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冥府阴兵平叛军

2024-01-25 03:50730

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而就在五花八门的战争形式中,最令人出奇的便是宋明帝刘彧借助于冥府阴兵平定叛乱的战斗了。这支面貌狰狞恐怖的“鬼魂”军队作战方式独特,并且个个手持利斧骁勇异常,令对方无不心惊胆寒,其赫赫战绩不仅被记载于《南北朝·宋史》一书中,而且在民间更是流传得神乎其神……

洗雪耻辱

公元420年,握有兵权的名将刘裕废掉了东晋最后一个小皇帝,自立国号为宋,史称刘宋王朝,从而开创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代。刘裕及其继承者为巩固刘氏江山,大封同姓诸侯王。于是出身相对卑微的皇室远房宗亲刘彧侥幸被册封为湘东王。

刘彧虽然名义上贵为王爵,但是却备受当朝皇帝刘子业的百般戏弄欺凌。刘子业是历史上荒淫残暴的典型昏君之一,常用侮辱臣下和滥杀无辜来逗闷取乐。他见湘东王刘彧生得身体肥胖,便戏称其为“猪王”。在刘彧一次入朝的时候,刘子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令侍卫抬来一个猪槽,倒进去腐败得臭气熏天的猪食,强迫刘彧趴下来双手伏地像猪一样去吃。刘彧没有办法,只好强忍着眼泪装作顺从的样子去做。当看到刘彧满脸都是猪食的狼狈相,刘子业不禁开心得抚掌大笑。

刘子业此后不仅多次强令刘彧吃猪食,甚至还骑在他的身上,逼其绕着朝堂爬行。就算刘彧累得满头大汗,趴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刘子业仍不满足,叫侍卫把他抬起来扔进粪池中去“洗澡”。刘彧虽然惧怕生性残暴的刘子业,但是也有忍无可忍怒目而视的时候,刘子业见状便勃然大怒,传来宫廷屠夫要像杀猪一样将刘彧开膛破腹。幸亏当期值日的殿前将军刘成海替其苦苦求情,刘子业才算是格外开恩饶过了刘彧性命,但是照例命令卫士当场鞭笞30下,直到把刘彧抽打得遍体伤痕方才罢手。

刘彧就这样忍辱负重地把委屈和泪水咽进肚子里,表面上对刘子业继续恭顺有加,暗地里却与统兵大将刘成海、李承文结成死党。刘成海虽然同为皇室宗亲,但是同样对刘子业痛恨得睚眦欲裂。因为刘成海的娇妻曾被刘子业以入宫探询臣属家眷为名,硬是强迫留下过夜,直到一个月后才放出宫来。而李承文的父亲在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中因屡立战功威信大增受到刘子业无端猜疑,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其逮回京活活车裂而死。于是,刘彧、刘成海和李承文在共同反对刘子业的基础上歃血为盟,发誓不诛杀刘子业决不罢休。公元465年冬季,利用刘子业离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去余杭赏玩腊梅花之机,以湘东王刘彧为首的反对派势力迅速发动了武装政变。刘成海、李承文指挥忠于湘东王的军队抢占京城后,立即分兵追杀刘子业。刘子业闻讯惊恐万状,率身边禁军负隅顽抗,但是被其杖责过的禁军将领这时阵前倒戈投降了刘彧。结果走投无路的刘子业逃进一座山神庙中自缢而亡,其尸体也被乱兵们剁为肉泥。

刘彧洗雪了积压胸中多年的深仇大恨后,在刘成海、李承文的拥戴下,正式继承了大宝,史称宋明帝。由于其“猪王”的绰号朝内外尽人皆知,自然有许多刘氏诸侯王和地方将领对其不服,纷纷举兵造反。一时之间狼烟四起,宋明帝的统治岌岌可危。刘成海、李承文不愧是刘彧手下忠心耿耿的重臣,领兵冲锋陷阵,但是叛军兵多势众,几个阵仗下来就把两人的队伍打得七零八落。

阴兵助阵

眼看叛军就要打到建康城下,宋明帝情知江山社稷难保,就准备好剧毒药液,装置于葫芦里日夜带在身边,准备一旦京城失陷敌手就自尽殉节。但是就在叛军节节推进时,却冷不防在紫金山下遇到了一支“鬼魂”军队。这支队伍中的士兵均是个个面目惨白,头发披散,冲锋时口中发出呜呜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箭矢射在他们身上竟然毫无作用,而他们作战时手持利斧,冲入叛军阵营内如砍瓜切菜般骁勇异常。被杀得大败的叛军将领满心诧异,派人进行侦察后更是瞠目结舌。对方的统帅居然是已经死去一百多年的前东晋大将苏峻,这次他带领着一支从地府中组建的阴兵队伍前来襄助宋明帝。

叛军们万万没料到宋明帝会有通灵之术,居然在危难时能够招来苏峻及其统率的三千藤甲兵“鬼魂”为其助战,认为这是天意的安排而让宋明帝坐稳江山。于是在阴兵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在心理上濒于崩溃的叛军主力很快瓦解,甚至纷纷倒戈表示拥护宋明帝。刘成海、李承文趁机重整本部人马配合阴兵进行反攻,不出两个月就荡平了所有反叛作乱的地方势力。而那支立下赫赫战功的阴兵队伍也在一夜之间神秘地从世间消失了。

宋明帝的皇位宝座坐稳后,在诏书中一再表白说正由于自己继承帝位是顺应天意民心,因此破例得到地府阴兵相助,这才以弱胜强击败了反对势力。为表彰苏峻及其统领的阴兵助战功劳,宋明帝亲自在紫金山下摆祭进行悼念,追赠苏峻为“功德圆满大将军”,还拨出专款为其修建了多处庙宇和祠堂。至今,其中的一处庙宇残址仍保留于南京下关的老虎山上。

刘成海、李承文由于在平叛战斗中同样功不可没,又是宋明帝的最主要扶持者,因此自然掌握了朝中重权。宋明帝表面上对两个人信任有加地给予重用,暗地里却派人监视其言行举动,唯恐他们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自己统治。当觉察到刘成海因功恃傲广结党羽时,宋明帝便故意指使心腹人物到街上散布刘成海有图谋皇位的不轨之心。当刘成海被拘捕起来进行讯问时,当然不肯承认自己有谋反野心,于是宋明帝下令将他羁押于狱中以待其反思招供,不曾想身体健壮如牛的刘成海却不明不白地暴毙在牢狱里。

宋明帝暗害掉刘成海后,只剩下势单力孤的李承文,便可以公然下手了。当传旨的宦官带着一杯鸩酒来到李承文府中时,尚蒙在鼓里的他正和密友陈怀远在对弈。听到宋明帝让自己饮毒酒自尽的命令,李承文犹如晴天霹雳般好半晌没能反应过来。稍后他对陈怀远默默地流着泪说:“自古道伴君如伴虎,原以为我尽心竭力小心服侍皇帝就能昭证自己的忠诚之心,没想到还是落得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陈怀远见状气愤地劝谏道:“大丈夫生就天地间,岂能受他人支配生命来显示自己的怯懦,就算是兔子咽气前也要蹬蹬腿,何况堂堂七尺男儿……”

陈怀远建议李承文集合府中亲兵杀向皇宫与忘恩负义的宋明帝拼个公道。但是李承文绝然地摇摇头,表示愿意以自己一个人的身死来换取全家上百口人的生存。于是他最终忍屈含悲地接受了宋明帝赐其自尽的旨意,喝下毒药酒走上了黄泉路。宋明帝还算是人性未泯,特意颁诏让李承文的家属世代享受王爵俸禄。 宋明帝之所以要煞费苦心地除掉对自己来说立下汗马功劳的刘成海和李承文,除了担心两人权重尾大摆脱不掉外,其实更主要的是害怕泄露关于阴兵杀敌的真相。不过在与李承文无话不谈的陈怀远遁入山间隐居后,宋明帝借助阴兵平叛及杀人灭口的秘密还是悄悄地传扬开来。

还原真相

原来,一百多年前的东晋大将苏峻带兵进占建康控制皇室后,为加强护卫力量,特意精选出三千士卒作为自己的亲兵。为了达到威慑反对派的目的,苏峻计划将三千亲兵训练成以一抵十作战勇猛的所谓神兵。他用重金收买民间艺人制作了三千只“夺魂哨”放在口中吹响时能发出呜呜怪声,仿佛鬼嚎般令人心惊胆颤。苏峻平素喜欢搜集和研究甲胄,毕其生的精力研制了一种专门能防箭矢的藤甲,并且派人到山中采集这种少见的坚实野藤来照样子制作这种甲胄。

就在苏峻的这支手持利斧作战的神兵接近训练完毕之际,不料反对他的温峤和陶侃进兵太过神速,未容苏峻的神兵派上用场就袭占了建康城。苏峻匆匆撤离后将三千只“夺魂哨”和三千副甲胄藏到了蛇盘山的一处山洞里,企图喘息过来后利用它们东山再起。但是就在苏峻刚刚藏好这些东西,混进来的敌方奸细就于夜间手持利刃刺杀了他,并将人头献于温峤和陶侃。

苏峻手下的一名心腹副将携带藏宝图隐姓埋名销声匿迹后,那批“夺魂哨”与甲胄的下落遂成为不解之谜,好在它们并不是真正令人眼馋的金银珠宝,因此没有引起探宝者的关注。直至一百多年后,宋明帝继承大宝,委派刘成海、李承文领兵抵御叛军。正当战事对宋明帝极其不利时,他偏巧偶然间得到了这份藏宝图,于是找来刘成海、李承文面授机宜,拿出府库中的大量金银玉帛专程招募了三千名孤儿出身没有后顾之忧的青壮年男子,利用蛇盘山山洞中储藏百余年的“夺魂哨”和藤甲,组成了一支所谓由苏峻统率的地府阴兵。阴兵们个个脸上涂白,嘴中含哨,衣服里面藏有那种特殊的甲胄,再加上宋明帝甜言蜜语般的种种封赏和许诺,作起战来自然格外卖力。叛军见箭矢伤不到对方,便恐惧地相信他们确实是苏峻带领的阴兵,于是纷纷倒戈投向有“鬼魂”襄助的宋明帝一方。宋明帝在彻底平定叛乱稳固了统治后,不仅没能兑现诺言,为防止机密外泄反而派遣刘成海、李承文将所有阴兵诱进一处狭窄谷地内扎营,而后在上游决堤放水淹死了他们。宋明帝接下来便相继拿刘成海和李承文开刀,以为除掉这两个人后关于阴兵的秘密就会永远封存于世,不曾想李承文在仰药自尽前竟将事情真相和盘告诉了好友陈怀远,遂使这段历史才没有成为未解之谜。

不过宋明帝的好景不长,仅仅做了十来年皇帝后,内忧外患就接踵而来。特别是他常常在刘成海、李承文及三千冤魂向其索命的噩梦中被惊醒,以至于夜不能寐酿成头昏病,直到患上难以治愈的精神分裂症。479年冬季,宋明帝最信赖的禁军将领萧道成重演他当年篡位杀刘子业的故伎而发动宫廷政变,将主子宋明帝腰斩两截,从而结束了刘宋王朝半个多世纪的统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浑瑊和李晟
李希烈发动叛乱以后,派兵围攻襄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危急,洛阳也吃紧了。公元783年,唐德宗从西北抽调泾原(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的人马去增援襄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接到命令,带了五千人马到了长安。泾原兵士听说朝廷下令调动,本来认为一定有什么

0评论2024-01-2555

颜杲卿骂贼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gǎo)卿。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g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

0评论2024-01-2568

马嵬驿兵变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

0评论2024-01-25104

南霁云借兵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

0评论2024-01-2559

李泌归山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音bì)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在今河

0评论2024-01-2573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

0评论2024-01-2569

杜甫写“诗史”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

0评论2024-01-2566

莫言斋系列之英雄泪
如血残阳,透过门窗,投在几前,映得他手中的宝剑闪着妖异的光。晚儿默默地点了最后一点胭脂在唇上,艳红颜色,鲜艳欲滴,回了头,轻轻问:“郎君,晚儿今日妆面如何?”他无语。“战袍已补好,在前厅横几上。”他点点头。晚儿整整衣衫,留恋地看了一眼夕阳里

0评论2024-01-2571

军权、大厦、金钱
1861年4月,林肯号召人们志愿起来保卫联邦时,三十九岁的格兰特看到了自己的机会。格兰特放弃了他在商店的工作,穿上了他那身皱皱巴巴的旧军装,在加利纳帮助征召了一个志愿连,但他谢绝了选他当他们的连长。这是因为,他想得到更好一点的东西。他给州长

0评论2024-01-2574

马嵬坡之杨贵妃盛世之谜
公元756年,本来繁华一世的大唐帝国陷入了危机,朝纲败乱,天子任用奸臣,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大影响的叛乱——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听信奸佞小人边令诚之言,以两军交战不利,战败弃地之罪将高仙芝、封常清正法,至此大唐军队一蹶不振,玄宗重新任命

0评论2024-01-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