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显大勇
美国堪萨斯州的教士里蒙克德在教堂里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他既没有怀特教士那样高大的身躯和宏亮的嗓门,也没有主教那样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度。不过里蒙克德教士一向以善为本,他到处不辞辛苦地向人们宣传教义,告诫人们要一生行善。他的这些行为使得那些最初认为他毫不起眼的人感到了心灵深处的一丝触动。
由于一心向善,里蒙克德教士一生当中从不杀生。每当看到别人或者其他动物悲惨地死去时,他都会尽可能地为他们超度亡灵,而且他还从来不做违背教义的事。为此,包括怀特教士在内的一些伙伴都嘲笑他“过于循规蹈矩并且缺乏勇气”。对于别人的议论,里蒙克德从来都没有争辩过,仿佛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没有勇气的人。
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天夜里,堪萨斯州受到了昆特瑞尔的游击队的突袭。还在睡梦中的卫兵们被游击队杀得一干二净,整座城已经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了。进入城里的游击队到处抢劫、杀戮,就连教堂也被他们占领了。他们到处做恶,几乎遇见一个杀一个,即使人们百般恳求,他们杀起人来也不会眨一下眼睛。如果被他们认定为是废奴论者,那更是必死无疑。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劳伦斯大屠杀”。
当一名游击队员手持枪支闯进里蒙克德教士的房间时,里蒙克德教士刚刚穿好衣服。这名游击队员恶狠狠地用枪把里蒙克德教士抵到墙角,然后问道:“你是支持废除黑奴的北方佬吗?”
里蒙克德教士没有像游击队员想像中的那般惊恐,他仍旧用平常那种平静的声音回答对方:“是的,我是。你知道得很清楚,你们应该为现在的行为感到羞耻。”
游击队员愣在了那里,他被里蒙克德教士的一腔正气镇住了,然后他托着枪支的手渐渐垂了下去。里蒙克德抓住游击队员的手指向窗外,同时说道:“看看你们犯下的罪孽,你们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吗?你们难道看不到那些被杀害者眼中的痛苦和悲愤吗?你们同样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窗外的那些人和你的亲人一样都有生存的权利!”游击队员突然大哭起来,然后像一个虔诚的忏悔者那样开始接受里蒙克德教士的教诲。当大屠杀结束时,里蒙克德教士仍旧在教堂中布经讲义,仍旧像往常一样乐善好施,因为自己的勇敢,他比那些死在大屠杀中的人多活了二十年,二十年之后,他死于肺癌。
过去一向嘲笑里蒙克德的怀特教士同许多人一样死于那次大屠杀,据说他是在游击队员闯进自己的房间之前吞药而死。
真正的勇敢并不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事情上的逞能,而是面临严重危胁时的大义凛然和毫不退缩;勇敢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眼前的一切,而是以自己的勇气战胜和压倒邪恶,使对方做出让步。
他让世界知道了大熊猫
“蜜蜂的本意是觅食,但它传播了花粉”。从明代到近代,西方有大量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中有许多饱学之士。他们的目的本是传教,但无意间却为传播科学做出了贡献。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以传教的目的来中国,却以博物学家留名于世。正
0评论2024-01-2592
小偷(俄罗斯)
从前有个老头子和老太婆,他们有一个儿子,名叫伊凡。父母把他从小抚养大,对他说:“儿啊,我们抚养你到今天,今后要由你来供养我们,将来给我们送终喽。”伊凡回答他们说:“你们既然把我养大,那就请再把我养到长胡子吧!”他们又把他养到长出了胡子,对他
0评论2024-01-2464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 容闳的最大功
十九世纪是中国最灰暗的一段时光,不仅在于外国侵略者的掠夺,也在于其本身的落后。因为多年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西方不断进步的时候,中国还在故步自封。所以等到西方强势袭来之时,清政府才那么的措手不及。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看不见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
0评论2024-01-2343
利玛窦是谁?利玛窦来中国的时间?
利玛窦,万历年间从意大利来到东方传教,是有名的学者。原名是MatteoRicci,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他积极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也和中国士人阶层交流西方文化,他的博学多才,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人们尊称他为泰西儒士。王应
0评论2024-01-2349
祈祷
一个传教士在丛林里意外地遇到一头狮子。眼见无路可逃,他跪下祈祷。看到狮子在自己旁边跪下,他感到很安慰。“亲爱的兄弟,和你一起祈祷我真的很高兴。刚才我还为我的性命而担心呢。”传教士说道。“别妨碍我,”狮子说,“我正在做饭前祷告。”心灵小语:误
0评论2024-01-2280
道一声早安
20本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
0评论2024-01-2246
不懂的不幸
教士对自己的女婿非常失望。“咱们的女婿头脑也太简单了!”他向妻子抱怨道,“他连喝酒和玩牌都不懂。”“这还不好吗?”妻子诧异地问,“但愿天下所有的女婿们都不懂这些事!不懂又有什么不幸呢?”教士哀叹道:“不幸就在于,不懂喝酒还喝得一塌糊涂,不懂
0评论2024-01-2237
爱说“早安”的传教士
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小镇,有一个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不论见到谁,他总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小镇上一个叫贝特的年轻人,对传教士每天早晨的问候,反应很冷淡,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然而,面对贝特的冷漠,
0评论2024-01-2240
汤若望是谁?汤若望是怎么死的?
汤若望是明清时期著名的传教士,在两朝政府间都具有极高的声望,获得明清两朝统治者的青睐。汤若望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是一位德国人,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JohannAdamSchallvonBell),来到中国后,为了更好的
0评论2024-01-2159
80/20原则
犹记得,大二时我选修了管理学,老师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头,大部分课都觉得无聊至极。老头的教书风格真的赶不上潮流了,以至于课堂上同学们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不知道学校为何还要安排他给我们上课。 最后一节课,原本是不想去上的,但是呆在宿舍也
0评论2024-0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