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校饭堂那些事
当人们回忆起大学时光时,总会有很多故事与吃相关。每个学校食堂总还有那么几样让人惦记的美食,那么多口口相传的传说,以及那些呼朋引伴的青春记忆。
【“科学控”对上“馒头神”】
一则关于清华大学食堂的故事流传甚广。清华两女生吃饭,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位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儿。”
这个段子有几分可信,要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清华,其学生的“科学控”精神经常体现在吃饭上。一个清华学生曾在学校后勤网上投诉食堂给的米饭太少,他是这么说的:“做了个实验,用3两米煮成了11两饭,去掉不精确的因素,算1两米煮成3两饭,应该是150克,远大于食堂的标准90克。”还有一名学生投诉饭菜里有异物,她写道:“今天中午在十食堂五号窗口小炒中竟然出现一只长约1厘米,最大宽度约6毫米的类似蟑螂的虫子,呈乳色状,身体部分残缺。”
清华食堂曾有过一个英语卖饭的窗口。那个师傅叫张立勇,人称“馒头神”。有一次,两个学生在卖饭窗口前讨论,英语单词中有面包,怎么没注意有“馒头”呢?“有,是Steamed bun。”张立勇接过话茬。
2004年,初中毕业的他托福考了630的高分,令很多人佩服:“少林有‘扫地僧’,咱们清华有‘馒头神’,都惊世骇俗!”
【万能的土豆】
京城的大学食堂中最出名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曾有“海淀四绝”之说,无论是“北大的园,清华的汉,北外的妞,民大的饭”,还是“学在清华、玩在北大、爱在人大、吃在民大”,总之不能漏掉“民大的饭”。
民大的食堂胜在品种多,一个风味食堂包揽了全同各地各民族的特色佳肴。
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道广受追捧的菜,比如清华七食堂的小笼包、北京大学一食堂的冬菜包。
北京电影学院的食堂特别迷你,只有一座灰色两层小楼。那里的宫保鸡丁是一绝,量大味足。当然,很多人去北影不是为了美食,而是为了美女,可能隔壁桌坐的就是赵薇,或者周冬雨。这方面一直不太抬得起头的清华,现在也有自己的招牌,那就是“奶茶妹”章泽天,这个以清纯形象在网上迅速走红的小姑娘放弃进入娱乐圈的机会而选择了清华。
京城高校中最出名的一道菜当属中国传媒大学的水煮鱼,很多海淀的同学都千里迢迢赶去品尝。“没吃过水煮鱼,就没来过中传。”从中传走出去的白岩松等名主持也对其念念不忘,常回来撮上一顿。
中传毕业生、歌手王蓉还写过一首《水煮鱼》纪念这段岁月:“骑着二八单车在胡同里自由穿梭,我们转过街角想起了第一次约会。就在这家小店你被辣得满头大汗,还要作着小菜一碗为我忙得团团转,我爱你就像爱吃水煮鱼。”可惜,因食堂改为他用,中传的这道菜在2010年彻底成了传说。
而土豆是学校食堂永不谢幕的主角,切块的、拉丝的、片状的、长条的、切瓣的、捣成泥的。它也是万能的,在宫保鸡丁里是鸡丁,在水煮肉片里是肉片,在咖喱牛肉里是牛肉……难以想象,没有了土豆的学校食堂该怎么办。
【价低只得限购】
由于有国家补贴,学校食堂的价格确实一直比较低廉。北大食堂曾因亏损太多,而暂停销售鸡蛋炒饭。
叶企孙:今天,我才知道他的存在
(一)回来的飞机上看书,无意中翻到一张照片。那个人我不认识,看到的时候却还是愣了一会儿。很少能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是他,破格选送年
0评论2024-01-2593
奥运冠军背后的女人
雅典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决赛结束后的采访区,一位中国运动员对着摄像机镜头,当着全世界观众,欣喜而甜蜜的拿着手机大喊:“老婆,我死爱你!”这个人就是张国政。夺冠以后的的第一个电话,中国力士选择打给挚爱的妻子,也就是镜头前这个电话把让高文娟
0评论2024-01-2592
终其一生,他只是—个文艺青年
上世纪赴欧学艺的著名官费生,先有20年代的徐悲鸿与林风眠,继之有30年代的吴作人与吕斯百,到了40年代,赵无极、熊秉明、吴冠中三位先生,成为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2000年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访
0评论2024-01-2577
你责怪一个人的审美是没有意义的
时隔多年,再一次来到清华西阶,感觉跟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15年前,我在这里学过信号与系统专业。当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年后自己会在这里谈论音乐。有人说,如果在清华读书不用考试的话,很多人愿意在这儿生活一辈子。我能够理解这种对校园的美好感
0评论2024-01-2598
吴宓的大度
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吴宓对这个天才弟子“青眼有加”。常常在上完
0评论2024-01-2584
在民族的空白处栽种的人
(一)在飞机上看书,无意中翻到一张照片。这个人我不认识,却在看到时愣了一下:很少能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等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是他,破格选送年仅19岁的李
0评论2024-01-2566
李健:始终在追寻一双充满诗意的眼睛
尽管李健并不认为《传奇》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但从这首歌曲中渗透出的那种风轻云净的唯美风格,却贯穿着他创作的始终。5月17日,在一场名为“音乐与诗”的弹唱会上,李健道出了自己这些年来对于音乐和诗歌的向往与坚守。悠然自得的八年如果没有被保送到清华
0评论2024-01-2578
我的父亲罗家伦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北大的罗家伦父亲是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旧式读书家庭,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的传统教育,但也有机会读到
0评论2024-01-2576
洪清华:旅游操盘手“死磕”产品
学生总经理用8万资本创业在成立“驴妈妈”之前,洪清华已创办过两家民营旅游咨询公司,前后折腾了六七年,在业内小有名气。但对他来说,创业作为一种特别的天分,或许萌生念头的时间比外人所见到的更早。“我是在农村家庭长大的,大学考到上海后,就不想再用
0评论2024-01-2582
凌晨四点钟的清华自动贩卖机
上大学之后,我培养出一套很奇怪的作息来。晚上一下课,我就一路疯狂地骑车回寝室,再一路疯狂地剥衣服,把自己送到床上。从九点开始睡,睡到凌晨两点左右起床。在一片黑暗寂静中连滚带爬地跳下床,打开笔记本,在电脑开启时寂静的嘶吼中,一点点苏醒过来。这
0评论2024-01-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