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岁月

2024-01-25 04:14520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蒋介石一手策划排除阎锡山职权

1949年12月7日,这是成都一个少有的寒冷天,空旷的成都机场上更是冷风如刀,寒气逼人。从清晨起,机场各处戒备森严,秩序井然。早晨10点钟左右,几辆小车先后驶进机场,从车上下来一批国民党高级官员,他们簇拥着一个中等身材、有点肥胖的老人,这老人身穿黑色披风,头戴礼帽,眼中闪出威严的光芒,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山西王,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

阎锡山自从在广州组阁、取代何应钦后,率领他的政府内阁从广州移到重庆,从重庆迁至成都,发誓要与人民解放军顽抗到底。可是时运不济,西南地区卢汉、刘文辉发动起义,倒戈投向共产党,现在,人民解放军已兵临成都城下,再要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阎锡山也顾不得当初的誓言,不再坚持死守成都,尽快逃往台湾,他终于面临了别离大陆的时刻。

六十七岁的阎锡山家乡观念很重,在别离大陆之际,他想多看看大陆的一切,但处于如此危急时刻,他不仅不能去老家山西五台县去看看,甚至连成都市的杜甫草堂、望江亭也没有时间去观赏了。他到飞机场后,急忙与送行的官员告别,匆匆钻进了机舱,飞机很快起飞,阎锡山只能在机舱俯视眼底山河。此去台湾,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命运?

当时的台湾,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处于严重的危机与混乱之中。阎锡山到了台湾后,仍想拼死挣扎。他向蒋介石提出了“保卫台湾海南岛收复大陆计划方案”,方案却被蒋介石束之高阁。特别是阎锡山还想重温大陆的旧梦,他写信要李宗仁回台湾继续当总统,他好继续当行政院长。这就为蒋介石所嫉恨,决心将他赶下政治舞台。

此时,蒋介石正着力于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独揽手中,而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本是蒋介石与李宗仁矛盾的产物,蒋氏父子在台湾一手遮天,台湾的政治舞台已不能容忍李宗仁,阎锡山岂有立脚之地。

1950年1月,蒋介石一手策划成立了“国民党改造案研究小组”,把阎锡山排除在外,这就说明阎锡山将被挤出台湾的权力中心。

3月1日,蒋介石在宣布引退一年又两个月后,复行“总统”职权,宣布将重组政府,这无疑是向阎锡山发出了要其下台的敦促令。作为李宗仁代总统时代的行政院将被新政府所取代而成为历史,行政院长的宝座将易人。于是,识时务的阎锡山只好率全体行政院“阁员”向蒋介石提出总辞职,当即获得批准。

阎锡山辞职不久,蒋介石对人事安排做了重大调整。蒋的亲信陈诚被任命为行政院长,取代阎锡山;吴国桢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亲美派军人孙立人当上了陆军总司令;周至柔被任命为空军总司令;桂永清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蒋介石还任命他的儿子蒋经国为国防部政治部主任,掌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所有一切重要部门的职务,都与阎锡山无关,这样,阎锡山就无声地从台湾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狡兔三窟”曾隐居石头窑洞

阎锡山并非是目光短浅之人,他靠自己的深谋远虑统治山西几十年。1949年,他从太原逃到南京时,就已断定这个政权不会长久,因此,他给自己的未来做了精心安排,他先将他的继母和二儿媳送到台湾,给他们一大笔钱,在台北设立了“阎公馆”;继而,让他的第四个儿子阎志敏远走美国,并带走大宗财产,在那里买下高级别墅;然后,又派他的亲戚徐士珙到日本,也给其大量资金,让其在东京营建新的巢穴。三个地方都作了准备,真可谓“狡兔三窟”。现在,阎锡山被免职的下场确是应验了当初的预料,他本来是准备在台湾长住下去的,但免职后,他考虑了很多,蒋介石既然不容他,台湾也决非久居之地,不如远走他国,去了却人生的最后岁月。于是,阎锡山便向蒋介石写了报告,说他身体有病,想出国治疗,提出了到日本或者美国的要求。

国民党一些元老大凡要出国,多是以病为由,如李宗仁、孔祥熙、宋子文等,一旦出去以后,便不再回来,且在海外互相联络,独成一体,甚至有的人还写文章、发表谈话,攻击与谩骂台湾政权。这一点,蒋介石甚为恼火。他不能放阎锡山出去,他知道阎锡山在罢免行政院长后满腹牢骚,只是在台湾不敢表露而已。一旦出去,又将是他的一个对头,这只虎不能放出去。因此,蒋介石没有批准阎锡山的出国报告。

蒋介石大权在手,阎锡山不敢碰硬,只好乖乖留下来,在台湾消磨多余的岁月。阎锡山本来在台北闹市区准备有豪华的公馆,但他不愿住在那里。为了避免经常见到那些上台的新贵,惹些不必要的麻烦,他搬到了市郊阳明山的菁山居住。那里虽然风景如画,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但地区偏僻,交通不便,而且连起码的现代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电灯、电话都没有。但阎锡山不管这些,硬是住了下来。为了适应环境,他叫人把房间用石头垒成西北地区的窑洞一样;没有电灯,就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就像当地山民一样,到涧边取水。堂堂国民党的行政院长,在下台后,就住在这石头窑洞中,像古代人一样,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而复始的隐居生活。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中,他起居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早餐后便开始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然后会客、座谈、看书或思考;晚饭后,他喜欢一个人到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阳明山暮色中绮丽的风光;回来后,便拿出一部《易经》来,慢慢阅读。岁去年来,逝者如斯,他长住在此,怡然自得。

十年时间中,阎锡山的主要工作是著书立说。这期间,他先后写作并出版了大量书籍。纵观那些书的内容,纷纭复杂,但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便是反共。阎锡山并没有从在大陆遭到的失败中找到人生的真谛,淡化其反共的意识;相反,他从反面去总结教训,更加顽固地坚持其反共立场,卖力地鼓吹反共的陈词滥调,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阎锡山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除了写书、在书中大谈政治外,他还常到台北一些机关、学校、团体,向公众发表反共演讲。他虽然年迈体衰,但只要有人邀请,他必去无疑,几乎每月都有十几次演讲,有时一天讲几次,真可谓不辞劳苦。

临终念念不忘山西老家风景

在写作与演讲之余,阎锡山还在他的寓所里接待各类人物。时常有很多人前去拜访,有亲朋故旧、政界显要、民意代表、军界首领、实业巨子、企业领袖、教授学者、神父牧师、新闻记者等。在与这些人的会谈中,他也不忘大搞反共宣传,不厌其烦地劝导别人去反共,企图以此博得蒋介石的好感。

阎锡山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先哲仁人,但他不知道,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终不过是一跳梁小丑。过度的劳累,使阎锡山的身体急剧垮了下来,体内各种疾病交替出现,而且日趋严重。他先患糖尿病,不久,又出现冠状动脉硬化,随后,又是心脏病,这诸多病症时刻困扰着他,威胁着他,使他不得安宁。再加上年龄一天天增大,各种器官日趋老化,身体的抵抗能力逐渐减弱。阎锡山已是日薄西山,“昏惨惨黄泉路近”。

1960年5月初,阎锡山突然发生腹泄,不久,腿部和脸部出现浮肿,他气喘吁吁,站立不稳,不能自持,常常要人扶着在沙发上坐一下,或者用小车推着在室外走一圈,自理能力一天天减弱。

阎锡山知道自己在这世上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了,他常常望着窗外的山峦和树木出神,随从人员问他想什么,他长叹一声,感慨地说:“这阳明山比我们文山树多,风景好!”随从人员知道他说的文山,是他老家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的那个小山头,是啊,老人在想他的家乡,他已是十几年没回老家了。

“我们没有到过文山,文山一定好玩吧?”随从人员好奇地问。

“嗯,很好玩,山上有很多树,山下,滹沱河水缓缓流过,山水相映,也是很美的,当然,跟阳明山比,就差些了。唉,现在不知是什么模样了。算了,不谈这些了。”阎锡山叹了口气,又不说话了,依旧望着窗外的山峦与树木出神。见到亲人故友,阎锡山情绪十分低落,他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5月21日,阎锡山因感风寒,患了感冒,早晨便卧床不起,左右扶他起床时,发现他的腿已完全不能站立,口中不能言语,手已麻木,连衣扣也不能扣上,头低垂,不能抬起,与前判若两人。由于离市区远,医治措施拖到了第二天。

5月22日,家人请来医生,经诊断后确定,阎锡山所患感冒已转成肺炎,情势严重,必须赶快送医院治疗。于是,家人迅速将阎锡山抬上救护车,准备送台北市台大医院诊治,但车行中途,阎锡山病情转危,不几分钟,便已昏迷。到台大医院后,虽经多方抢救,终因耽误太久,而无力回天,阎锡山最终死于台大医院,终年78岁。

阎锡山本来已被蒋介石忘掉,但现在人已死了,蒋介石还得装模作样表示一下,他派人送来了“怆怀耆勋”的匾额,以示哀悼。5月29日,阎锡山入殓时,蒋介石亲自致祭,言语动情,让人感动,似乎他与阎锡山从来是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他对阎锡山的死是真心痛悼。

阎锡山的灵柩埋葬在阳明山七星山南面一块坡地上,这里有山有水,绿树成荫,景色秀美,是山西五台县的文山所不及的。但阎锡山倘若地下有知,他还是不会满意,他倒是愿意长眠在他的家乡,与文山的轻风明月相伴,听滹沱河那潺潺的流水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戴笠最宠爱的军统美人
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无数革命志士,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刽子手……戴笠极为好色,从自己的侄女、女佣、女特务到特务家属、朋友妻女,他染指无数:有

0评论2024-01-25139

雪窦山行刺张学良
一、小女人密谋报家仇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张学良成了失去自由的“自由人”,虽然为国赴难的雄心仍在,但内心深处的孤寂还是挥之不去。不久,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被蒋介石派人接到溪口

0评论2024-01-2578

坐拥40位娇妻美妾的民国牛人
在武夫当国的民国年间,军阀中妻妾成群者不在少数。那么谁的姨太太最多呢?是川军将领范绍增。他的姨太太多达四十位,可谓旷古奇闻。不过,范绍增风流而不下流,对姨太太们很讲感情,不像军阀张宗昌、杨森之流经常强暴良家女子,且不把姨太太们当人看。提起范

0评论2024-01-25152

民国时期十大汉奸的最终下场
汪精卫--从志士到叛国者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他不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且担任会章起草和评议部

0评论2024-01-25147

蒋介石的延安之行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轰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进犯。3月19日晨,在南京官邸的电讯员终于收到了蒋介石久盼的胡宗南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喜形于色地报告说:“胡部进占延安城。”蒋介石接到电报一看:“我军经7昼夜

0评论2024-01-25145

蒋介石的识人术
蒋介石一生模仿曾国藩为人做事,用人上也多用曾国藩的办法,通过小事和语言观察对方,凡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够得到重用;反之,即使有天大本领,不但不为蒋介石重用,反而会被怀疑、提防。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式得来他后来最为倚重的三位大

0评论2024-01-2589

真诚足以成大事
4月8日,周恩来到达肤施东北的川口。4月9日,张学良自驾飞机抵达肤施。周恩来与张学良以前从未见过面,但彼此并不陌生。一位是威名赫赫,并带着浓厚传奇色彩的中共领袖;一位不仅是东北军少帅,而且是全国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刚一落座,周恩来就说:“

0评论2024-01-2581

民国时期的三大“母老虎”
“怕老婆”者,古已有之,今亦不乏。民国时期,有许多政要高官都在此列,其中,尤以汪精卫、戴季陶、张继三人为甚,究其缘由,一是因其性格使然,二则因其内助强悍所致。汪、戴、张三人均为国民党元老,政治地位显赫,其三位夫人陈璧君、钮有恒、崔震华则并称

0评论2024-01-2394

蒋介石中央军在抗战中牺牲究竟有多大?
国军的22场大型会战(10万规模以上):国军:75万军力伤亡:30万总指挥:蒋介石日军:30万军力伤亡:4万总指挥:松井石根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937年11月8日国军:58万军力伤亡:10万总指挥:阎锡山、卫立

0评论2024-01-23104

民国第一越狱案前后始末
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上午10时许,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刑场,4名五花大绑的“特殊”死囚被依法处决。说这些死囚身份“特殊”,是因为他们是当时震惊海内外的“民国第一越狱案”的几位参与者。一1936年5月30日早晨,国

0评论2024-01-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