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袁世凯的拔树理论

2024-01-25 02:34114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袁世凯正隐居“垂钓洹水”,静观清廷和革命党双方的角力,自己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10月14日,清王室下诏起用袁世凯对付革命军。在袁世凯看来,自己得到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一方面利用清廷对付革命军;另一方面利用革命军对付清廷,从而火中取粟,乱中取胜。

南北和谈后,清帝最终被迫退位,袁世凯此举实现了“三赢”:对清廷而言,和平退位,可享受优待;对南方革命党人而言,实现了废除帝制,建立民国的既定革命目标;对他自己而言,最终成为正式的共和国开国元首,完全独享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袁世凯曾对幕僚袒露心机时说: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这棵大树,是三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一代枭雄袁世凯就凭这拔树理论成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生平简介 屈大均诗词代表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最开始叫绍龙、绍隆,后来改为屈大均,字骚余、翁山、介子,号菜圃,生于公元1630年,去世于公元1696年,是广东番禺人氏。屈大均在当时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屈大均的父亲早些年入赘到南海县的西场,所以崇祯三

0评论2024-01-2352

岭南三大家陈恭尹生平简介 陈恭尹诗词代表
陈恭尹是清初诗人,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的儿子,以明朝遗臣的身份终老。陈恭尹为广东顺德县人氏,字元孝,号半峰,晚年之时号独漉子,生于公元1631年,去世于公元1700年,与屈大均、梁佩兰二人合称岭南三大家。父亲陈邦彦,与当时的抗清志士陈子壮、

0评论2024-01-2343

如何评价南明首辅马士英?马士英到底是不是
马士英是明朝末年和南明大臣,万历年间中进士,在明朝末年做到凤阳总督的位置。后来他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弘光小朝廷,在弘光朝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仍然总督凤阳。马士英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很多人都将其打入奸臣一列,对他的评价总是抱着批判

0评论2024-01-2342

明末清初将领金声桓简介 金声桓是怎么死的
金声桓,是明末清初之时的将领。最开始是明朝将领,后来投降清朝,随后又反清归明,协助永历帝,进行抗清活动。人物档案姓名:金声桓字号:虎臣谥号:忠武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末清初出生地:辽东去世时间:公元1649年爵位:榆林王主要成就:

0评论2024-01-2341

最没原则的军阀苗沛霖简介 苗沛霖怎么死的
苗沛霖是清朝末年著名军阀,一生反反复复,追求权利,深陷权利的深渊而难以自拔。而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与小时候的贫穷离不开关系。苗沛霖家庭贫困,祖辈世代务农,家徒四壁是他们家最好的写照。苗沛霖自小就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开始的时候,是期望通过

0评论2024-01-23147

历史上真实的长平公主 为什么她差点嫁给屠
中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就算是皇室公主也不能免俗。大多数公主在史书上只有一个称谓,生平事迹不详。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特别受宠的公主如馆陶公主、太平公主、卫长公主等。有些则是因为人生传奇,诸如长平公主、阴山公主等为人熟知。长平公主绝对是皇

0评论2024-01-2352

崇祯帝袁贵妃简介 袁贵妃是怎么死的?
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他的死亡,标志着明朝的灭亡。虽然崇祯帝死之后,还有南明政权。但偏安一隅的南明,已经不算是大明了,所以说崇祯帝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不为过。作为一位亡国帝王,还是以那么惨烈

0评论2024-01-2350

丁汝昌怎么死的?死了为何不能立刻下葬?
盛世文臣,乱世武将,国泰民安之时,自有文臣治国理政,当国家面临战祸之时,就需武将赶赴杀场,以命博个天下太平。而在战场上拼搏的将士,无论他是战死还是功成归国,都应该算是国家的英豪,受世人称赞。但是历史上有一位将领,殉国自尽,皇帝并没有称赞他的

0评论2024-01-2343

清末民初海军将领程璧光简介 程璧光是怎么
程璧光是清末民初海军将领,清朝之时为北洋舰队将领,曾经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程璧光向日本递交投降书,因为这件事,程璧光后来被清廷革职。清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之后,清廷灭亡,民国政府成立。民国时期,程璧光一度担任任北洋政府下之

0评论2024-01-2252

湘军大员曾想把曾国藩扶上皇位
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行宫突然病逝,继其位者是年仅6岁的载淳。咸丰临终时将幼子托孤于载垣、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而与咸丰久有矛盾的恭亲王奕,同权欲极重的慈禧太后联合。于是,发生了“顾命”与“垂帘”的夺权斗争,其情势云谲波诡,惊人心魄。久控

0评论2024-0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