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姥姥的肺

2024-01-24 11:35800

姥姥一辈子没住过医院,今年八十九岁了,在全家人一致要求并连哄带劝情况下,才同意去医院体检。

做完B超,医生问:“老太太,你以前得过肺病?”姥姥眨了眨眼,摇了摇头“没得过呀”!医生笑了,“老太太不知道,你以前得过挺严重的肺炎,都已钙化了。”

这下,家中平日追随在姥姥身边左右的粉丝、“东西两院议员”“现代范儿的童子军们”们,大呼神奇!给这位“神奇女强人”又增加了颠扑不破的佐证。于是从街坊邻居、到单位、乃至微博朋友圈、天南海北相互转告沸沸扬扬热闹好几天。

末了,还是大姨揶揄的一笑说“你姥姥那时连死的权利都没有,还敢生病!”让我们回味无穷……!。

以前我们家是恒山区有名的养奶牛大户,日子过得还殷实,可自从大小十几头奶牛入了社,日子没了奔头!姥爷从一开始郁郁寡欢,直到恹恹而死之后!家里的日子就急转直下一日千里。扔下挨肩九个大大小小要吃要喝要上学的孩子,最小的两岁。那年的姥姥也就四十几岁,现在想想实在是她的坎儿是难关是要命的事,想死都不敢!

一次大姨报怨姥姥。说有一年快到春节了,姥姥让她到六里地以外的恒山街里买几样必备的年货,买完后,剩了几毛钱。大姨那时还是个小姑娘,看到集市上卖糖葫芦的,又香甜又红亮好喜庆!一毛钱一串,就自作主张买了一串。等兴冲冲的回到家,姥姥却毫不留情地要求她必须退回去!态度冷峻且毋庸置。姥姥当家说一不二。只好,大姨又顶风冒雪走了十几里的路,退回了那一毛钱!现在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当时的心情得有多难过多复杂!如果那个小贩离开了呢,如果难为她不许退呢!亦或真的刁难她了,她是怎样与之周旋或乞求,大姨没说。但从她都这么多年了,还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程度上看,当时她承受了怎样的煎熬和委屈!

那时我的姨姨舅舅们,能参加工作的全都要上班养家。先是大姨辍学到矿里做选煤女工,之后又是三舅冒着生命危险下坑做了采煤工。有一次我不经意翻看过三舅早年的一个日记本,有一页上写着:“老妹呀,你知道你的三哥正在地下面爬吗!”想象一定是他在采煤工作面休息的时候,带着柳条帽露着白牙悲怆的写出来的。

每月开资,必须都要交给姥姥统一支配,严格管理。

四姨在商业挂号做了营业员,她的故事我们只好背后偷偷的传。那时她要么是想美,要么是四姨夫开始追她了。一次她开完工资,竟然心血来潮吃了豹子胆,给自己买了条“的确良”的裤子而竞没征得姥姥的同意!那次被姥姥一顿大笤帚疙瘩追着打!打得她情急之中想往屋门后逃而竟忘了那是姥姥平日放面粉的地方,没法,只好趴在面袋子上抱着头听天由命。

二舅的大学基本是厚着脸皮硬上的,家里当时吃饭都成问题!姥爷活着时呢,有个两姨的哥哥,问家里借了点钱。姥爷的意思,他们挺困难,有就还,没有就算了,亲亲里道的。结果那时被逼的没辙了,连这档子事也想起来了!暑假里二舅就到人家去,连吃带住带干活,就为抠出点钱。在大学里,白天看到别人扔的背面没写字的本子,晚上偷偷捡回来接着用。

现在的姨姨舅舅们,生活都过的挺不错,对姥姥都孝顺。可有时捡姥姥高兴还想扎翅儿,笑嘻嘻酸溜溜的弄出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抱怨姥姥两句,但只是点到而止。他们绝对有所顾忌,若真惹姥姥不乐意,即使轻描淡写地摆点道理出来,他们谁也接不住!可姥姥不是一般人,当着孙男弟女的面嘻嘻哈哈随声应和装糊涂!不想提起那些过去事儿‥‥。

我想大姨她们其实也只是报怨那个时代,苦难的烙印刻在心灵上太深,痛定思痛!。姥姥是将苦难近身传递给他们的人,有时就把旧账算在她身上。姥姥何尝不是一个苦难承载与受害者呢!有次姥姥不知怎么数落起三舅来说:“我怎么没找人家,不就是怕你们受气……”三舅那天哭了!

姥姥在家中的传奇故事是,把一碗霉的发红了的米饭用清水投完吃掉,没事儿!。别人给了块带豆(囊虫卵)的猪肉,死活不舍得扔,最后自己吃了,没事儿!。

姥姥的名言“顿尖不省、顿底省晚了”开始没听明白,后来想,“顿”应是“囤。”

姥姥最豪迈的语言“算个必石”后来知道“必石”是牌九里一张牌的名称,相当于现在说“你算个“六饼。”

至于姥姥的肺炎,当时怎么得的、怎么咳嗽、怎样发烧、到最后怎么好的,连姥姥自己也记不清。她饱受的磨难、经历困苦的太多了。她那会儿也许正在山坡上开荒种地,或是忙着给孩子做棉裤纳鞋底,哪有时间顾上其它的事。原来苦难还可以战胜病魔!。

可这点结果若和她经历苦难的整个过程相比,显然是得不偿失。

都是些能讲出眼泪的故事!。

努力工作,珍惜现在的时代吧。让贫穷苦难再也不要回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针线有爱
我的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的邓魁英先生,讲课好,写书也好,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而师母特别喜好编织。怀孩子的时候,我和师母唠嗑:“等娃娃出世了,就喊您二老姥姥姥爷。”师母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女儿出生第一年,我抱着孩子来导师家拜年。那时,她恰好半岁

0评论2024-01-2593

魔术大口袋
翠鸟妈妈在草丛里下了一窝蛋,她每天看着自己的蛋,不让贪心的蛇、馋嘴的水獭来伤害他们。翠鸟妈妈多么希望,她的小蛋蛋快点儿变成一群小翠鸟。有了翅膀的小翠鸟,就不用再怕蛇和水獭了。可是,她的小翠鸟们迟迟不肯从蛋里出来。有一天,杜鹃大婶带信来,翠鸟

0评论2024-01-2587

放下最笨的亲情
1。不受欢迎的奶奶暑假,奶奶要来了。她还没到,家里就起了硝烟,妈妈和奶奶关系处得很不好,据说当年奶奶相中的是和爸爸同村的姑娘,曾强烈反对父母的婚事,他们结婚时奶奶没给彩礼,连面都没露,之后多年没走动,直到我3岁。母亲常对父亲说:“刘常书,你

0评论2024-01-2460

林黛玉新传
最近影院里正在上演大片《林黛玉新传》,老刘本就是个“红楼”迷,一听新传,按捺不住,也去了影院,戴上影院准备的3D眼镜儿,要一观为快。大幕开启了,字幕没出,先出来了一个人,胸罩裤衩三点式,膀大腰圆露肚脐,肌体发达嘎达肉,腿如立柱臂如檩,巴掌似

0评论2024-01-2473

闺蜜的故事
刘姥姥是她的绰号,但大家叫惯了口,反而没有人介意叫她的真名了,就连她自己也真以为她就是刘姥姥了。刘姥姥的外号等于是她自己起的,她是闺蜜中最早出国见世面的人物。记得第一次出国回来,她的格调突然变得像个老外的摸样,一招一式都是装都装不出来的别扭

0评论2024-01-2453

七平方米的母爱
我小学三年级那年,父母离婚,母亲带着我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姥姥家,为了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母亲从舅舅那里借了五万元钱在县城开了一间服装店。一这间服装店只有七平方米大小,呈长方形,是房东当初为了多收租金,将以前院子的通道出口隔了一下,就像是从

0评论2024-01-2449

忆一场爱情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雪花像翻滚的数不清的蝗虫一样。我挎着爸爸的胳膊,走进南丁格尔公园,踏着覆盖着曲径的厚雪。爸爸需要散心。爸爸不时抬头望望迷茫的雪雾。爸爸平时也不止一次地说过喜欢下雪天。没料到爸爸这么喜爱下雪。好在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北方,大雪几

0评论2024-01-2457

倪萍让保姆吃海参
倪萍把姥姥接到北京一起生活,知道姥姥爱吃海参,倪萍便天天让保姆给姥姥做海参,从十几元一斤,吃到几千元一斤,一直吃到姥姥99岁离世,从来没有断过。倪萍家吃饭,餐桌上是5个人,其中一人是保姆。保姆也许是觉得海参贵,不好意思为自己做;也许是倪萍忘

0评论2024-01-2471

妈妈的缝纫机
家里的屋角静静地躺着一台缝纫机。上海牌的,虽然老旧,依然闪烁着岁月的光芒。从我记事时,这台缝纫机就一直伴随着妈妈,陪伴着家人。很多时候,晚上,我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睡去;早晨,我又在那清晰的、动听的哒哒声中醒来。这个时候,妈妈直起酸疼的腰,叫

0评论2024-01-2494

留在你身边
我只是不想对她笑小时候,我是在姥姥身边长大的。为了能让妈妈早点来接我,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我故意在大冬天洗完澡,跑到院子里去冻着;我在山枣丛里爬来爬去,背上被划出一道道细长的伤,又红又肿;第一颗牙掉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要死了,写了一封拼音和汉字

0评论2024-01-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