲主动去哄他。这样大男子主义,我才忍受不了。

事实上,有时母亲也受不了。在一次吵架后,母亲大喊:“日子没法过了,你去找好的吧。”父亲冷哼:“找好的早找上了,不用等到现在。”

母亲敏感地捕捉到了这句话隐藏的信息,经她软磨硬泡,父亲交代了。

父亲长得魁梧英俊,也有能力,单位一个姑娘喜欢上了父亲。姑娘长得好看又有文化,不像母亲,只是识字而已。姑娘主动示好,最后竟在父亲值班时,坐在他宿舍不走了。很多同事劝父亲:“她爹是某局的主要领导,要是娶了她,将会前途无量。再说,像你这样夫妻没有共同语言的,离婚的有很多,不用觉得有心理负担。”父亲摇头拒绝,只说了一句话:“要是离了,她们娘仨可怎么过呢?”

母亲从来只知埋头做自己的事,从没意识到婚姻曾离破裂不远。她问:“你为什么不离?”父亲答:“人家把你托付给了我,我怎么能做对不起你的事?”

3

父亲说的人家,是我的外公。

几年前外公生病,特别想吃一种叫银鱼的鱼。父亲托了人,一下子买了半桶,让外公吃了个够。外公临终前,握住父亲的手,让他好好照顾母亲,父亲点了头。

是的,父亲对母亲解释的不离婚的原因,并不是他爱母亲,而是为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许下的郑重的承诺,还有对妻女的责任。

青春期的我,对父亲一直是颇有微词的。他身上的毛病,一挑一大堆。他在家不做家务,母亲做出饭来端在眼前,还老嫌淡了咸了。对我和妹妹,也是严肃多于慈爱。

我不止一次对着母亲抱怨过父亲。有一次,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很严厉地对我说:“不许这样说你爸!你爸不容易,大半个家都是他在撑着呢。”母亲讲了许多我看不见的父亲的付出,包括“我喜欢女孩”和没有选择离婚的事情。

我的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无法想象,没了父亲的家,会是什么样子。

女同学中有几个工农结合的家庭,她们的父亲或是想再生个儿子,或是有了更好的另一半,都选择了离婚。她们心中,有着巨大的不安全感。而我和妹妹,从小在父亲的保护下,过得像小公主一样。村里的女孩,没有几个能像我俩一样,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扎着美丽的蝴蝶结,吃着父亲带回来的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许多个冬夜,母亲在灯下缝缝补补,父亲和我们下跳棋、打扑克,谁输了脸上贴纸条,小小的屋子里,充满着快乐的气息。

父亲给了我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个完整的家。我童年的梦里,全是小王子银铃般的笑声。即使仅是为了责任,那也是伟大的。何况,父亲还颇有点享受被一大两小三朵金花环绕的感觉。

外婆来家里小住时,父亲每天下了班,更是换着花样买外婆喜欢吃的东西。对着外婆,父亲有时也吐槽母亲的种种不是,颇有智慧的外婆点点头:“嗯,说的这些都有道理,她做得确实不算好,那你见她闲过吗?”父亲无语,然后微笑。转过眼,外婆对母亲说的却是:“有时也得改改你那些毛病,看得出,他心里有这个家。”

4

那一年,母亲开始吃不下饭,她日渐消瘦,瘦成了一把骨头。她死活不愿意去看医生,怕自己得了重病,治不好还花钱。

那天深夜,熟睡的我被拍门声惊醒,是父亲的声音:“快起来,送你妈去医院。”我慌忙起來,见父亲已为母亲穿戴停当。等救护车到了门外,父亲紧紧抱着母亲,是公主抱。

救护车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父亲揽着虚弱的母亲,这是我见过的两人最亲密的姿势。父亲是紧张的,却又在强装镇定,柔声安慰着疼痛中的母亲。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父亲是爱母亲的。只是这爱埋得太深,平时很少表现出来。

母亲的检查报告出来了,是肿瘤。至于良性恶性,要开刀后才能知道。那天深夜,等母亲睡后,父亲在电梯外的长椅上坐着,一根接一根地吸烟,我则在一旁不停地抹眼泪。

几天后,母亲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外,父亲不停地踱步。直到一个医生出来,把罪魁祸首放在我们面前。母亲的肠子切了一米多长,那些已发生病变的肠子,粗肿得像一条蟒蛇,吞噬着母亲的身体和精神。万幸的是,肿瘤是良性的。父亲瘫在了椅子上,长长地松了口气。

手术很成功。母亲在病床上躺着,父亲的眉头舒展开了,带着感恩的心,一反往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做派,给母亲喂水喂药,为她扎满针眼的手背做热敷……那种细心和耐心,连我都自愧不如。母亲的一场大病,居然炸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

母亲身体恢复后,父亲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还是会挑剔、嫌弃,还是经常为一丁点小事争吵。我早已学会了做一个旁观者,有时还推波助澜:“一比一,平了!”我知道,他们无论怎么吵,也吵不散。

生了子女,有养育和教导的责任;走进婚姻,有相守一生的责任;对方生病,有不离不弃的责任;对双方父母,有孝敬的责任。这些责任,父母都尽到了。

我想,责任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就是——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遗像惊魂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遗像惊魂 老家三叔的儿子要结婚,想拆了祖传老宅,在原址上盖新房。为此三叔特意打电话请王宇的父亲回去商量。可是王宇的父亲年前中风行动不便,王宇便代替他回到了老家。 孤零零的老宅建在王家竹园旁土坡上,三叔带着王宇和几个本

0评论2024-01-26425

奇器丑郎
薛家饭庄的掌柜薛有财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唤作锦儿。锦儿聪明貌美,经常去公主岭采些野花,这天她又去采花瓣,一时大意踩到毒蛇,被咬伤了脚腕。薛锦儿走不了路,但如果不尽快医治,只怕性命堪忧。 正在着急时,远远过来一个穿青衫的男子。青衫男子无所

0评论2024-01-26152

奇特艳遇
奇特艳遇 一、神秘的陌生来电 晏子硕的父亲是枫林市著名的法官,他曾审判过很多有影响的案件,在枫林市老百姓中口碑极好。由于父亲的原因,晏子硕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法官,像父亲一样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晏子硕考上了一所著名的政法

0评论2024-01-26143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88

白衣飘飘的爱情
1988年春节前夕,程琳分配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做护理工作,初来乍到的她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没几天,她发现儒雅的医生张定宇工作之余总是伏案学习,到了傍晚,他便哼着小曲,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回家吃晚饭。程琳好几次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心生喜

0评论2024-01-2592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那其实是一棵长在祖父坟上的果树,我愿意这样形容——它长在了祖父的肩头。那一年,我8岁。异常久远的童年,却是无比熟悉的画面——父亲领着我去给祖父上坟。坟上有一棵果树,树上结了几颗不大的果子,我的个头显然是够不到的。我嚷嚷着要吃那树上的果子,父

0评论2024-01-2581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