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听讲座,讲故事

2024-01-22 17:54590

董乡问学编辑部,启动了文学讲堂,聘请曹宝东先生主讲楹联的创作。曹宝东先生,擅长书法,对文学也深有研究,特别是对古诗词和楹联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联有很多形式,重叠、急转、趣读,嵌字,嵌画,回文等等,今天讲的是第三讲,关于对联中的嵌字联。

嵌字联种类很多,有首嵌、腹嵌、尾嵌、递嵌、正嵌、反嵌、明嵌、暗嵌等十余种,嵌字联风趣幽默,有的如美酒香茶的褒扬,有的如投枪匕首的讽刺,对联,虽为短品,却是妙文,会起到特殊的效果。

下面讲几个嵌字联的故事,博大家一乐。

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戊戌政变前,维新人物曾寄望于袁世凯的新军,谭嗣同曾面劝袁世凯出兵围攻慈禧太后所居之所颐和园。袁世凯不但没有对慈禧太后下手,却出卖了变法人士,结果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失去政权遭到软禁。并通缉康、梁诸人,还诛杀了谭嗣同等变法六君子。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于是再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革命党人也认为袁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

同月,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他就任大总统后,倒行逆施,一心想恢复帝制,自己想当皇帝。

他的许多亲信,来电或来函,也大力支持。有一天,他收到有人送来的一封信,他认为又是哪位亲信送来的劝他当皇帝的信件,他让秘书打开,读给他听。

秘书打开后,里面原来是一副对联,秘书看了一眼读道: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听完后,袁世凯越琢磨越不对劲,他接过对联,仔细的看了看,勃然大怒,撕了个粉碎。

秘书不明白总统为什么生这么大气,就问袁世凯,袁世凯气愤的说:“不知是那个混账东西,不知天高地厚,竟然骂本总统不是东西,赶快查一查,查出来严办。”

秘书这才明白,这原来是一幅嵌字联,对联中暗含着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秘书发动大家去查,结果空劳一场,哪里查得出来。

少目焉能识文字

清代有个学台叫吴省钦,胸无点墨,贪脏枉法,在他主持考试期间,利用手中职权,贪污受贿,无论你胸无点墨,只要银子到了手,照样可以榜上有名;哪怕你满腹经纶,你没有银子,照样名落孙山。

一位考生,才学出众,但是,出身贫寒,家中吃上顿,无下顿,他进京赶考,还是亲戚朋友凑得盘缠,连续两年,都是名落孙山。

第三年,有人劝他给主考吴省钦送礼,考生哪里有银子,他走出考场,想到了自己苦读寒窗的经历,想到了父母含辛茹苦供给他读书的艰辛,这次他也没银子送礼,一定还是名落孙山。

他想到这里,拿出纸笔砚墨,龙飞凤舞,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考场门口:

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吞天。

考场散了后,考生们都围在考场门前观看,说说笑笑,指指点点,主考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走出来观看,这时有个考生高声说道:“少目焉能识文字,是说,有眼无珠之人,怎么会懂文字,里面的少目,两个字合起来是个“省”字;欠金安可望功名,现在你没有银子,打通关节,就别想考取功名,欠金合起来,是个“钦”字,这横批更妙,口大吞天,是个“吴”字,这幅对联告诉大家,吴省钦胸无点墨,贪财枉法。”

吴省钦听了后,跑过去,气愤的把对联撕了下来。

这件事传到皇帝耳朵里,派官员来查吴省钦,结果吴省钦被罢官免职,永不录用。

文臣武将对联斗

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皇帝下谕旨,命赵修撰和张指挥去祭奠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

他们两个骑马在前面走着,随从紧跟其后。

赵修撰认为张指挥不过是一介武夫,便有意耍笑他一番。他看了看一脸威严的张指挥,笑了笑说:“张指挥,我有一个上联,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不知张指挥能不能指教。”

张指挥也没有考虑什么,便说:“不知道赵修撰的上联是什么?”

赵修撰停了一会儿说:“我的上联是: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张指挥听了心想,这还不容易,不就是八种乐器一起鸣奏,笛子的声音难以赶上箫的声音吗。但是他仔细一想,不觉暗暗吃惊,原来里面包含有两个古人的名字,笛清是狄青的谐音,北宋时期的名将,箫和是萧何的谐音,汉朝刘邦的名臣,言下之意是武不如文。

张指挥想了一会儿,不紧不慢的对道:

“两舟并行,鲁肃不如樊哙。”

听起来的意思是,两条船一块行走,摇橹的不如用帆的船行得快。张指挥的上联里面,也嵌着两个古人的名字,橹速是鲁肃的谐音,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是文官;帆快是樊哙的谐音,是楚汉相争时期,刘邦的著名大将,下联包含的意思是,文不如武。两个人一还一报。

他们来到目的地,拿出黄表纸,跪在地上,点燃了黄表纸。张指挥用一块木棍不住的翻动着,纸灰漫天飞舞,落得到处都是。连张指挥的头上都落满了。赵修撰看了说:

“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张指挥听了,知道赵修撰说的还是一个上联,临时难以对出来,只好默不作声。

中午进餐的时候,赵修撰用筷子夹起一块肉正要往嘴里放,张指挥一摆手说:“慢!”

赵修撰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夹着猪肉,张着嘴停在哪儿。

张指挥指了指赵修撰的嘴说:

“修撰进馐,馐馔饱充修撰腹”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赵修撰脸红得像一块大红布,自我解嘲地说:“本想捉弄张指挥,没想到反被张指挥捉弄了,自愧不如,惭愧啊惭愧!”

藩臣误国季子言高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一生亲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率军平定同治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地理舆地、兵法。他曾力排李鸿章等海防派重臣之议,抬棺西行,收复新疆。史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为民族存亡和中国的近代作出巨大贡献,是一个有重大历史影响力的伟大人物。

人们对他的评价“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因此,他恃才傲物,对于推荐他的曾国藩也是如此,两个人政见不同,有时候在庙堂上也会争的面红耳赤,因此,曾国藩很不满意。

有一天,曾国藩来到左宗棠家,落座后笑着对左宗棠说:“左宗棠,一副对联,我只想起了个上联,这下联怎么也想不起来,特来向宗棠请教。”

左宗棠看了看曾国藩说:“不知道大人的上联是什么?”

曾国藩拿出他书写的上联递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

左宗堂仔细一琢磨,大吃一惊,这上联里面包含着左季高,意思是说他左季高

目空无人,经常和他曾国藩的意见不和。

左宗棠不漏声色的想了想,他想到同治三年,曾国藩兄弟二人率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天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愤恨湘军,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想到这里,左宗棠微微一笑,提笔下了下联:

藩臣徒误国问尔经营有何曾。

曾国藩看了,尴尬的笑了笑,心想:“好一个左季高,你可真刻薄,我说你言高,你倒说我误国。”

两个人对望了一会儿,哈哈大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老妪续对
清朝末年,四川有一个巡抚官,经常喜欢吟诗作对。有一次外出巡视,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师爷、管家和数十名随从,来到了梁山(今重庆市梁平)的一个叫板桥子的地方。这里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板搭成的桥,故名板桥子。来往的行人都必须经过这座木桥。这天

0评论2024-01-2468

穷秀才撰妙联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泰安知县姜竹轩,是个贪赃枉法、心狠手辣的主儿。百姓们虽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奈何不了他。只有一个外号“王大胆”的穷秀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仗义执言,将一副辛辣的讽刺对联贴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

0评论2024-01-2454

春联的故事
有位先生,清高自傲,看到乡亲开荤玩笑开心,觉得世风日下,实在不像话,就在大年三十中午贴了一副对联:一沟人都说那话;只有我清白传家。横额是:清正门风。午饭后见人们围着对联在看,就踱出门来想给大家解释意思,一看对联,脸色变了,不知哪个促狭鬼在上

0评论2024-01-2464

宾主互对
宾主互对每逢农历七月七日,这家主人照例会设宴款待私塾先生。这年七夕,先生见厨房并无动静,便写了上联:“客舍凄凉,恰是今宵七夕。”主人见了,笑说忘了,对了下联:“寒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先生见主人还没有准备,便再出上联:“绿竹本无

0评论2024-01-2446

船夫的“绝对”
船夫的“绝对”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出了个自负的罗状元。有一次,罗状元乘船去九江,船夫求状元对一副联。罗状元起初不以为然,等到船夫写出上联,罗状元却写不下一字。船夫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0评论2024-01-2448

周渔璜的生平简介 周渔璜的妻子是谁?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风度翩翩,文采过人的大才子,最后却娶了一位贫穷的跛脚女子为妻,他自己还挺高兴的,这是为何呢?周渔璜长得一表人才,再加上科举成绩又如此优秀,待他成年,便成为了当地炙手可热的的青年才俊,许多闺中小姐的梦中情人。一位姓贾的大财主

0评论2024-01-2347

烟锁池塘柳为何是绝对?此上联真是乾隆所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倡导各学科全面发展,古文的学习也渐渐淡化。但每年除夕,新春之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个习俗不曾改变。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在古代,对联更是才子士人研究探

0评论2024-01-2334

石延年是谁?他在文坛上地位如何?
在唐诗的圣殿里,除了有诗魔、诗仙、诗圣、诗佛,还有一个诗鬼,也就是李贺。李贺的一生十分短暂,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然,这两句诗虽好,却不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来得绝,来得奇。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一出世,就闻

0评论2024-01-2353

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 彭浚的对联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彭浚的大才子高中状元,民间有很多关于彭浚对对联的故事。彭浚在衡州巡视时,查出当地有一家绸缎店是家黑点,表面上卖绸缎,实则背后在进行赌博以及嫖娼。得知此事以后,彭浚就写了一副对联来揭开这家店的真面目,即人情尽在两条腿,衣

0评论2024-01-2345

对联情趣
一提起对联,人们就很自然得想起,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以对联互答寻趣。下面讲几个古今名人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博大家一笑,笑一笑,十年少么。一,解缙巧对得赏解缙从小就是神童,颖敏绝伦,在明史上是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奇古,诗豪奔放,书小楷精

0评论2024-01-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