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之所以步步高升,权倾朝野,与他善于交际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以“敬”换来援引、扶持与指导。曾国藩会考那一年,总考官是朝廷很有权威的重臣穆彰阿。考试之后,曾国藩拜见了穆彰阿,并一直以“恩师”相称,执弟子礼,穆彰阿对曾国藩的人品、学识极为欣赏,于是向道光帝推荐了他。
曾国藩得到圣旨到中和殿候见皇帝,但等来的却是“皇上今日没空,命你明日再来”。出来后他急忙禀告了穆彰阿。穆彰阿马上吩咐下人把中和殿条幅上的字抄录下来,并命曾国藩回去背熟。果然,第二天道光帝问他的就是中和殿条幅上写的是什么。
曾国藩对穆彰阿的恩情牢记在心,对他的尊敬更是始终如一。穆彰阿被罢免后,曾国藩仍然经常去看望他。20年后,曾国藩赴任直隶总督,进京陛见时,又专程去拜访了穆氏的后人。
其次,懂得放低姿态。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然而,曾国藩从四品升为三品,除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没有引路官,也没有扶轿的人,且轿呢仍为蓝色。不久,曾国藩升为二品大员,出行规格仍如此。
有一年,曾国藩不等皇上批准,匆匆回籍奔丧,左宗棠大为不满,说曾国藩自私无能,临阵脱逃,一时间长沙官场哗然和之。于是,曾国藩主动去拜访左宗棠。在距离左宗棠家很远的地方曾国藩就下了轿,并且不穿官服而着便服,不带一个随从。曾国藩从此低姿态,终于将“裂痕”修复,取得了左宗棠的认同,并得到了左宗棠的大力辅助,使其在以后的战争生涯中如虎添翼,步步高升。
再则,诚心尽力地培养后辈贤才,并诚意举荐任用。曾国藩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很早就起床查营,然后在黎明时分与幕僚共进早餐。初到曾国藩幕府,李鸿章很不适应症这种生活,深以为苦。一天早晨,他以头痛为名想多睡一会儿,曾国藩便派人告诉他必须所有幕僚全都到齐才开饭,李鸿章这才匆忙披衣,“踉跄前往”。饭后,曾国藩严肃地教训他:“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李鸿章“为之悚然”。曾国藩素知李鸿章“才气不羁”,故对他要求格外严格,尽力雕琢,陶冶其性情,培养其道德。凭着这样的用、培养人的能力,曾国藩带出来的李鸿章、沈葆桢等都成为大清后期的栋梁之才,有如此大批后辈贤才聚集在周围给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曾国藩想不升迁都难!
得道多助,曾国藩交际有道,故而能够步步高升,成为“中兴第一名臣”。
仇人相见不眼红
赵尔巽原在御史台当差,按官场说法,这是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的岗位,专勾人的。人家在衙门吃香喝辣,好不快活,你却持一根绳索,将其勾来,或投牢狱,或投地狱,真是恶人。这当然不是人心本恶,而是职位使然。赵尔巽既吃这碗恶饭,自然也干过恶事。有个山西按
0评论2024-01-2570
曾国藩和中国的家训文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何
0评论2024-01-2586
曾国藩的“微博”
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
0评论2024-01-2564
贫“困”曾国藩
道光十七年,27岁的曾国藩进京会试却名落孙山,只得怏怏返乡。途经金陵时,他在书店无意发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明史》。一问书价,他又喜又忧。喜的是,袋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相等;忧的是,买了《明史》便无钱回家。他双手紧攥着兜里的银子,徘徊良久,最后
0评论2024-01-2572
九品棋手曾国藩
围棋最高的段位是九段,曾国藩下围棋没得段,只得了个九品棋手。这个"九品棋手"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曾国藩在洪泽湖与太平军作战,打了好几个月,不仅整个船队被太平军击毁,连曾国藩自己也差一点被活捉。因为在洪泽湖呆长了,两脚得了牛皮癣,化脓淌水,
0评论2024-01-2573
曾国藩智救义父
清朝同治年间,在湖南衡阳农村有一个老农,老农善良而倔犟。一次老农的地被当时的乡绅因为扩建祖坟而占去了大半。老农很生气,无奈之下跑到县衙告了一状。可是衙门自古以来都是帮亲不帮理,官司打了好久,最终还是老农输了。老农眼看着自己的地被人占了却没有
0评论2024-01-2574
蒋介石的识人术
蒋介石一生模仿曾国藩为人做事,用人上也多用曾国藩的办法,通过小事和语言观察对方,凡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够得到重用;反之,即使有天大本领,不但不为蒋介石重用,反而会被怀疑、提防。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式得来他后来最为倚重的三位大
0评论2024-01-2589
曾国藩在狱中
一个胖墩墩的狱卒拎着篮子来送饭。这是曾国藩平生第一次吃狱饭,接过来一看,是一个黑糊糊的窝头和一碗浑浑的水。曾国藩拿起那黑窝头咬了一口,却是牙碜得倒胃。这哪里是面做出来的,分明是用土捏的。尽管早已饥肠辘辘,曾国藩还是把“饭”推向一边,心中默念
0评论2024-01-2574
能受气,方成器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有李鸿章。曾国藩很欣赏他。常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成大事,是栋梁之材”。但时任翰林院任庶吉士的李鸿章运气实在不怎么样,每次向皇帝呈奏折都
0评论2024-01-2579
聂其璧:曾国藩外孙女的叛逆人生
聂其璧:曾国藩外孙女的叛逆人生她是曾国藩的外孙女,却从不遵循家训;她是上海道台聂缉的幼女,结婚时宋美龄为她做傧相;她是时髦的洋派人物,曾孤身追星追到好莱坞;她是骄横的大小姐,“文革”中以号啕大哭保护家人;她是上海名媛中“扎眼”的刺头,朋友落
0评论2024-0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