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最长的三里路

2024-01-24 14:45530

一生中走过很多路,最远走到了美国的纽约,可记忆中走不够的,却是从崖头长途汽车站到水门口姥姥家门口那条3里长的小路。

从1岁到30岁,这条路来回走了100多趟,走也走不完,走也走不够。

第一次单独走,也就6岁吧。

6岁的我,身上背了大大小小一堆包,胳膊挎的、胸前挂的、背上背的、手里拎的全都是包。

包里装的没有一件是废物,对于居家过日子的姥姥来说全是宝。肥皂、火柴、手巾、茶杯、毛线、被单、核桃酥、牛奶糖……最沉也最值钱的是罐头,桃子的、苹果的、山楂的……

每次到了家门口,姥姥都会说:“小货郎回来了。”姥姥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转向别处,听声音就知道她哭了。

6岁到9岁这3年,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这么多好东西姥姥会哭,9岁之后就懂了。

3里路,背了那么多包,按说我是走不动的,可我竟然走得那么幸福、那么轻盈,现在回想起来还想再走一回。只是那样的日子不会再有了,有的是对姥姥不变的情感。

那时候,到了崖头镇,挤下长途汽车那窄小的车门,得好几个人帮我托着包。

我背着包走在崖头镇的大道上,简直就是在飞。但快出镇口时,我的步子一定是放慢的,为了见见彪春子。

这是一个不知道多大岁数的女人,常年着一身漆黑油亮的棉袄棉裤流浪在街头。用今天的话说,彪春子就是一个“犀利姐”,全崖头镇没有不认识她的。老人们吓唬哭闹的孩子常说:“让彪春子把你带走!”小孩儿们立马就不哭了。但是我不怕她,在青岛上学的日子还常常想念她、惦记她。

8岁那年,又是独自回乡,我在镇北头遇见了她。彪春子老远就向我讨吃的。7个包里有4个包装的都是吃的,可我舍不得拿给她。彪春子在吃上面一点儿也不傻,她准确无误地指着装罐头的那包说:“你不给我就打你!”

没办法,我拿出一个桃罐头给她。聪明的彪春子往地上一摔,桃子撒满地,她连泥带桃地吃一嘴,你这时候才相信她真是个傻子,连玻璃碴儿吃到嘴里都不肯吐出来。

见了3里路上第一个想见的人之后,我就快步走了。直到想看看“兩岸猿声啼不住”的丁子山时,我又慢下来了,合不得“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高的山崖层层叠叠绿绿幽幽,几乎没有缝隙地挤在一起,山下是湍急的河水,一动一静,分外壮丽。再往前走到拐弯处是一个三岔口,从北流过的就是水门口的水了。我以为这就是天下最大的河了。

我常常舍不得走,一站就是几分钟,看那些挽起裤腿提溜着鞋袜过河的男女老少,有的站不稳会一屁股坐进水里。这番景象,是我心中说不出的乡情。

再往前,我的心和脚就分开了,心在前,脚在后,就像在梦里奔跑,双腿始终够不着地。

三岔口往前走两分钟,就是水门口最大的一片甜瓜地,清香的瓜味牵引着我飞快地奔过去。

“小外甥,回来啦?先吃个瓜吧,换换水土!”

看瓜的叔伯舅舅每年都招呼我在这儿歇一会儿。依旧是那个老地方,依旧没卸掉身上的七八个包,依旧是不洗不切地吃俩瓜,然后站起来往前走。你说是那会儿富裕还是今天富裕?从来没付过瓜钱,也从来不知道那大片的瓜地怎么没有护栏。

水门口的河道不宽,两岸远看像是并在一起的。夏天河床上晾满了妇女们刚洗完的衣服,大姑娘小媳妇举着棒槌,捶打着被面,五颜六色,怪好看的。

我一路叫着舅妈、喊着舅姥地快速走过她们,因为这条路离姥姥家也就100多米了。

最后的10米路是姥姥家的院子。先是路过两棵苹果树,每次也都是从这儿开始喊姥姥,等走过了长满茄子、辣椒、黄瓜、芸豆、韭菜、小白菜、大叶莴笋的菜地时,我已经喊不出姥姥了,眼眶里满是咸咸的泪水。

3米的菜地恨不能走上3分钟,绊倒了茄子,撸掉了黄瓜……红的柿子、绿的辣椒,姥姥全都没舍得摘,就等着我这个城里人回来吃。满眼的果实,满脸的笑容。

头发梳着小纂儿的姥姥出来了,我的3里之路走到尽头了。

我到家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针线有爱
我的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的邓魁英先生,讲课好,写书也好,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而师母特别喜好编织。怀孩子的时候,我和师母唠嗑:“等娃娃出世了,就喊您二老姥姥姥爷。”师母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女儿出生第一年,我抱着孩子来导师家拜年。那时,她恰好半岁

0评论2024-01-25115

魔术大口袋
翠鸟妈妈在草丛里下了一窝蛋,她每天看着自己的蛋,不让贪心的蛇、馋嘴的水獭来伤害他们。翠鸟妈妈多么希望,她的小蛋蛋快点儿变成一群小翠鸟。有了翅膀的小翠鸟,就不用再怕蛇和水獭了。可是,她的小翠鸟们迟迟不肯从蛋里出来。有一天,杜鹃大婶带信来,翠鸟

0评论2024-01-2590

放下最笨的亲情
1。不受欢迎的奶奶暑假,奶奶要来了。她还没到,家里就起了硝烟,妈妈和奶奶关系处得很不好,据说当年奶奶相中的是和爸爸同村的姑娘,曾强烈反对父母的婚事,他们结婚时奶奶没给彩礼,连面都没露,之后多年没走动,直到我3岁。母亲常对父亲说:“刘常书,你

0评论2024-01-2464

林黛玉新传
最近影院里正在上演大片《林黛玉新传》,老刘本就是个“红楼”迷,一听新传,按捺不住,也去了影院,戴上影院准备的3D眼镜儿,要一观为快。大幕开启了,字幕没出,先出来了一个人,胸罩裤衩三点式,膀大腰圆露肚脐,肌体发达嘎达肉,腿如立柱臂如檩,巴掌似

0评论2024-01-2479

闺蜜的故事
刘姥姥是她的绰号,但大家叫惯了口,反而没有人介意叫她的真名了,就连她自己也真以为她就是刘姥姥了。刘姥姥的外号等于是她自己起的,她是闺蜜中最早出国见世面的人物。记得第一次出国回来,她的格调突然变得像个老外的摸样,一招一式都是装都装不出来的别扭

0评论2024-01-2455

七平方米的母爱
我小学三年级那年,父母离婚,母亲带着我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姥姥家,为了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母亲从舅舅那里借了五万元钱在县城开了一间服装店。一这间服装店只有七平方米大小,呈长方形,是房东当初为了多收租金,将以前院子的通道出口隔了一下,就像是从

0评论2024-01-2452

忆一场爱情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雪花像翻滚的数不清的蝗虫一样。我挎着爸爸的胳膊,走进南丁格尔公园,踏着覆盖着曲径的厚雪。爸爸需要散心。爸爸不时抬头望望迷茫的雪雾。爸爸平时也不止一次地说过喜欢下雪天。没料到爸爸这么喜爱下雪。好在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北方,大雪几

0评论2024-01-2462

倪萍让保姆吃海参
倪萍把姥姥接到北京一起生活,知道姥姥爱吃海参,倪萍便天天让保姆给姥姥做海参,从十几元一斤,吃到几千元一斤,一直吃到姥姥99岁离世,从来没有断过。倪萍家吃饭,餐桌上是5个人,其中一人是保姆。保姆也许是觉得海参贵,不好意思为自己做;也许是倪萍忘

0评论2024-01-2476

妈妈的缝纫机
家里的屋角静静地躺着一台缝纫机。上海牌的,虽然老旧,依然闪烁着岁月的光芒。从我记事时,这台缝纫机就一直伴随着妈妈,陪伴着家人。很多时候,晚上,我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睡去;早晨,我又在那清晰的、动听的哒哒声中醒来。这个时候,妈妈直起酸疼的腰,叫

0评论2024-01-24100

留在你身边
我只是不想对她笑小时候,我是在姥姥身边长大的。为了能让妈妈早点来接我,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我故意在大冬天洗完澡,跑到院子里去冻着;我在山枣丛里爬来爬去,背上被划出一道道细长的伤,又红又肿;第一颗牙掉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要死了,写了一封拼音和汉字

0评论2024-01-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