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毛泽东罕为人知的“发妻”罗大秀

2024-01-23 18:031380

毛泽东的一生有过几个夫人,大家比较熟悉的,而且比较肯定的回答是三个: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尊崇杨开慧为“国母”也不乏其人。其实,毛泽东的第一位“发妻”罗大秀,并不为大多国人知晓。

1901年春天,不到8岁的毛泽东刚上私塾,他随母亲到外婆家拜年,他观看了农村玩狮子的热闹场面,又对农家过春节的饮食文化烂熟于心,于是随口唱道:“狮子眼鼓鼓,茶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显示了他的观察与联想能力,引得长辈们甚喜甚赞。

毛泽东天资聪敏,颖悟异常,除了熟读当时的小学启蒙读物,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论语》《孟子》以及《诗经》中的有关篇目外,还学着描红习字和作文作诗,并浏览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闲书”。

1906年秋,毛泽东针对私塾老师,也是他的堂兄毛宇居的“读死书,死读书”的教学方式方法,作《赞天井》诗一首。诗曰: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洼洼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诗中表明自己向往更广阔天地,不愿做“天井内之小鱼”的愿望。赞天井实乃讽刺。

1907年,毛顺生从儿子毛泽东作的小诗《赞天井》中,悟出了毛泽东这颗不甘寂寞的心,便以当时湖南一代畅行的”“姐弟配”习俗,给毛泽东找一个比他大的儿媳,以此拴住毛泽东的所谓“狂野心智”。

毛泽东祖父的一个妹妹嫁给罗大秀的祖父,成为罗大秀的祖母,自然,毛泽东与罗大秀的老一辈,却系老表姻亲关系。因而,毛泽东的父母对罗大秀就十分了解。1907年,父母之命,明媒正娶,将18岁的罗大秀接进毛家,与14岁的毛泽东拜了天地高堂,入了“洞房”。

不幸的是,毛泽东对对这门婚事,十分不满。不知是因为从父母的不幸婚姻中受到了刺激,还是脑子里早就勾画好了理想伴侣的形象,或者压根儿看着这个大姐姐就不顺眼,对这位元原配夫人并不感兴趣。毛泽东对父母强迫他接受这桩婚姻,心理上确实非常反感,但毛泽东在当时情况下无力抗拒。他是怕挨父亲打骂,也怕气坏疼爱自己的母亲。表面上,他遵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罗氏成了婚配,实际上,他根本不与罗氏同床共枕。

罗大秀结婚之后,尊奉“三从四德”,循规蹈矩。昼帮公婆料理家务,侍奉幼弟,夜则绩麻纺棉,独宿独睡。当时毛泽覃年仅两岁多,毛泽民也不过十一二岁。结婚那年夏天,毛泽东写下一首五言诗,诗名《咏指甲》,传达了某种情感:百花皆竞放,指甲独静眠。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百草披日出,惟婢傲火天。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毛泽东与罗大秀结婚后,他已不再去私塾上学。他白天下田耕作劳动,夜则帮父亲记帐,倒也自得其乐。此时,他还以一首杂言诗来记录生活,抒发感情:耕田乐,天天有事做。近冲一墩田,近水一墩望,多年副产秋满仓。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1909年,毛泽东终于等到了“时机”,他“自作主张”在舅舅的帮助下,好歹挣脱了父亲的羁绊束缚,到外婆家所在的湘乡县,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东山小学堂里,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尤其读到了诸如《盛世危言》之类宣传爱国反清鼓吹革命造反的书籍。他决心走出韶山冲,振羽展翅,向着更加寥廓的天空飞翔。

可以说,罗氏的悲剧命运既是封建礼教造成的婚姻悲剧,也是她本人个性懦弱,逆来顺受所造成的性格悲剧。封建社会千千万万的妇女都在走着这条“从一而终”之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眷恋最后那道光
自从爷爷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我就和懒觉彻底划清了界限,而且热衷于记录下和他的点点滴滴。那天是他患病的第七天,早上七點醒来他已经在厨房忙碌了半天,看见我出房门,问我:“荣荣昨夜是不是没回来住?”我回他:“我就是荣荣呀。”爷爷还是说:“荣荣是不

0评论2024-01-2573

老僧纵虎
老僧纵虎从前,在太行山天井关西边十里处,有一座用茅草搭成的僧房,房里住着一位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化缘经过一条山间小路,看见有一只虎崽像小狗那么大,折断了前腿趴在地上,由于饥饿,嗷嗷待哺。老和尚非常可怜它,又因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所以就把

0评论2024-01-2459

吃人的秋婆子
清末民初,在江苏一带都流传着秋婆子的故事,传闻这秋婆子身后长着一条大尾巴,其余与常人无异。不过这秋婆子好吃人,经常在某家大人外出之际,变化成那家大人溜进去吃掉小孩,众人都十分担心。而在江苏有一个小村子叫做贾所村,村子里面有户人家姓陈,一家之

0评论2024-01-2345

公主和癞蛤蟆
公主和癞蛤蟆几年前,我们家收养了一只1岁大的西伯利亚产的爱斯基摩犬,我们给它取名为玛莎公主。洙所有的西伯利亚犬一样,玛莎喜欢待在户外。每夜例行散步后,它就会全身伸展地睡在房前院子里冰冷的天台上。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正坐在前院的天井里享受习习

0评论2024-01-2244

断足鼠
断足鼠这是中国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811年)的一个故事。当时西蜀有一个颇有名气的大油商,他家世世代代收油卖油,开着一家大油行,每年要做万担上下的大买卖。每逢收籽打油季节,他总要大量收购菜油,装在大油瓮或者大油缸,然后慢慢转运出去卖个好价

0评论2024-01-2241

寻找萤火虫
一只萤火虫带着尾部小小的光明冲进黑夜之幕,为的是寻找心仪的爱情。作家木心先生说,萤火虫是会呼吸的钻石。在我们已经远去的乡村记忆中,一颗颗小小的钻石正是这种童话般的光亮,将我们的成长之途照得明亮、温暖、灿烂。一只萤火虫的旅行也就是我们自身的旅

0评论2024-01-2251

“上出气下出水,三溪港出穷鬼”的传说
西应八景之一的天井含烟,古时经常是神仙出没的地方。却说三溪古代有一位在望族中排行十七,家中恰有十个公子如天兵,七位千金似仙女,素以勤耕俭读传家而积一累千富盈万贯的太公,人们尊称其十七公。因富贵双全人丁兴旺而誉冠遐迩。那一年,十七公两个儿子同

0评论2024-01-2050

亲爱的,现在我们回别墅吧
三年前,我和大明同在广州天河的一家电子厂打工,我做人事,他做生管,天天打照面,我们不可避免地恋爱了。当时我和大明分别租房住,花费不菲不说,而且很不安全。我住的地方老有一个男人在半夜三更来敲我的门,把我吓得不轻。我把这件事给大明说了以后,大明

0评论2024-01-2067

姨奶奶
姨奶奶是我祖母的亲妹妹。姐妹两长的很像,简直就像一对双胞胎。听祖母说,姨奶奶有个儿子,在清华上学时,不知怎么“突然间成了右派”。姨奶奶没了寄托,祖母怕她想不开,于是接过来,常年住在我们家。 我出生的时候

0评论2024-01-1937

贾古董计骗吉三官
江南水乡梧县有个做丝生意的掮客,姓吉,因他排行第三,大家叫他吉三官。吉三官的父亲祖父也做丝掮客,还倒腾些古玩,到吉三官辈里,免不了也弄点古玩卖卖。不过,他不精于此道,也从来舍不得花大钱,所以进进出出大都是些不上品的东西,赚不了什么钱。好在吉

0评论2024-01-1936