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先生,清高自傲,看到乡亲开荤玩笑开心,觉得世风日下,实在不像话,就在大年三十中午贴了一副对联:一沟人都说那话;只有我清白传家。横额是:清正门风。
午饭后见人们围着对联在看,就踱出门来想给大家解释意思,一看对联,脸色变了,不知哪个促狭鬼在上联结尾续了两个字“不假”,下联也续了两个字“自夸”,横额的清字三点水勾成了言旁,成了“请正门风。”
先生急了,忙撕下对联,气哼哼又拟一联报复:赏灯会看小丑看鬼脸花样够看;赴宴席吃猪头吃鸭子酒肴好吃。横额是:热闹过年。贴上对联后,乡亲们看到小丑鬼脸字样,知道先生在扯鸡骂狗,心里怪不舒服。
大年初一清早,先生骂了人心里不踏实,开门就去看对联,果然对联又被人家改了。上联裁去了“赏灯会看”,下联裁去了“赴宴席吃”,对联变成了:小丑看鬼脸花样够看;猪头吃鸭子酒肴好吃。横额变成了“吵闹过年”。他趁周围没人,急忙撕下。
回到书房,他想到这次人家改的横额,觉察到自己太多事了,急忙又拟一联;堂前教子礼义廉耻;雨后育花松兰菊梅。横额是耕读传家。
乡亲们围着看了,都夸先生有学问,这回先生笑了。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
0评论2024-01-2579
笑话:对联
笑话:对联甲乙二人在乘火车,甲突然对乙说:“你有没有发现,这车上的售货员推着小车走来走去,总是喊着一副对联。”乙好奇地问:“啥对联?”甲说:“你听,上联是—香烟啤酒矿泉水烤鱼片了啊,下联是—白酒饮料方便面火腿肠了啊!”乙一下子乐了,问:“那
0评论2024-01-2449
丛兰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在历史上,丛兰并不算出名;今天之所以将他提出来说一说,是因为他不仅是少见的丛姓人之一,更是定下祖训:凡是丛姓子弟,将来只能读书,不能当官的那个人。丛兰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给后人留下这样的遗训呢?丛兰,字廷秀,号丰山,是明朝人士。相传,丛兰刚
0评论2024-01-23103
疯魔章太炎简介 章太炎的骂人典故
疯魔章太炎,人称章疯子。别看这称号好像不怎么好,但实际上这是带着赞誉意味的。俗话说疯子和天才只在一念之间,章太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能力出众,后面跟着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小学大师,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一系列称号,让他有
0评论2024-01-2345
烟锁池塘柳为何是绝对?此上联真是乾隆所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倡导各学科全面发展,古文的学习也渐渐淡化。但每年除夕,新春之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个习俗不曾改变。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在古代,对联更是才子士人研究探
0评论2024-01-2334
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 彭浚的对联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彭浚的大才子高中状元,民间有很多关于彭浚对对联的故事。彭浚在衡州巡视时,查出当地有一家绸缎店是家黑点,表面上卖绸缎,实则背后在进行赌博以及嫖娼。得知此事以后,彭浚就写了一副对联来揭开这家店的真面目,即人情尽在两条腿,衣
0评论2024-01-2345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
0评论2024-01-2345
对联情趣
一提起对联,人们就很自然得想起,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以对联互答寻趣。下面讲几个古今名人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博大家一笑,笑一笑,十年少么。一,解缙巧对得赏解缙从小就是神童,颖敏绝伦,在明史上是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奇古,诗豪奔放,书小楷精
0评论2024-01-2280
大人不记小人过
李局长的儿子李同结婚了,李家在老家柳林庄摆了五天婚宴,今天是第五天,前来赴宴的是李同的同学和老师们。十点钟以后,宾客络绎来到,李同的同学也是三六九等、职业各异,交通工具啥样都有:轿车、“面的”、皮卡、摩托车……李局长父子及新郎官的十来个哥儿
0评论2024-01-2232
听讲座,讲故事
董乡问学编辑部,启动了文学讲堂,聘请曹宝东先生主讲楹联的创作。曹宝东先生,擅长书法,对文学也深有研究,特别是对古诗词和楹联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联有很多形式,重叠、急转、趣读,嵌字,嵌画,回文等等,今天讲的是第三讲,关于对联中的嵌字联。嵌
0评论2024-0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