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活埋汉奸石友三

2024-01-25 04:191070

石友三生于1891年,字汉章,吉林省九台市放牛沟人。他18岁从军,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以及日本人等,而又先后背叛,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

一投日

1932年,石友三在天津日租界寓居,并在日军的支持下成立了特务组织“便衣队”,与日军配合,在河北地区多次组织针对国民政府的武装暴动。蒋介石愤恨之下对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戴笠下达了“制裁石友三”令。

戴笠受命后并没有把制裁令直接发往天津,而是发到了军统局北平站站长陈恭澍手中。陈恭澍是戴笠手下军统“四将”之一,外号“辣手书生”,他一生参与策划过200多起行动,堪称军统第一职业杀手。

陈恭澍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他将侦查石友三住所的任务交给了北平站行动队队长王文。王文带领手下赶往天津,经过调查得知,石友三在天津日租界买了很多套房子,他的几房姨太太一人一处,他本人常住的是其中一座楼房。

石友三反复无常,叛变多次,目前又和日本人穿一条裤子,他也担心自己被人干掉,就在住所内安排了5名带枪侍卫和2名日本宪兵以自保。王文权衡再三,认为如果采用强攻的办法,势必造成很大的牺牲,因此只能智取。可石友三烟瘾很重,不爱出门,即使出门,也只是坐车在日租界内行动,想要派人在日租界内打冷枪、搞暗杀也很难成功。

王文正一筹莫展时,天津“三益成”杂粮店的掌柜刘兆南找他喝酒来了。刘兆南和王文是小学同学,两人无话不说。几杯酒下肚,王文满脸苦闷地讲起了石友三。刘兆南接话道:“石友三身边的5名警卫中有一名跟咱们是老乡,叫先鸿霞!”

王文一听,激动得一把握住了刘兆南的手,说:“兆南兄,你一定要介绍先鸿霞给我认识!”

二下毒

三天后,刘兆南将先鸿霞约到了天津一家不太显眼的小酒馆。先鸿霞一米七的个子,精明干练,还有一手好枪法,深得石友三的器重。

王文见到先鸿霞,热情地和他寒暄后,把他请到了小酒馆的雅间,里面早已经摆下一桌丰盛的宴席。

刘兆南喝了一杯酒后推说有事,先行告辞。王文和先鸿霞几杯酒下肚,相聊甚欢,俨然一对忘年交。

经过一番攀谈,王文探知先鸿霞对石友三接连倒戈,甚至给日本人做汉奸深有不满,便将军统北平站行动队队长的证件拿了出来。先鸿霞看着证件上面印着的青天白日徽章,吓得脸“唰”地变白了。

王文将蒋介石“制裁石友三”的命令讲了一遍,然后说:“先老弟,你弃暗投明立功的时候到了!”

先鸿霞虽然有意离开石友三,但要他执行暗杀的任务,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答应。王文耐心地对他晓以国家大义,先鸿霞才答应做王文的内应,并见机行事。

先鸿霞起身告辞,王文则坐火车急速返回北平,向陈恭澍汇报情况。陈恭澍指示道:“既然是制裁汉奸,就要堂堂正正,纵不能‘身首异处’,也要让他‘血溅满堂’!”

陈恭澍的意思很明白,汉奸不但要杀,还要杀出威风,让华北地区那些准备当汉奸的人看一看,以收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王文深知日租界戒备森严,想要血溅满堂地蛮干不仅难以成事,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他委婉地说:“反正是制裁汉奸,不管先鸿霞用什么方式,关键是将石友三干掉!”

王文得到陈恭澍的同意后回到了天津,不久又在小酒馆见到了先鸿霞。先鸿霞说他又争取到一个人,此人名叫史大川,也是石友三的5名侍卫之一。现在有两名军统内应,铲除石友三的计划又顺利地向前迈了一大步。

可是,先鸿霞告诉王文,石友三平日里住在二楼,根本不允许5名侍卫靠近,他和史大川认为,凭他们的两把枪在石家真枪实弹地干掉石友三确实很难……即使他们行刺成功,也绝对逃不出戒备森严的日租界。

王文皱着眉头问:“刺杀行动该如何展开呢?”

先鸿霞用手指蘸了杯中的茶水,然后在桌子上写下了两个字——下毒!

陈恭澍曾给过王文一瓶无色无味的毒药,这种进口的毒药只要一丁点便可要了石友三的性命。王文把毒药交给了先鸿霞。先鸿霞和史大川都没有下毒的机会,下毒的人选就锁定在厨师老褚的身上。

老褚也是跟随石友三多年的厨师,但他对石友三替日本人做事不满,早有离开石友三的想法。先鸿霞找到了老褚,经过争取,又许以金钱,终于说动老褚在石友三的饭菜里下毒,干掉这个汉奸。

这天傍晚,石友三因为组织特务队有功,得到了日酋土肥原贤二的嘉奖,春风满面地回到家里。为了祛除寒意,石友三特意让老褚加了个火锅。

石友三和三姨太一边喝酒,一边调笑。这时,老褚两手端着火锅走进了客厅。石友三无意瞟了老褚一眼,发现他今天的脸色异样,鼻尖带汗,而且两只手还在微微发抖,甚觉奇怪,刚要喝问,只听“咣当”一声,老褚的火锅托盘重重地落在桌上,锅里的汤汁也溅了出来。

石友三疑心大起,大喝一声:“老褚!”

老褚吓得倒退两步,浑身哆嗦,跌倒在地。石友三意识到饭菜里一定有问题,就站起来舀了一勺,走到老褚面前,命令他喝下去。

老褚吓得一个劲地求饶:“老爷,饶命,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石友三的保镖头目贺来之听到石友三的招呼声,领着人急忙冲进客厅。先鸿霞见老褚暴露,知道自己不能幸免,就偷偷掏出手枪,准备一枪打死石友三,可是贺来之反应迅速,飞起一脚将先鸿霞的手枪踢飞,随后几名保镖冲上来,将先鸿霞用绳子捆绑了起来。

石友三指着先鸿霞的鼻子叫道:“先鸿霞,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杀我?”

先鸿霞冷笑道:“帮日本人做事的狗汉奸,人人皆可诛之!”

幸而史大川和先鸿霞是单线联系,没有暴露身份。随后先鸿霞和厨师老褚被押往日本宪兵队,不久牺牲,刺杀石友三的计划暂时宣告失败了!

三活埋

1940年4月,反复无常的石友三觉得和装备精良的日军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就在开封与日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准备择机正式向日军投降。

石友三名义上辖有69军和新8军两个集团军,但实际只掌握69军实权,新8军的指挥官是石友三的结拜兄弟高树勋。石友三为了增加投敌的筹码,一个劲地怂恿高树勋投敌,可是高树勋宁可战死,也不愿做汉奸。石友三恼羞成怒,就想借举办婚宴之名杀掉前来喝喜酒的高树勋,可是高树勋没有上当,石友三的暗杀计划落空。

石友三准备投靠日军的消息很快被军统局掌握,蒋介石得知后非常震怒,他当即给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下了道密令,命他在石友三投日之前尽快将其处决。

卫立煌接到密令后,斟酌了半天执行任务的人选,最后圈定高树勋。

高树勋早就想干掉石友三,可是若以自己的名义邀请石友三到新8军防区议事,老奸巨猾的石友三绝对不肯过来。高树勋来回踱步,思索良策,忽然想出一个计策:可请鲁西行署主任孙良诚来办这件事。孙良诚当年在西北军时曾是高树勋和石友三的上级,不仅和高树勋有私交,还和石友三的交情不错。

高树勋找到孙良诚,说:“孙主任,我想请您出面,调解一下我与石友三之间的误会!”

孙良诚不知是计,欣然同意:“彼此是共患难多年的老弟兄,还有什么不可解除的矛盾?这调解之事就交给我吧!”

孙良诚带着卫兵,骑马直奔石友三的驻地,开门见山地说了高树勋的提议。石友三却连连摇头:“新8军的驻地我是不会去的!”

石友三因为投降日军,已经搞得众叛亲离,能和高树勋达成和解本是他求之不得的好事,但高树勋的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他不得而知,所以他得十分小心。

孙良诚一见石友三摇头拒绝,就使了个激将法:“我们可都是西北军的老将领,即使有矛盾,大家一见面,呵呵一笑也就过去了。再说,有我孙良诚在,你又有兵有枪,他高树勋又能将你怎样?你要是胆小不敢去,我回去了……”

石友三一见孙良诚讲得恳切,想了想也是这个理,说:“既然这样,我就跟着孙主任走一遭!”为了预防万一,石友三命令手下最精锐的骑兵连跟随自己,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他也好立刻骑马离开新8军的军部。

1940年12月1日上午,石友三领兵与孙良诚一起来到新8军军部,高树勋满面春风地站在军部门口迎接二人。

孙良诚、石友三来到军部的客厅里,彼此客套了一番。客厅内宾主谈笑风生,但客厅外石友三所带的一连骑兵一枪未放就已被高树勋的手枪团全部缴械。高树勋估计时机已到,便借故离开。突然,数名军人冲进客厅直扑石友三,石友三刚想抽枪反抗,那些身高力大的军人就把石友三按倒在地,迅速用绳子将他捆了个结实。

石友三叫骂道:“高树勋,你想干什么?我69军的弟兄们一定不会放过你!”

孙良诚想要制止,可是那些军人不由分说,将“嗷嗷”乱叫的石友三架出了客厅。直到这时,孙良诚才知道高树勋约石友三“和谈”的真正目的。

高树勋诱捕石友三后,把他关押在柳庄寨的一个四合院内。石友三为了活命,只好提笔给高树勋写了一封长信,表示自己心如死灰,愿放弃一切,解甲归田,并重点讲述了当年他和高树勋的结拜之情……

高树勋看罢石友三的长信,有点动摇,可是看着卫立煌发来的“处决石友三”的密电,高树勋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秘密处决石友三。

1940年12月3日深夜,关押石友三的土坯房中油灯已经熄掉,两名手拄长枪的卫兵站在土坯房的门口打起了瞌睡。石友三偷偷起来,将水壶里的残茶淋在土坯墙上,然后将茶碗打碎,悄悄地用碎瓷片在湿润的土坯墙上挖了一个洞。

两名看守的卫兵正拄着长枪在门前打盹,根本没有注意到石友三已从墙洞逃走了。石友三翻墙而出,四下一瞧,东、西、北三面都有新8军的巡逻队,唯有南面黑乎乎的一片,他弓着身子,放轻脚步,直向南面逃去。

石友三一口气逃出了柳庄寨,一头钻进了一片阴森森的树林,他正庆幸脱险时,却见树林里冲出了三名黑衣人,看他们的穿衣打扮,分明是土匪。还没等石友三说话,一名高个子匪人猛地扔来一个麻绳套,套住了石友三的脖子,接着拽紧绳套,背着石友三直奔树林外。

石友三知道自己遇到“背白狼”的匪人了,他双手抓着紧勒在脖子上的绳套,费力地嘶哑道:“我是石友三,好汉饶命,我有很多钱……”

那个高个子匪人大约跑了半里路,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岸边早已挖好了一个土坑,旁边站着几名凶悍的黑衣人。那个大个子匪人用力一甩,将背着的石友三“砰”的一声丢进了土坑。另几个黑衣人也不说话,抄起铁锹铲起坑边的黄土就往石友三身上抛去。

直到这时候,石友三才知道自己遇到的并不是匪人,想要活埋他的一定是高树勋。石友三奋力扯开了绳套,大叫道:“高树勋,你要杀结拜的大哥,你不忠不义……”

一直隐身在暗处的高树勋闻声走了过来,望着坑底的石友三,鄙夷地说:“你助纣为虐,出卖我中华民族,我不杀你,天亦杀你……你一辈子活埋了多少好人,我今天也让你尝尝活埋的滋味吧!”

至此,这个作恶多端、祸国殃民的大汉奸终于在黄河岸边的土坑中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民国时期十大汉奸的最终下场
汪精卫--从志士到叛国者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他不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且担任会章起草和评议部

0评论2024-01-25147

刘家兄弟
激烈的枪炮声直直地响了一夜,到黎明时,才停下来,浓浓的硝烟,把整个的天空都弥漫了。此时,正是初春,地上一片片鲜红的血把刚刚露头的麦苗都染红了,到处是人的尸体,到处是被炸死的马匹,断裂的树干,炸断的枪支……这儿刚刚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八路军的县

0评论2024-01-25132

浮肿的甲午战争
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士大夫的梦醒之战。此前,即使所谓开明人士,也以为中国只要固守纲常名教,再加上一点西洋器械或者制器之母机,就可以高枕无忧。对付西洋鬼子,也许还有点麻烦,但在东方做老大,料无问题。反正西洋鬼子,似乎也不大想一口吞掉我

0评论2024-01-2557

油漆大王陈调甫
油漆大王陈调甫1928年中秋节,在天津太和里一座幽雅的住宅内,两位中年人正对坐赏月。面前的小桌上,几样瓜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风夜色令人心旷神怡。可是这两位知心朋友,却长时间地默默无语。这两个人,是当时中国实业界的两位著名人物。年长的一位,

0评论2024-01-2463

双龙砚奇闻
双龙砚奇闻台胞出了道难题台湾富商周镇修先生突然回到高峡县,说是有回家乡投资开发旅游事业、借以回报桑梓之意向。这消息如同滚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高峡县都沸腾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落后,高峡县一直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为招商引资把县领导的脑袋

0评论2024-01-2458

周佛海如何被戴笠策反?为何最后他还是被打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对他用一个词语形容最合适不过朝秦暮楚。周佛海曾是共产党人士,而且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他也曾是国民党高层,受蒋介石宠信,身居要职。也曾是汪精卫伪国民政府高层,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周佛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

0评论2024-01-2350

“汉奸”韩德让与萧太后的关系 韩德让在辽
历史上混得最好的汉奸,绝对是辽国最大的汉臣韩德让。观他一生,不仅大权在握,让太后为他争风吃醋,还让皇帝将他视为亲父对待。韩德让的祖父在唐朝末年,被劫掠到辽地为奴,随后在辽地任职中书令。到了他父亲韩匡嗣的时候,因为能征善战,后来官居南京留守,

0评论2024-01-2346

如此角色变换
我是个临时演员。一天,导演找到我,说有个汉奸的角色缺人,有十句台词、六七个镜头。我一听,管它什么角色,能演电影就行。我兴奋地进了化妆间。化妆师问我:“理什么样的头发?”我说:“分头,我演汉奸。”化妆师比画一阵之后,看看镜子,再看看我的脑袋:

0评论2024-01-2339

第一汉奸中行说的生平简介 中行说为何背叛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汉奸是谁?早在西汉时期,此人就已经出现了!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在位之初,为了缓解匈奴与中原的关系,采纳了和亲之策,将汉朝宗室女封为公主,然后嫁到匈奴。长久以来,匈奴与西汉的和平都是用这些和亲公主的婚姻换来的。刘邦去世以后

0评论2024-01-2333

周作人的妻子是谁?鲁迅为何会与周作人闹翻
鲁迅本人是中国伟大的文人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弟弟周作人评价就不那么好了,虽然周作人在文学上也有些成就,但大家一直记着的却是他任职伪政权的事儿。周作人历来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在抗战时期他曾与日本有过文化上的合作,所以被批评为

0评论2024-01-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