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虽然是靖难时期名将,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原本是属于中央军的阵营的。燕王朱棣起兵之后,徐忠在北平投靠朱棣,此后成为朱棣麾下大将。徐忠临战奋勇,百夫莫当,出入敌阵,率在众先,为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建文元年,刚刚登基,皇位还没坐稳的建文帝,就提出了第一个,恐怕也是唯一一个大政策削藩。为什么说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呢?因为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他与他的王朝都陷入了靖难之役中。中央军与燕军的争斗,使他根本无法他顾,别说提出行之有效的施政措施,他能有一段时间放心军事上的成败,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在建文帝提出削藩之后,燕王朱棣作为当时位高权重的藩王,最终选择出兵,维护自己的利益,靖难之役爆发。
燕军一路势如破足,连破居庸、怀来,后来北平也落入其手。当时受中央委任,镇守北平的徐忠,在开平投降燕军,并随之南下对抗中央政府,攻取滦河。
朱棣在会州重新整编军队之时,徐忠受到朱棣重用,统领前后左右中五军中的前军。随后在郑村坝战争中,击败了接替老将耿炳文,统领中央军的李景隆。
李景隆在郑村坝战败之后,徐忠随军攻下济南、沧州、东昌、夹河等地。因为在各大战役中,奋勇杀敌,军功卓著,所以后来封侯辅政。
徐忠杀敌之猛,世所周知。据说在有一场战役中,徐忠率军作战,手指不小心被流失射中。正在杀敌中的徐忠,选择的不是停下来拔下箭矢,而是直接将中箭的手指砍了。当时朱棣在上方观战,看到这一幕赞道:徐忠真壮士也!
在徐忠等将士的辅佐之下,燕王朱棣以诸侯王的身份和势力,推翻了占据中国,实力强悍的中央,将建文帝拉下马,自己坐上了皇位。
建文四年 ,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在此称帝,是为明成祖,开元永乐。新帝登基,而且刚经历了大战,自然是要论功行赏的。徐忠因为在战争中的出色白哦先,升为都督签事,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永康侯,食禄一千一百石,子孙世袭,并获赐铁券。
朱棣继位之后,出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考虑,最终决定迁都北京。当然说迁都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选址定址等等。如此大事,朱棣自然需要过问。而在朱棣巡视北京的时候,徐忠因为老成持重而被朱棣留给太子朱高炽,统领南京兵政,辅佐监国。
永乐十年,朱棣下令修建大报恩寺塔,徐忠受命担任监工官。
永乐十一年,徐忠中风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封蔡国公,赐谥忠烈。
活埋汉奸石友三
石友三生于1891年,字汉章,吉林省九台市放牛沟人。他18岁从军,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以及日本人等,而又先后背叛,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一投日1932年,石友三在天津日租界寓居,并在日军的支持下成立了特务组
0评论2024-01-25107
戴笠最宠爱的军统美人
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无数革命志士,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刽子手……戴笠极为好色,从自己的侄女、女佣、女特务到特务家属、朋友妻女,他染指无数:有
0评论2024-01-25139
雪窦山行刺张学良
一、小女人密谋报家仇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张学良成了失去自由的“自由人”,虽然为国赴难的雄心仍在,但内心深处的孤寂还是挥之不去。不久,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被蒋介石派人接到溪口
0评论2024-01-2578
史上唯一敢与皇帝离婚的女人
这是末代皇妃文绣的故事。她之一生,凄凉飘摇,因打了皇妃这个名号,虽然离婚,也无法去除身上那深深的皇室烙印。文绣出生于满洲正三旗中的镶黄旗的贵族家庭,可惜在她的父亲端恭病逝不多时日,大清朝灭亡,满族地位也丧失,端恭家族自此落败。1921年春,
0评论2024-01-2584
惊天罗网
1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有个叫唐剑飞的将领,20多岁,体健貌俊,武功超绝。朱元璋很信任他,常派他穿越城下地洞,潜入大臣的密室,搜集谋反证据。因此,他掌握了一些南京城地洞的秘密。朱元璋驾崩前下旨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后听信了唐
0评论2024-01-2581
郑国渠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要出兵讨伐东方各国,韩国首当其冲,岌岌可危。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王不免忧心忡忡。一天,韩王又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
0评论2024-01-2578
刘烨:网瘾少年与逗比男
即便他如今在社交网络上的逗比形象已经足够深入人心,但这并不能掩饰他内心深处从未停止过的“怕”——怕自己不够帅,怕自己没有别人好,怕被人瞧不起……好在,他是个实在人,对于这一切,他并不否认。刘烨至少有两个口头禅:“哎哟”和“你知道吗”。两句都
0评论2024-01-2564
一生的守候
我的父亲常书鸿和他的敦煌情缘塞纳河边的“邂逅”父亲与敦煌的结缘,源于1935年在塞纳河边的一次“邂逅”。那一天,父亲从罗浮宫出来,按照多年在巴黎散步的习惯,顺便溜达到塞纳河边的旧书摊。在美术图片部,他不经意发现了一套由6本小册子装订而成的《
0评论2024-01-2597
张恨水的经济生活
2007年是张恨水先生逝世40周年,这位曾被老舍称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有一个独特的人生信条:“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也确如信条一样,张恨水的创作数量在20世纪中国小说家中是惊人的。他当年的经济生活究竟怎样呢?月薪8块银圆开始
0评论2024-01-2570
齐白石的四个贵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自称“草衣”,但一生都有贵人相助。1919年,齐白石举家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陈师曾在当时绘
0评论2024-0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