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

2024-01-25 00:431060

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

财富档案

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区成功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领导下的台塑集团不但雄踞台湾之首,亦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王永庆出名不仅因为他拥有巨额财富,还因为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独出心裁和人格魅力。

企业类型

塑胶业。

成长记录

台湾商界的精神领袖,也是华人圈里的经营之神。台塑集团的创办人,台湾十大财团之一,被誉为“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塑胶大王”,个人资产约有27亿美元。

他曾是台湾一个穷苦的卖米小伙计,现在是横跨各个领域的第一大企业家;他曾对塑胶一无所知,却创办了最大的塑胶集团;他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却提出了多种合理化经营方法和建议,被人们广为传颂;他是一个超级富豪,却一条毛巾用了27年;他就是著名的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在台湾,他的地位就相当于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直到今天,这个已经86岁的老人还不轻言退休,依然雄心勃勃地在内地大力投资,为两岸统一、早日实现“三通”而努力。

不甘清苦的喂猪少年

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他祖籍福建安溪,这里出产蜚声国内外的名茶铁观音,从祖上开始,家里就一直以种植茶叶为生。

小时候,家里十分艰难,作为家里长子,王永庆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喂猪,帮家人干活。父母辛苦供他读书,但是他对书本从来不感兴趣,因此成绩从来没好过,小学毕业就开始做工了。

15岁那年,经人介绍,王永庆来到一家米店打工。聪明伶俐的他,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虽然是小地方,但竞争也很激烈,并且王永庆是外来户,而当地的顾客在此之前都已有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由此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塑胶粉,王永庆看到这一领域的潜力,就和创业伙伴一起去找政府主管,申请这个项目。可是由于他对塑胶一无所知,不但没有申请到项目,还被大大地奚落了一番。为此,王永庆花了1年的时间学习塑胶知识,而这些知识为他以后的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政府也愿意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来办。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于是无奈之下,这个风险大、利润不高的项目还是落到了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身上!

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1954年3月,台湾第一家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登记设立了,自有资金约50万美元,美国援助有67万美元。3年的筹建工作之后,改名为台湾塑胶工业公司,王永庆自任董事长,正式生产PVC塑胶粉,从此,他走上了事业的起飞点。

万事开头难,正如何义所说,塑胶粉粒生产出来了,但首期月产仅100吨,可谓世界上规模最小的。付出的成本根本无法收回,而当时的日本同类产品物美价廉,充斥了台湾市场,王永庆的都积压在仓库,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就在这种时候,许多股东都没有了信心,纷纷退股,而王永庆却表现出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眼光和胆量,他决定“破釜沉舟,在此一举”,毅然变卖了但在强大的压力下,是丰厚的回报,在这一点上,王永庆从不吝啬,压力与激励相结合,产生的是强大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台塑成为许多热血青年创业学东西的最好去处吧。

在生活上,虽然王永庆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却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了!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很不高兴,差点大发雷霆!在吃的方面更是“简便”,家常的卤肉饭就足够了;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用了近30年!他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为省邮资,他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每封信都是密密麻麻好几张。

对于他近于怪癖的节俭,许多人为之不解,但王永庆自有回答。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美国圣若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的典礼上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身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生活的困苦,才产生了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贫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的确,正是在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之下,王永庆才建立起今日的辉煌,成就了其台塑帝王的梦想。因为知道回首过去,才明白现在的不易,所以才会充满压力,倍加珍惜。这就是台塑的精神!

成功秘诀

有敢于用身家性命做“赌资”的抉择魄力。

信守“人是企业之魂”的定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她的爱战胜时间抵住流年
他是哲学界巨擘,为了“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他在白色恐怖中以一支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最终遭迫害。在他不幸人生中唯一幸运的是遇到她,那个为爱永葆热情的女子。她像一阵风,吹醒了梦中的呢喃1945年10月的一天,夏君璐打开位于重庆黄桷

0评论2024-01-2570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岁月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蒋介石一手策划排除阎锡山职权1949年12月7日,这是

0评论2024-01-2552

看朱镕基的论辩之道
2000年10月14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日本,并接受了日本的TBS电视采访。现场有99名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民众参与,代表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对中国有着明显的敌意,频频向朱镕基总理提出一些刁钻刻薄的问题。朱镕基总理却用过人

0评论2024-01-2561

王雪红:“打败”郭台铭的女人
近年来,郭台铭一直是台湾首富的不二人选,但是在2011年,这一幕发生了变化,《福布斯》杂志宣布,53岁的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以68亿美元的净资产“打败”郭台铭,成为了新一代台湾首富,一时间,台湾商界流传已久的“生女当如王雪红”的言论再次成为

0评论2024-01-2585

不可预知即人生
人生不可能有一张蓝图我生在美国,我的生活蓝图似乎跟别人不太一样。画面跳到我5岁的时候。我在美国华盛顿上小学,我记得很清楚,我上了两个星期一年级的课。突然有一天老师没有来,我回头一看,见老师站在不远处跟校长在说话,指着我的方向。他们说完话,老

0评论2024-01-2571

有位姑娘在水一方
她只活了42岁,事业如日中天,终其一生,没有披过婚纱。不是没有人爱她—她公之于世的恋情就有六段;她逝去十多年后的今天,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坦白当年对她有“非分之想”;某歌星追求者干脆买下她的旧宅,无限缠绵地说:“我和她,总算是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了

0评论2024-01-2575

当年那些坏学生
吴念真,台湾知名导演、作家、编剧、演员、主持人。1973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从1981年起,陆续写了75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主持《台湾念真情》节目三年。代表作品:《恋恋风尘》、《童年往事》、《风柜来

0评论2024-01-2572

我在于凤至身边的日子
尽管过去了将近30年,但有一幅暗淡的画面却始终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疏星点点的深夜,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的山上,一幢平层别墅里,我搀扶着下肢几近瘫痪的老太太去了趟厕所。回到床上,老太太再也睡不着,倚靠着床头,失神的眼睛蒙着一层白翳,空洞地注视着窗

0评论2024-01-2587

曾经云霞满天
羊街羊街的石板路坑坑洼洼,却一派江边古镇的幽雅。大约是因为少有人居住,黄昏时就显得格外宁静。很多院落大门紧闭,据说白天是开放的。诸如恭请中研院史语所前来李庄的乡绅罗难陔就住在这条街上,也是他把房子拱手相让,供那些学术大师如李济、梁思永等在此

0评论2024-01-2562

维密天使的内衣竟是咖啡渣
一场秀,就能掀起全世界狂欢,这一殊荣当属“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a’sSecret)。除了性感的超模、精美的设计以及绚烂的舞台效果,“维多利亚的秘密”还在于重新塑造了内衣品牌的健康形象。内衣不再是闺房和脱衣舞秀上的专有品,而是以内衣

0评论2024-01-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